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该怎样养生?
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四时调摄、食养、药养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而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养生其实可以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提到的几条主要建议来执行。
1.首先是做到食物多样。每天的膳食应该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禽畜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天摄入至少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2.其次是要做到饮食运动相结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易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每天做到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
3.第三个是少盐少油,控糖饮酒。食盐、烹调油和脂肪摄入过多易增加高血压,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应该培养清淡的饮食习惯。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烹调油25-30克。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在25克以下。成年男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4.最后建议大家做到作息规律,不熬夜。熬夜会损害身体健康。因为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在夜间睡眠时才分泌的。前者在黎明前分泌,具有促进人体糖类代谢、保障肌肉发育的功能;后者在入睡后方才产生,既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能延缓中老年人衰老。故一天中睡眠最佳时间是晚上10时到凌晨6时。
生活中,应该怎样养生?说到生活,一年有四级,春夏秋冬,四季有风、寒、暑、湿、燥、火。有的人怕风寒,有的人怕风热,有的人怕湿热……为什么同样的季节气候,人的耐受程度不一样呢?这是人的体质不同,面对同样的季节气候表现出来的反应肯定不一样。所以说,养生要因人因时因体质而异。
伴随着冷热交替的春季的到来,吃什么最养生?
伴随冷热交替的春季,多吃蔬菜,水果,如苹果,橘子等,如果有条件可以家里备着多种水果,春季的到来也可以吃大枣,能补血,增强体质,可以泡茶烧汤喝都行,春季养肝护肝最重要,也可以吃一点动物肝脏,可以起到很好的的作用,春季天气忽冷忽热,注意保暖,要多喝水,防止大便干燥,喝水不要一次喝饱,常喝少喝,不渴也要少喝点,补充体液,也能很好的起到养生的效果。
《黄帝内经》养生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天人相应和顺应自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阳就是养阳气,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那么吃什么最养生呢?
1:大枣
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就是说少吃酸,多吃甜,春季饮食养肝为先多食酸味会使肝气过旺而损伤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春天人们户外活动多,体力消耗大,需要热量大,此时脾胃消化能力弱,因此,热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是一味养脾佳品。
2:大葱,大蒜。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主张“以葱,蒜,韭,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大蒜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还有补脑作用,大葱维生素C含量比较丰富,比柑橘高2倍,比苹果高十倍。
3:莴笋
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含铁量也比较丰富,它的叶子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也非常高。
4:多禽少畜
肉类脂肪含量高,容易造成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如何解除呢,就是多吃禽肉少吃畜肉。
5:多生少熟
熟肉亚硝酸盐含量多,一旦进入人体,就可分解成致癌作用的物质硝胺,威胁健康,所以应多食新鲜疏菜。
春季不宜吃的食物
1:太咸的食物,太酸的食物,含过氧化脂的食物如烤鸭,熏鱼等,含铅的食物如皮蛋,罐头,爆米花,
春季养生的特点
1: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时寒时暖,天气变化无常,气候不稳定,因此要注意起居调摄。
2:春季多风,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多,春季要谨防流行病。
3:春季阳气升发,肝阳旺盛,容易导致肝病的发生,所以要忌暴怒,激愤,少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