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

更新:2021-06-30 13:35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59

作为教师,大多深有同感。首先是本来教育体制问题,虽然素质教育被人们提在嘴边,但是目前的国情许多地方的教育还是走在应试的路上。所以压力一大教师自然容易烦躁、头痛、失眠等。建议教师首先从理论出发,多阅读一些具有积极作用的书,他们会给你以心理的暗示,然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这也是心理辅导中常用的手段。然后则是放宽心态,除了认真上好自己的课,管理好班级的孩子,业余时间还是多出去走走,散心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另外,和学生聊天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聊天中可以暂时忘却自己的烦恼,也可以了解孩子和班级的动态。
其实影响教师身心的因素还有好多好多,自己平时多留意观察,再总结经验吧。

为什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据调查,在我国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那么学校和家庭应当如何引导学生,使小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我以一名几十年在教育一线工作的小学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
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每一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加之家中老人的溺爱,使每个小孩养成了只懂得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不懂得付出爱,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还有有些家长喜欢为自家小孩打抱不平,把小孩之间的小吵小闹变成大人与小孩、大人与大人之间的矛盾,使孩子没有养成团结互助的习惯。这些"宝中宝"型的小孩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难以接受别人的指责和教导,也难以独立完成任何事。其实这些已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这一心理问题目前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久而久之使一个活泼健康的小学生变成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
学校和教师为了提高和完成教学质量及教学任务,时常给家庭和小学生施加压力,总是以分数论英雄,总是用分数判断一切。有些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喜欢分"好学生"与"坏学生",并且夸大"好学生"的优点,他们即使犯了错误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坏学生"稍有不慎就会动辄得咎,使得这类所谓的"坏学生"就自然而然成为其他学生眼中的嘲笑对象,自信、自强、乐观等等渐渐远离他们,让小学生渐渐地走向心理不健康之路。
目前我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政策,未得到社会各界的正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几年,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出台了一项又一项,可是升学压力愈发增大。教师为了出成绩压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给孩子施加压力,社会为了发展得更好提高对学生的要求,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小学生只能用幼小的心理承担一切,压力过大造成了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引导和解决的方法
增强自身责任,积极教育子女。作为家长必须意识到教育孩子首先是父母的责任。
提高自身素质,作孩子的榜样。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影响着孩子。作为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成为孩子言行一致的榜样。
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育水平。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懂得儿童心理特点,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原则、方法,才能培养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孩子。
优化家庭环境,让孩子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家长要重视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生活在充满欢乐的家庭氛围中,身心才能健康成长。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相互理解的的亲密关系,这需要家长付出努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要有爱心,有一颗童心。
三、学校如何创造小学生心理健康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合力才能推动教育的真正发展。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学校教育则是有意识、有计划的,因此学校在注重小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消除逆反心理,做好沟通与交流。我们要首先培养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是要求小学生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成人善意的批评;再次是教育小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学校要帮助小学生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作出评价,发挥自身特长;其次是千方百计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
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教给小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
四、社会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关注
整个社会已加大了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但以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主,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则关注不够,认识不足。本人认为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家长、教师、学校的责任,全社会的人应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关注和加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力度。
加大宣传素质教育的力度。尽管素质教育已实施几年,可是对这一教育形式的认识却很不到位,甚至有些领导的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校与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不良竞争现象。所以本人认为提高小学生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不能当做口号去喊,而应该让更多教育界的领导、老师、家长认识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性。才不会出现决策性的错误,害学生,损人才。
要制定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部门应该制定一些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行之有效的制度,并加大实施力度的监督,避免让这些制度流于形式。
小学阶段是人生发育初期,这一阶段的心理发育最快,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兴趣等在这阶段初步形成,各种潜能初步开发。因此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合力,为小学生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每一个小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下一篇:2018-2019学年度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上一篇:幼儿心理学要学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