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瘟疫始于大雪,生于小寒,弱于雨水,衰于惊蛰,有依据吗?
大家好!
这里是四季养生密码苑!很高兴能够参与回答这个问题。
古语说“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这句话到底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我想对于这句话要想挖出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来证明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根据历史上瘟疫发展的规律来传唱的,就像是农业生产中的谚语一样,是一种总结的经验之谈,基本上都是一些不用怀疑的金科玉律、不刊之论。
那么要想证明这句谚语是否准确,一是可以从历史上各个朝代所发生的瘟疫时间表去推敲。二是依靠近期地球上所发生瘟疫时间来证明。三是利用大自然所运行的规律去推理。
中医认为,气候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极大。每当天地间风云变幻、四季更迭之时,要是季节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过于激烈之时,然而人体又刚好处在阳气、卫气过于衰弱之时,这时候就会出现人体无法抵御外邪入侵的情况。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之中说道:“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1、从天气气温上来看。那么历史上大部分的瘟疫是不是基本都发生在大雪至惊蛰这一段时间呢?翻开史书,历史上的瘟疫真的是惊人相似地一幕又一幕地重演。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基本上都是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地循环反复着。其实各种疫病在历史上基本都是处在大灾之后暴发。
比如死了83万人的明朝崇祯末年瘟疫,当时的天气状况就是处在“小冰河”时期,天气奇冷,整个国家一年只有一季作物可以收成,就是一季的作物还是遭受了特大的蝗灾,并且同期还在关东一带发生了地震,这样各种天灾接连不断的情况下就发生瘟疫大流行。
远的不说,就拿2003年我国发生的非典来说吧,当时发现非典病例的时候也是处在气温极低的02年12月之后。再说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生也是处在19年12月中下旬,也是处在气温极低的大雪节气之后。这决不是巧合,这是因为比较低的气温比较适合病毒的发展。
2、瘟疫的流行和人体所处的季节以及和各个季节所能承受的人体免疫力有关。大家知道,瘟疫大部分都是发生在冬季,为什么冬季气温更低了反而更适合病毒的扩展呢?其实这和人体的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大雪之后都是寒冷的天气了,所谓天寒地冻、万物蛰伏,所有的生灵都在藏伏,都在收藏。这就是“春生夏发秋收冬藏”的道理。
人体也一样,骨胳腠理也在收缩之中,对于外邪无心恋战,都在想方设法保存自己。这样被动挨打的局面在这一段时间那是常态,人体没有了同外界邪气的斗志,这样免疫力自然就变得低下,那么就很容易招惹病毒上身,导致病毒上身之后无力抵抗,这也是瘟疫大部分发生在大雪之后的一个原因。
所以,一个人冬天里要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只有增强体质才能做到“正气存身,邪不可干”。
3、瘟疫选择大雪之后流行也有和人类的聚冬散夏特性有关。人都有聚冬散夏的特点,特别是中国人特为明显,反应在小格局上来说,夫妻一到冬天都喜欢相拥而眠,为什么?图个暖和呗。然而一到夏天不管是男是女总是想着一脚把对方踢得远远的,因为夏天实在太热了,一个人睡舒服。
那么反应在大的方面也是如此,一到冬天各种酒席就铺天盖地而来了,下半年办喜事那是常态,但是耳鬓斯磨、觥筹交错之际,无形之中就给传染病提供了机会。因为瘟疫的传播就需要这样的近距离接触。
然而一到“惊蛰”,惊蛰也叫做启蛰,这个时间点一到,春雷滚滚,大雨滂沱,天地万物都已经震醒,地下冬眠的蛇类、蟾蜍、熊等都在跃跃欲试地出土了,各种各样的季风、台风呼呼狂乱,时不时地来个雨水瓢泼而下,什么样的病毒还能保留下来呢?
专家不是告诉我们预防病毒要勤洗手吗?既然洗手可以洗掉病毒,那么雨水、洪水就是可以冲干净天地间残留的病毒的。
病毒都被雨水冲走了。天地间空气转换的速度也是迅猛如闪电一般,这样的环境并不适合病毒的生存发展,再说人体经过一个冬天的收藏积蓄正要向外发泄,一到春天也像天地间万物一样正在霸气地向外伸展扩张之中,这时也是处在阳气相对旺盛的时候,所以病毒就只好“衰于惊蛰”了。
问题回答完毕!敬请赐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