父母的文化程度怎样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应当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我们将其划分为客观性环境因素与主观性环境因素。客观性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相联系的客观因素(又称为家庭社经背景),包括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等等。主观性环境因素是指家庭教育中,与父母本人的观念、意志、行为相联系的因素,如教育期望、教育方式、亲子沟通和家庭文化氛围等等。
一、家庭环境因素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每个中学生一出生就属于一个特定的家庭,这个特定的家庭有其特定的背景。家庭收入的高低、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等等就构成了一个特定的家庭社经背景。来自不同的家庭社经背景的中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况。一般来讲,出生在贫困、父母文化程度又较低且职业又偏向于体力方面的家庭,其子女各方面的心理健康情况要明显差些,多数都比较自卑、胆小、不善于表现自我等等;反之,出生在富有、父母文化程度较高且职业又偏向于脑力方面的家庭,其子女各方面的心理健康情况要明显好些,多数都比较自信、活泼、大胆并且更善于表现自我等。
其明显的表现是通过学业成绩来体现的。家庭社经背景对学生的身心有显著的影响,而学生的身心健康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中学生来说,主要的行为就是学习,因此其主要的心理疾病也是与学习相关。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有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家庭条件较差,更容易出现诸如考试焦虑症、厌学症等心理疾病。而如果学生各方面都比较顺畅,身心愉悦,身心健康,则学习成绩更好。
很多资料都表明,家庭社经背景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有显著影响。从统计学角度看,家庭社经背景较高的学生在学业上,显著优于家庭社经背景较低的学生。例如,马信行(1959年)曾取国中二三年级前段班学生与后段班学生共984人为样本,通过对照前段(即学习优良生)班与后段班(即学习后进生)两组学生在父母文化程度和父亲职业地位上的差异,发现前段班和后段班在这两个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即学习成绩优良者,他们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地位高于学习后进生。吴增强等人(1992年)对上海市1480初预年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了,父母的文化程度与父亲的职业,在学习成绩优、中、差三组学生的组间差异,均达到非常显著水平。(由表1-1)可见,父亲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生组远大于差生组;父亲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差生组远大于优生组。父亲职业变量也是如此。一般来说,高社经背景家庭,父母比较重视为子女提供学习环境。当然,家庭社经背景不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变量,只有与其他变量交互作用,才会对学生有影响。
因此,父母文化程度高的且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他们给予孩子各方面的教育相对来说也就较好。父母自身素质本来就好,他们能教给孩子的自然也就多,传授的知识多些,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得当些。。同时,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本身对孩子教育有较高的认识,也较关心,因此勤于吸收新的教育理论和观念,并应用于教育子女上。教育水准高的父母,可能从事需要较高专业技能的职业,会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学习。一般来说来自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父母供给子女较多的文化刺激,诸如书籍、参观旅游等。父母重视家庭生活并以孩子的教育成长为生活的重心,学生在校表现好,学习好,心情愉快,心理发育健康。这部分学生感到知识的重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探索好的学习方法,成绩一般稳中有升,心态较好,他们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快乐。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些同学的心理是健康积极向上的。
另一方面,家庭经济条件好,也就能够更好的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提供尽可能优越的物质保障,在吃、穿、住、用等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有些中学生就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穿的比别人差,吃又吃不好,该有的文具也没有,从而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个性,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物质条件是基础,只有物质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满足,才能更好的去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从而促进身心的愉悦。
(二)家庭价值观念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现代科学理论认为,人在出生时是无道德意识的,他们的道德发展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人最初的活动范围是家庭,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生活行为规范是孩子们的摹本。家庭在传递社会准则时,附加了家庭成员的价值观。中学生以其双亲为榜样,以他们的需求、情操为认同对象,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体系。②因此,家庭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学生的价值观。父母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及价值观正确与否对中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具有导向作用。如果父母的价值观符合正确的价值导向,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这样中学生在家里受的教育和在学校的一致,则不会产生太多的冲突;反之,如果父母的价值观与国家、人们的利益相背而行,中学生在学校受的教育和家庭价值观相反,就会导致中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听谁的,从而产生矛盾,导致心理压力的形成,影响身心健康。同时,一个人的行为常受其价值观念影响,自己认为重要的就会努力去做。一个重视教育的父母不仅会身体力行作对孩子有益处的事,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也会灌输教育重要的价值观念。孩子的学业进步受到父母的重视,孩子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增加。学习兴趣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发自内心的好奇心、求知欲、抱负等。在外部行为上表现为对学习活动的注意,从而引发行为趋向目标,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都能积极主动、兴致勃勃。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生体验攻克难题的喜悦,获得知识的满足等等,使学生感到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主动,一般来说,学习成绩优良,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人短时间内奇迹般地暴富起来,知识分子的经济收入与这些人相差悬殊,知识贬值,分配不公,脑体倒挂的现象,使一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对教育价值的判断采取了功利主义的态度,孩子读书好坏无关紧要,树大自然直,只忙于自己赚钱,对孩子读书缺乏家教;也有一些家长对学校现行的一些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缺乏全面认识,产生不满与困惑,而影响孩子对学校生活不感兴趣、厌学,心理上感到彷徨、无奈,甚至痛苦。
(三)家庭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许多研究都证实了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成就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生活适应、学习行为、各项能力的心理发展有直接影响。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塑造出不同的个体。伊斯纳格等人(Eisenerg and B.Mussen,1980)认为,积极的教养方式有两个要素,关爱与接纳,它以子女为中心,以感情为基础,虽对子女有权威性的管教方式,但这种管教方式可以训练子女独立性、责任感,并能培养内控性格。贝尔杜恩(Balduin)等人的研究发现,同时采用权威与控制两种育儿行为将会造成子女多方面适应问题。若是父母拒绝、冷酷、控制的态度,将会造成子女自卑、焦虑、退缩、过分顺从、无安全感、攻击性强或反社会行为。森金敏则认为,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是比较内向的、胆小的、多少有点自卑感,而对别人却是宽大的、公平的、有涵养的,也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热爱家庭成员,等等。
根据中科院王极盛教授的调查,把家长的教育方式分为四类:
1、过分保护型。过分保护就是父母都代劳了,父母就像保姆一样干家务,帮助孩子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质就是溺爱。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结果培养出的孩子懦弱、依赖与无能。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处处需要别人指点与帮助,智力发展受到限制。
2、过分干涉型。过分干涉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画框框、定调子。孩子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缺乏思维的批判性,做事没主意,人云亦云。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很少有发散性思维,也缺乏创造力。
3、严厉惩罚型。尽管不普遍,但还是存在。即教育孩子态度生硬,对子女缺乏感情,言语粗鲁、方法简单,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常挖苦责备,甚至打骂孩子,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可能使孩子的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的能力,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同时也可能使孩子像父母一样粗鲁、冷酷,没有教养。
4、理解民主型。这类家长能理性地指导孩子成长,对孩子在学习上要求不怎么多,但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个正直有用的人,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不施加压力,只要尽力即可。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有的家长自己不看电视,陪同孩子一起学习。父母对孩子从小到大没有打骂,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