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是一种什么病啊
“气滞”是一种什么病啊
是中医的概念 体内气行障碍,气运不畅,临床以胸、腹胀闷疼痛为 主要表现的证。多见于胃脘痛、胸痛、胁痛、腹痛、郁 证、□瘕、痛经,以及西医的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 肠炎、溃疡病,慢性肝炎、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气滞证的临床表现以胀闷、疼痛为主,疼痛的基本 特征为胀痛、窜痛或攻痛。辨证时要审症求因,确定定 位。如胃脘胀闷疼痛,嗳腐吞酸,甚则厌食,大便臭如 败卵,多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食物停滞胃脘所致;胸 闷叹息,胸胁、乳房、少腹胀痛,是情志不畅、肝气郁 结,经气不利的表现;如项背强痛,伴有无□,恶风等 症,多因风寒侵袭肌表,足太阳膀胱经气行不畅,不能 输布津液以濡养络脉所致。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运行受阻称为“气滞”;血液在体内周流不息循环运行,给全身组织送去营养,把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带走,血液运行不畅或凝滞,称为“血瘀”。“气滞”和“血瘀”两者常常互为因果,相互兼夹,影响人体健康。 气滞血瘀体质的形成原因 气滞血瘀体质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与情绪、饮食、年龄、环境、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例如: (1)情绪抑郁、紧张,性格内向,有不顺心的事都埋在心里,郁结日久,影响气血运行; (2)嗜食油腻、甜食,血脂过高,或饮食过咸,或饮水不足,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3)气虚、阳虚体质,推动功能减退,导致气血运行迟缓或瘀积; (4)生活环境寒冷,血管长期痉挛,血行迟缓或凝滞于微血管; (5)缺少运动锻炼,心肌收缩力减弱,气血运行迟缓; (6)近代研究发现,各种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郁血、水肿、粘连,或病理产物停积于局部,影响气血运行。
请问,“气滞性病变”是什么意思?“器质性病变”是什么意思?两者有何根本区别?
气滞:指体内气的运行不畅,于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出现胀满或疼痛的症状。气滞久则可引起血瘀,形成“气滞血瘀”,使局部疼痛加剧(刺痛拒按),甚则结成肿块或腐损肌肉。 因为气滞是中医症状,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对证用中药,西药没有治疗方法。
器质性病变: 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脏器或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包括肉眼可观察到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光学显微镜下见到的组织学病变以及电子显微镜下所见到的亚细胞病变等。器质性病变多伴有所累及组织或器官的功能改变,如肝硬变常伴有肝功能障碍。但有一些器质构病变因种种原因(如早期、机体代偿等)而无明显的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