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2岁了,现在很叛逆怎么办
一、宝宝2岁了,现在很叛逆怎么办
以前宝宝一般都非常温顺、乖巧。可一到2岁,宝宝好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别叛逆、易怒,动辄大哭大闹,令人头疼不已。2岁是宝宝的第一个叛逆期,在此期间,他的自我意识开始慢慢形成,一方面急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愿,一方面尚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专家建议,在此期间别一味压制宝宝,要试着从宝宝的角度来看问题,耐心帮助他平稳渡过这一时期。这样每个“叛逆宝宝”都会变成“快乐宝宝”,而“烦恼爸妈”自然也就成了“开心爸妈”。 显示,2岁左右是宝宝人生里的第一个叛逆期。当听到自己的“小尾巴”对自己说“不”的时候,我们的妈妈不要有受伤或者失败的想法。孩子的否定行为表明孩子开始产生自主意识,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表达个人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表现为孩子对妈妈的话说“不”。虽然孩子有“自我主张”是一件积极的事情,如果妈妈处理不好,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宝宝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 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学习思考问题,开始形成自己处世的观点,并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这时,身体和动作的发育使他们可以通过动作表示反抗,抵制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虽然,独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但父母不要忘记,两岁左右的孩子还太小,不知道行为的后果,不能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
二、孩子两岁叛逆严重怎么办
青少年叛逆行为,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1、年龄特点——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2、性别特点——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反叛。
4、诱因特点——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激烈对抗。
5、行为特点——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诸如长期在网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两岁还不到叛逆的年龄吧,还什么都不懂,纯粹就是爱玩爱闹的天性,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现在也是他三观的养成阶段,我建议玩闹是正常的,如果实在很出格,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应该和他说明道理,采取做家务之类的方法惩罚。
三、2岁孩子的叛逆期,家长该如何出招?
从2岁多开始,原本乖巧听话的童童就变了一个人,什么事都和大人对着干,问她什么话,扭头就来个“不”字;有时爸妈催急了,她还会抡起小拳头,凶巴巴地要打人。这让童童妈妈又着急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事实上,几乎所有孩子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难以管教的阶段,心理学上称之为孩子的“第一叛逆期”或“第一反抗期”,通常发生在孩子1岁半到3岁之间,持续时间约为半年到一年。此时的孩子特别喜欢拒绝大人的要求、故意做大人禁止做的事。这种叛逆,是孩子生长发育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2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了自主的愿望,不愿意别人干涉自己的行为。因此,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或被大人强行要求做某件事,就容易产生对抗心理,出现说反话、顶嘴的现象。加上此时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一旦没有满足,便会用吵嚷、哭闹等形式表现出来。 要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这个叛逆期,家长也要适当调整和孩子的沟通策略。首先,家长要细心观察、把握好提要求的时机,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行为,而不是责骂、批评。比如孩子不吃饭,可能是因为他正在兴致勃勃地玩一个新玩具,那么下次吃饭之前,就不要把玩具放在他面前。其次,在可能发生矛盾之前,提前和孩子“约法三章”。比如,告诉孩子“可以下楼,但只能在院子玩,如果跑出去,外面的汽车可能伤害你”。最后,对正确的行为及时肯定和鼓励,让孩子不断巩固良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