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法?
在医学界有很多养生方法,但最有效果地还是中医方面的养生方法,它重点强调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春季风寒之邪尚为患,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而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气之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
中医养生,讲究因时而异,不同季节时令采用不同的养生手段,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人以此方法为养生之宗旨,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现代人也应该借鉴此方法养生保健,祛病延年。
春时阳生,夏时阳盛。春时阳始生,然春季风寒之邪尚为患,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民间谚语谓春季不宜过早减衣,亦即此理,以养人体之阳。夏时阳极盛,然暑热邪盛亦伤人体之阳。夏夜人们喜纳凉,易受寒湿之邪,寒湿伤阳。尤其是人们喜冷饮,太过则易伤阳。故夏时既要善处阴凉以避大热,又要避免过食冷饮以防伤阳;夏夜纳凉,当避湿露。
秋时阴收,冬时阴藏。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气之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秋时渐寒,冬时寒盛,人们喜食辛辣好饮酒以御寒。辛辣之品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饮食太过则伤阴。因此,秋冬既要避免燥邪,又要避免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伤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意义在于利用自然界四时阴阳来调整、充实人体之阴阳,使之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一般来说,人体的阳气不足,可借助春夏的阳热之气来温养;阴精不足,可利用秋冬收藏之气以涵养。阳虚者,可于春夏季节,借助自然界阳气生发之势,再给予适当的养阳之品,从而起到更强的补阳作用,春夏养阳即所谓“冬病夏治”。同理,秋冬养阴,亦是此理,即所谓“夏病冬治”。这也正好合“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农谚。
随着秋冬阴气的递增,医生建议从以下方面养阴。首先,饮食上以滋阴润燥的食物及水果为主。诸如食用秋梨膏滋阴润肺,鸭子肉粥养阴生津等;其次,户外活动应适时调整,以免活动量大,伤津耗气,损伤阴液;再者,阴虚体质的人,也可用一些滋阴之药,麦冬、玄参、生地,太子参之类。也可用一些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当归补血丸、大补阴丸等。
所以,冬季天气又冷又干燥,就要注意饮食上以滋阴润燥的食物及水果为主,避免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伤阴,同时还要减少在户外的活动量,以免活动量大,伤津耗气,损伤阴液,才能更好地度过寒冷的冬季。
夏天 养生食谱都有哪些?
1、香醋双耳
黑白木耳适量,用凉水泡开,香葱切碎。把两种木耳放到开水里泡两分钟捞出,放入香葱末、盐、香油、醋拌匀。
2、糖醋三色丝
马铃薯、胡萝卜、青椒各一个(选小的)全部擦成丝。把水烧开,把他们倒入水中,一分钟后捞出。放入一点酱油,再放糖、醋、鸡精拌匀。
3、火腿沙拉
圆火腿和马铃薯切丁,把马铃薯丁放到开水中煮熟。用沙拉酱(口味是咸的那种)把两种原料拌匀。
4、泡腌黄瓜
把两根黄瓜切条,用盐腌半小时,把黄瓜中的水挤出。再锅中放点水,放入糖、盐、酱油、花椒、大料煮开,倒入盛黄瓜的大瓶子中,腌一天,黄瓜就可以吃了。
5、蒜泥茄子
茄子去皮切成条,上锅开国后蒸十分钟。放入蒜泥、醋、盐。
6、盐水虾
把买来的虾放入开水中煮,加入盐和姜片,变色后捞出晾凉。
7、凉拌鸡丝
把买来的生鸡胸肉和青笋切丝,鸡丝放入开水中煮变色马上捞出。青笋也烫熟。加入一点辣椒油和蒜末,酱油、盐。
8、芝麻蛋丝
打一个鸡蛋,加点盐,在平底锅里摊成薄薄的饼。切丝装盘,撒上炒熟的芝麻(超市有卖)。
9、五香豆腐
把豆腐切大厚片,用油把两面煎一下。在开水中放入姜葱蒜、盐、花椒、大料再煮开。把豆腐腌进去,一天后切成小薄片,装盘
10、麻酱豆腐
买一盒装豆腐,放入盘子中捣碎,麻酱中放盐搅好(稠一些,因为豆腐里出水)再放一点香葱末搅匀。
11、黄瓜粉丝
把粉丝放入开水锅中烫熟,黄瓜擦丝,用蒜末、醋、盐,香油拌在一起
12、芝麻苦瓜
苦瓜切成小薄片,放到热水锅里煮一下。捞出后放入少许糖(可以去苦味),盐、香油和炒熟的芝麻。
13、冷切肉
把瘦猪肉切成厚片,放入盐、葱姜蒜、少许糖、鸡精、酱油、料酒腌一个小时。一小时后放一点淀粉把佐料汤调成糊状。烤盘上加膜,高火烤五分钟,翻面后不加膜再烤两分钟。晾凉后,切成片状盘。(烤肉上还有一点浓浓的汁,很好吃。)
14。金银蛋
松花蛋,咸鸭蛋各一个,切成块,放入姜末,蒜末,盐,香油,胡椒粉拌匀
15.肉丝银芽
绿豆芽掐头去尾,瘦猪肉切丝,开水锅中煮一下捞出。加入辣椒油,蒜末,酱油、搅好的麻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