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气滞和肝郁气结是什么意思
一、肝郁气滞和肝郁气结是什么意思
肝郁气滞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瘀滞所表现的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或见咽部异物感,或颈部瘿瘤,或胁下肿块;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的证候。又称肝气郁结症,简称肝郁症。本证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
肝气郁结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情志抑郁,气血不畅的病理变化。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如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气郁结。临床表现多见胁痛.胸闷.脘胀.嗳气.妇女月经不调等症。治宜疏肝解郁,必要时配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等法。
二、肝郁气滞,气血不和,肝肾不足,湿热,脾肾阳虚各自的中医症状表现是什么?请分别述之啊!如题 谢谢了
1.肝郁气滞证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肝气郁结证,简称肝郁证。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本证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或妇女月经失调等表现为审证要点。 2.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血在功能上存在着差别,但气和血之间又存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母四个方面的关系。如果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失调,出现临床症状,就叫气血不和或气血不调。 3.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不足在临床会出现一系列精血不足的阴虚症象。 4.“湿热”是中医的专业术语,包括病因学和证候学二方面概念(一言难尽)。因此,它的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谓的“湿邪”和“热邪”相兼引起,临床既有头身困重,脘痞呕恶,纳呆便溏,尿浊带多,黄腻、脉滑等“湿”象,又有身热烦躁、口渴面赤、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数等“热”象。两“象”互见而复杂多样,而治疗也就相应地要用清热化湿的中药组方服用,饮食宜“清、淡”。 5.脾肾阳虚证,外邪入里、劳倦内伤,久病虚损均可导致脾肾两脏阳气虚衰。久泻久利、水邪久踞,致脾肾两脏阳衰,或他脏虚损渐及于脾肾,均可造成两脏同时虚衰而为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提示脾肾两脏机能减退、运化失职,水湿停滞、阴寒内盛、全身脏腑功能失调。脾肾阳虚是以虚为主夹有实证之证候。主症:下利清谷、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形寒肢冷。临床表现:下利清谷或久泻滑脱或五更泄泻,少腹冷痛,腰膝酸软,小便不利、面目肢体浮肿,甚则腹胀如鼓,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三、郁结是什么?
郁结的意思是气机运动失常,气行不畅或停滞,也就是气郁或气滞。
比如常说的肝气郁结是过度劳累或者情绪激动而导致的,气血瘀滞不通引起的血液循环差,对食物的吸收和排泄都会引起障碍,都可能会出现胁肋部的胀闷、疼痛等症状,也可能会引起颈部、咽喉部的病变。建议食用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药物治疗,如逍遥丸、血府逐瘀汤。
脾虚郁结就是指人在情绪上忧思过度或者是饮食不节制引起的气机不舒、运动失常,同样会出现脘腹的胀满、不思饮食、便溏、便稀等症状。脾虚郁结的治疗应先疏肝理气,可用舒肝和胃丸、舒肝散等中药,然后再食用健脾胃的药物,如六君子汤、人参健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