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两性养生 >

为什么食品上都有营养成分表

更新:2025-04-08 21:26编辑:bebe归类:两性养生人气:0

为什么食品上都有营养成分表

食品营养标签是食品标签的重要内容,它显示了食品的营养特性和相关营养学信息,是消费者了解食品营养组分和特征的主要途径。为指导和规范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身体健康,卫生部日前组织制定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食品营养标签能够显示食品的营养特性和相关营养学信息。食品营养标签的管理工作受到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重视,大多数国家都制订有关法规和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先后制定了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世界卫生组织(WHO)2004年调查的74个国家中,没有食品营养标签管理法规的国家只有19个(占25.7%),有法规的国家为55个(74.3%),其中10个国家强制性执行。在当前国际食品营养标签制度已经确立的大背景下,《规范》起草主要基于以下目的:一是指导消费者平衡膳食,当前我国居民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双重问题,这些与每日的膳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在食品标签中标注营养信息将有效预防和减少营养性疾病。二是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当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食品营养标签作为选购食品的重要参考和比较依据,食品营养标签也有助向公众宣传和普及营养知识。三是规范企业正确标注,促进食品贸易。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其他国家对进口食品的营养标签要求促使我国部分食品企业已经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开始使用营养标签,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规定,标示的营养素名称、种类、单位和依据均不相同,甚至还出现了虚假夸大标注营养内容,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亟需相关法规予以规范。《规范》充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统筹考虑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食品营养特性、不同人群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者具备的营养知识,以及企业条件、管理能力和生产经营等具体情况,明确政府、消费者和食品企业在营养标签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注重与相关规范和法规有效衔接和配套,起草过程两次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和建议。

《规范》共21条,包括3个技术附件,即《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和《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规范》要求,在我国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其标示营养标签时,应当符合《规范》管理规定。国家鼓励食品企业对其生产的产品标示营养标签。卫生部根据《规范》的实施情况和消费者健康需要,确定强制进行营养标示的食品品种、营养成分及实施时间。《规范》中的营养标签是指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成分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营养成分表是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和含量的表格,表格中可以标示的营养成分包括能量、营养素、水分和膳食纤维等。《规范》规定,食品企业标示食品营养成分、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应首先标示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4种核心营养素及其含量。食品营养标签上还可以标示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糖、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标签中营养成分标示应当以每100克(毫升)和/或每份食品中的含量数值标示,并同时标示所含营养成分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营养声称是食品营养属性的说明和营养宣教的重要工具,《规范》包括了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营养声称是指对食物营养特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是指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同时规定了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应当符合的条件。《规范》还规定了营养标签的形状、位置、标示内容、顺序、字体、文字等内容,推荐了标示格式。

《规范》强调,营养标签的标示应当真实、客观,不得虚假,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任何产品标签标示和宣传等不得对营养声称方式和用语进行删改和添加,也不得明示或暗示治疗疾病的作用。

矿物质水用不用加营养成分表

国家营养调查结果显示,脂肪、钠(食盐)、胆固醇摄入较高,是引发国民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为此《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应按照该标准规定标示营养标签,只有生鲜食品、现制现售食品、饮料酒类、包装饮用水等才可以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

根据标准,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四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的含量值,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四种营养成分被称之为核心营养素,“ 1”指的是能量。

营养标签参差不齐,购买者很少看标签

虽然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尚未正式执行,但市区超市里销售的部分食品都已贴上了营养标签。与此同时,记者看到许多市民在购物时更关注食品的口味,鲜有人查看营养标签。

昨日,记者来到市区的一家沃尔玛超市。该超市里大部分的薯片、方便面、饼干、饮料都贴有“4+1”的营养标签,而奶粉的包装上标出的营养成分达到30多种。进口食品区,食品外包装上除了英文标签,还贴有中文的营养标签。

在超市里,营养成分含量对购物者来说,其重要性远不如口味那么重要。一对母女正在薯片区域前讨论哪种口味最好吃,最终将某品牌番茄酱味的薯片放进了购物车内。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方便面的购物区域,红烧牛肉、海鲜、酸菜等众多的口味让一些市民难以选择。

“如果每款食品都有营养表,以后买零食时会尽量选择能量低一些的。”正在购物的王小姐称,平时对于营养标签接触少,标签上的数字太专业,除了常说的热量,对脂肪、蛋白质等数值毫无概念。

一位患有糖尿病的吴大伯认为,逛超市时只看食品中的“无糖”标志,至于营养成分表,因为看不懂就索性不看了。

营养标签怎么看,摄入成分怎么算?

读懂营养成分表有用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师陈胜若介绍,如果人体一天所需摄入的能量为1800千卡(1千焦=0.239千卡),吃上5包热量为2000千焦/100克、净重为70克的薯片,那么一天所需的能量差不多就够了。

事实上,即使是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薯片,每100克所含的能量大相径庭,有的薯片所含的能量值与巧克力不相上下。

今后规范的营养成分表中,将标注名称、含量、营养素参考值,五个必须标注的营养成分以每100克或100毫升所含有的量计算,如此一来每天摄入的能量就可以通过加和法计算了。营养师称,如果想减肥的市民在查看营养标签时,就要选择低热量、低脂的食品,糖尿病人要关注碳水化合物的数值,而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钠(盐)的含量,“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摄入量可以根据成分值进行加和,摄入超标,就需要进行膳食调节”。

下一篇:营养成分表怎么做啊? 上一篇:西兰花的营养价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