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叛逆期了,家长应该持什么态度?
孩子进入叛逆期了,家长应该持什么态度?
孩子到初中左右,到了青春期,很容易和父母产生矛盾,甚至与家长格格不入,看哪都不顺眼,并且容易冲动、自以为是,那么这样的孩子肯定是到了叛逆期了。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要采取什么态度呢?
家长要思考的问题:
一、明确父母的角色。父母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己掌握学习生活的本领,放飞孩子,而不是大包大揽。
2、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做朋友。应当在孩子上幼儿园时期就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这样更有利于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但是也要保留一份父母的威严。
3、充分认识孩子行为的深层原因。有时候孩子可能需要父母、老师的肯定,有时可能是自己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或者实在争取自己的空间,还有的孩子在尝试父母的底线。
父母应采取的对策:
1、保持冷静。面对孩子的叛逆,保持冷静,不要咆哮。等孩子冷静下来,才能好好进行沟通。
2、征求意见。当自己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时,可以征求老师、孩子的朋友,甚至可以征求一些专家的意见。
3、多了解孩子。孩子长大了,和家长的沟通往往就少了,家长要放开自己,多去了解孩子,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和孩子融合相处。
4、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孩子出现了叛逆行为,可能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家长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以此来更好的教育孩子。
儿童叛逆期分几个阶段
儿童叛逆期不只是孩子会烦躁,家长就是非常烦躁,头疼。到了叛逆期的孩子整个就是一熊孩子,不听话还老是跟家长顶嘴,闯祸小能手一个,儿童叛逆期分几个阶段,家长要特别注意。
儿童叛逆期分几个阶段
儿童叛逆期的第一个阶段:2岁到3岁,大多数的孩子在2岁以后,就进入了第一个叛逆期(俗称“宝宝叛逆期”),只要是父母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孩子都会对着干。比如不愿意让爸爸妈妈抱自己的玩偶、吃自己的饼干等等。
这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他们知道了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家长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这个阶段对孩子成长是好的,家长可以淡定一些,更多的时候不会被激怒,转而寻找多种应对的策略。最好的方法是引开孩子的注意力,从而走向正确的路线上。
儿童叛逆期的第二个阶段:7岁到9岁。当孩子长到七岁的时候,第二个叛逆期就来了,这就是儿童叛逆期。这个时候的小朋友会特别的顽皮,精力比较旺盛,往往会表现的非常好动,话也特别多,也不同于以前的听话可爱,这个时候家长就必须要干预儿童的这种叛逆期行为了,但不是打骂孩子。
如果这个时候靠打骂来改变孩子,就更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与父母的关系和距离也会越来越远,所以这个时期父母应该多以耐心引导为主,切记不要打骂,以教育和引导来建立自己的家庭权威才是最有用的教育方法。
除此之外,家长也不能太过佛系,因为如果此时不干预的话,有可能孩子会从小就养成不好的习惯,成大后悔可能就晚了。
儿童叛逆期的第三个阶段:12岁到15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进入到了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这其实就是荷尔蒙在作祟影响着娃的想法和行为。
据研究发现,荷尔蒙会使人类大脑掌控情绪的杏仁核变得非常活跃,导致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较大。
而掌控理智和决策的大脑总指挥中心需要在成年后才能逐步成熟,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情绪激动,如果父母强行管教只会起反作用,不仅没有任何效果,还可能会引起娃的抵触情绪。
孩子在叛逆期阶段,会乱发脾气,家长这时候就需要先将自己的情绪稳定后,弄清娃情绪失控的原因,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然后帮助娃缓解负面的情绪,并引导和鼓励他们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发脾气、摔东西、语言攻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