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是说秋冬要进补,为什么夏天不可以进补?
作者:黎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营养科主任,三甲医院营养科工作10年,精通:饮食减肥,孕期营养,产后营养,婴幼儿辅食添加,慢性疾病营养调理,其余各类疾病营养。头条号:营养医师黎明)
答:夏季也是有所谓的进补的,不过不叫进补,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叫做:冬病夏治,方式更多的是针灸、贴敷,有没有进补呢,也有,不过很少。
从两个方面进行吧。民生和中医。
1、民生
古代的气候比起现在来讲是更加恶劣的。我们都知道,小时候天气那是真冷啊,那时候南方还会下雪,小孩需要穿真正的棉衣。现在呢,南方下雪那真是难得一见,不要说棉衣了,穿个薄薄的羽绒服有时候还会觉得热的慌。
尤其是胖子。为啥呢?
因为脂肪多的人不怕冷,怕热。脂肪可以在寒冷的冬季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热量进行消耗,对抗寒冷。
古代大多数底层老百姓的典型特点是啥:穷!
穷自然就没有好房子,没有好衣服。靠这些御寒会很吃力。那咋办,那就贴秋膘吧,屯点脂肪好过冬。而且,冬天食物来源相对来说更少,干活的时候也更少,挣的钱就更少了。也不利于过冬。
所以就有了所谓的贴秋膘。跟动物一样,屯点脂肪,冬天才死不了。冬天所谓的进补也是大鱼大肉大油等等,要么就是肉汤,而且是大热的肉汤。比如羊肉汤等。
所有的目的都是:屯膘。过冬。
2、从中医角度来说。
从中医角度来说,其实是有夏天进补的说法,当然不能叫做夏天进补了,专业词汇叫做:
冬病夏治。
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
最常见的有:三伏贴。背后的原理就是:温阳,散寒,通络的原理。那么给类似的食物、药物的治疗可不可以?当然是可以的。也就是通俗点说的进补。
但是呢,在夏季一般进补的相对少。这是因为夏天是发散为主,即使进补了也很容易发散出去,取得的效果不如冬天的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