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学博大精深,佛教道教养生术很神妙,谈谈你的学习感悟?

更新:2021-09-29 09:13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84

伏羲人祖一画开天而明道,骨针刺穴而治病,女娲五色石补天而修道,用艾叶灸病。经黄帝内经产生理论依据,全面地阐达了,充实了中华道医派生中医,博大精深的医学宝库。

养生的目的是什么?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是唐代著名的养生学家及医学大家孙思邈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养生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人生存在世界上,外有六淫之侵,内有七情之感、饮食劳倦之伤,因而常有疾病发生而威胁生命、损身折寿,不能尽终天年。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人类始终不断地努力探索健康长寿的途径和方法。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健康、养性延命。对于人的寿限,目前认为是110~150岁,养生应以健康地达到寿命上限为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依靠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一是依靠社会,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二是依靠医学,发挥健康咨询、养生指导和防治疾病的作用;三是依靠每一社会成员,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做好自我养生和帮助他人养生。

养生的具体目标孕胎产子即应做好养生,打好生命健康的基础;出生后,应以保持健康为目的,通过各种养生方法强身健体,保持健康状态;当形体稍有不适,精神微有失常,出现亚健康时,应积极地选择有针对性的养生调摄方法防止临床疾病的发生,及时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临床疾病发生后,则应以祛病康复为目的,早诊断、早治疗,通过临床诊治与养生调理的综合干预,尽量将疾病对健康的影响降低;若所患疾病属暂不可治愈的,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以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应临床治疗与日常养生相结合,尽量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限。

下一篇:中医养生方面:怎么能做到日常中医养生保健? 上一篇:你对中医养生感兴趣吗?说说你对中医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