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在中医养身中的应用有什么?
这些概念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属于元理论,为整个中医理论构架的基石。
比如整体观念,中医看病要注重整体,不从局部考虑,放大来看,就为“天人合一”,养生,应顺应天地间规律,此为为养生之大道,如内经中讲,春夏秋冬四季起床,睡觉的时间不同,冬天要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就是因为冬天要养阳。
阴阳五行学说,是把人体一气,二分,三分,再成五行,描述人体各部分的功能属性的,而阴阳五行又必须依附于有形脏腑,故讲脏腑就包含阴阳五行。
前面讲到,养生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应天地规律,所以细分到脏腑,例如夏日阳气外浮,所以人体内阴气偏盛,具体是中焦脾胃阴气内盛,所以这个季节,不要吃生冷,很容易伤脾胃,所以邱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讲夏日养生讲,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冰雪,冷粥。
而今日时令冬至,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然而却是阳气初生之时,故而最近要节欲保精,少些床闱之乐。
为什么说春季养阳重在养肝?
春季计算要从立春时日开始算起,历经雨水、惊蛰、春风、清明、谷雨共六个节气。气温从干燥低温逐步回升,日照时间越来越长,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逐渐从冬季的疲倦没精神状态苏醒归来,进入活跃时期。所以春季作为一年重中之重,是健康养生的最佳季节,一定要从饮食、起居、养护等各方面加以调适。
春季养生主要以“养阳为主,养阴次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不仅是古人总结的经验,也符合现代养生理论。
春季养生着眼一个“生”字,顺应阳气生发的特点,保护阳气,尤其以肝为重要。力戒暴怒滥饮,更忌情怀忧郁。
在起居方面,也不可熬夜达旦,需早说早起,多参加室外活动,伸展身体,使自己身体和精神都和大自然保持同步协调,力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充沛。
饮食方面要多吃辛甘温补的食物,少吃酸食。正如《黄帝内经》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用辛补之”。
中医认为春天属木,春季养生关键在于护肝,防止“肝火上升”。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好心态,都有利于疏肝理气。所以饮食调养时多吃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
春天风和日丽,但人却感到困倦。疲乏欲睡,早晨也不醒,这种现象就是大家所说的“春困”。但随着气温回升,人们更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制度。少困觉,多走到户外多运动,以此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
春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方式。当然受天气影响,这一时节不适合剧烈运动,很容易耗损阳气,对养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