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善寒凉体质
一、怎样改善寒凉体质
属于寒性的食物有苦瓜、番茄、茭白、荸荠、菱肉、百合、藕、竹笋、慈姑、魔芋、空心菜、蒲公英、败酱草、鱼腥草、马齿苋、蕨菜、苦菜、荠菜、香椿、莼菜、黑鱼、鲤鱼、河蟹、泥螺、文蛤、蛏子、海蜇、海带、紫菜、田螺、河蚌、蛤蜊、牛奶、豆豉、桑葚、甘蔗、梨、西瓜、柿子、香蕉等。
寒与凉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但程度有所不同。寒性食物有助于清火、解毒,可用来辅助治疗火热病证。凡是面红目赤、狂燥妄动、神昏谵语、颈项强直、口舌糜烂、牙龈肿痛、口干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燥、脉数的等实火病症,可以之为原料烹制食用,有助于清火祛病。
饮食养生首先要讲“性”。“性”(或“气”)是指食物有寒、凉、温、热等不同的性质,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
凉性或寒性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凉性或寒性食物。如适用于发热、口渴、烦躁等症象的西瓜;适用于咳嗽、胸痛、痰多等症象的梨等都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
温性或热性与凉性或寒性相反,凡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如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流涕、头痛等症象的生姜、葱白、香菜;适用于腹痛、呕吐、喜热饮等症象的干姜、红茶;适用于肢冷、畏寒、风湿性关节痛等症象的辣椒、酒等,都是属于温热性质的食物。
平性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适合于一般体质,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用。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如米、面、黄豆、山芋、萝卜、苹果、牛奶等。
从历代中医食疗书籍所记载的300多种常用食物分析,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居后。一般说,各种性质的食物除都具有营养保健功效之外,寒凉性食物属于阴性,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温热性食物属于阳性,有散寒、温经、通络、助阳等功效。
与凉性或寒性相反,凡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如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流涕、头痛等症象的生姜、葱白、香菜;适用于腹痛、呕吐、喜热饮等症象的干姜、红茶;适用于肢冷、畏寒、风湿性关节痛等症象的辣椒、酒等,都是属于温热性质的食物。
二、什么是寒性体质?
寒,热,虚,实都是中医中的证候,是中医通过四诊(望闻问切)得到患者的症状,通过症状去归纳,判断得出的结论,你是属寒还是属热,是哪寒哪热。 还有这和人的体质没有关系,是证候。比方说中医分三焦,有的病人上焦有火,中焦有气,下焦有寒,这种病人治疗的时候就得十分的谨慎小心,因为你给的药稍微寒点,他就拉肚子,稍微热点他就上火。所以寒热虚实都是中医病症的证候。而不是某个人天身的体质。
三、寒性体质出汗就等于出血么
应该是,因为中医上说血汗同源,自然汗出多了相对血也就消耗了
四、怎样分辨一个人的体质是温性还是寒性?
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而虚性体质有气血阴阳之分。必须随时注意饮食和日常调养,这是健康养生的关键。
寒性体质--
如果你有如下的体质特征,则你的体质属寒性。
[寒性特征]畏风、畏冷、手脚经常冰凉,易伤风感冒。喜欢热食物和热饮料。不爱喝茶。脸色嘴唇比较苍白。舌头带淡红色。精神萎靡不振,说话、动作有气无力。女性月经来迟,且天数增多,多血块。
[健康忠告]要多食温热性蔬菜、食物,因为温热性蔬菜、食物可以温暖身体、活化身体生理机能。
[对应蔬菜]韭菜、姜、蒜、辣椒、葱等。
热性体质--
如果你有如下的体质特征,则你的体质属热性。
[热性体质]经常口干舌燥、口臭、嘴破。喜欢喝冷饮或冰镇之类的食物。怕热,汗多,常时间体温偏高。易长痘疹、脸红、眼睛有血丝。常有便秘现象,尿少而黄。容易烦躁不安、易失眠、脾气较坏。女性经期提早,分泌物浓而有异味。
[健康忠告]要多食寒凉性蔬菜、食物,因为寒凉性蔬菜、食物可以清凉调节作用。
[对应蔬菜]苦瓜、罗卜、冬瓜、白菜、黄瓜、竹笋等。
实性体质--
如果你有如下的体质特征,则你的体质属实性。
[实性体质]身体强壮,声音洪亮,精神饱满,中气十足。有时口干口臭、便秘、小便色黄。呼吸气粗、容易腹胀。抵抗力强,常觉闷热。性格固执、不喜欢突然变化。
[健康忠告]要多食寒凉性蔬菜、食物,因为寒凉性蔬菜、食物可以清凉、帮助代谢体内毒素。
[对应蔬菜]芦笋、芹菜等。
虚性体质--
虚性体质又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症状各有不同,但都需食用滋补性强的食物,以恢复元气,提高抵抗力。
[气虚体质]食欲不振、脸色苍白、气喘气促、头晕不振。
[对应蔬菜]马铃薯、香菇、山药等。
[血虚体质]脸色苍白萎黄、唇色指甲皆发白。经常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女性月经量少。
[对应蔬菜]菠菜、胡萝卜等。
[阳虚体质]容易口渴、喜喝冷饮。体形消瘦、失眠健忘。经常盗汗、手足心发热、冒汗。常有便秘,且小便黄而舌质红。
[对应蔬菜]白木耳、茄子、黄瓜等。
[阴虚体质]喜欢热食,不爱喝水。畏寒、怕冷、易倦、嗜睡。性欲减退、阳痿早泄。尿多易腹泻。
[对应蔬菜]辣椒、韭菜等。
五、寒性体制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多锻炼,增强体质,如果身体偏寒的话,可以平时多喝点姜汤!可以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