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参制品很贵,大家都说补,那具体是补什么呢
一、洋参制品很贵,大家都说补,那具体是补什么呢
洋参的功效:
中医认为,洋参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肾经,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本草从新》言其:“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以此代之。”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洋参主要成份为人参甙类,还含挥发油,树脂等。有镇静大脑作用,对生命中枢有中度的兴奋作用。
洋参与人参均有补气生津之效,但人参甘而微温,为大补元气之竣品;西洋参味苦性寒,兼有清热之功,故气脱证及肺脾气虚者宜用人参,而脾胃气阴两伤有热者以用洋参为宜。
秋天气候干燥,燥气最易伤肺,最易伤皮肤腠理和津液,故秋天滋补宜用洋参。服用洋参可选用下列几种方法:
1.含化法:将无皮西洋参放在饭锅内蒸一下,使其软化,然后用刀将其切为薄片备用,每次口含几片,每天用量2-4g。
2.冲粉法:将本品研为细粉状,每次5g,用纱布或滤纸包好,放人沸水中冲泡后代茶饮服。
3.炖服法:将原皮西洋参切片,每天2~5g放人瓷碗内,加适量水浸泡3~5小时,再将碗密封,放入锅中蒸20-30分钟,早饭前半小时服用。
4.蒸法:将本品研成细粉状,每次用一个鸡蛋拌入本品5g,蒸熟后服食。
5.将原皮西洋参切成薄片,做菜汤时每次放入5g共煮,汤、药同食,每日1次。
6.煮粥法:取大米50g,煮为稀粥,待熟后加入西洋参粉5g,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服食。
7.泡酒法:取本品30g,加米酒500g浸泡7日后饮服,每日2次,每次空腹饮20~50ml。酒尽再续,至味尽后取参咀嚼服。
进食洋参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服时不宜饮茶,因茶中含有鞣酸,影响西洋参的功效;一是服后不宜吃萝卜,因萝卜是破气的,而西洋参是补气的。
现介绍几则洋参药膳食疗方,供选用。
燕窝炖洋参
组方:燕窝、洋参各5g。
制法:将燕窝用水浸透,洗净,与西洋参.,同放入炖盘内,注入八成满的开水,加盖隔水炖3小时,即可饮服,每日1次,洋参可复用,至味尽为止。
功效:益肺止咳,适用于肺胃阴虚所致的干咳、咳血、潮热盗汗。
龙眼洋参饮
组方:龙眼肉30g,西洋参6g,白糖少许。
制法:将龙眼肉、洋参、白糖同放人搪瓷盆内;加清水少许,置锅中,隔水蒸40--50分钟即成,每日睡前温服1小酒杯。
功效:养心血,宁心神,适用于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等证。
洋参瘦肉汤
组方:西洋参6g,猪瘦肉20g,食盐适量。
制法:将猪肉洗净,切片;洋参切片,同放碗中,加清水及食盐适量,隔水蒸熟,饮汤食肉嚼参,每日早晚各1剂。 功效:生精补血,固本养身,适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诸多病证的食养。洋参龙眼膏组方:西洋参30g,龙眼肉250g,麦冬150g,炒枣仁120g,炼蜜适量。制法:将诸药水煎3次,三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加炼蜜收膏,每次30g,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功效:益气养阴,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入夜尤甚,夜寐不宁等。
洋参精
组方:西洋参150g,蔗糖适量。
制法:将洋参水煎2次,二液合并,文火浓缩,加蔗糖烘干备用,每次10g;每日二次;温开水冲饮。
功效:益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的调养。
二、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用量3~6g。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
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西洋参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达到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可适用于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状。
保护心血管系统
常服西洋参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可长期服用西洋参,疗效显著。西洋参的功效还在于可以调节血压,可有效降低暂时性和持久性血压,有助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的恢复。
提高免疫力
西洋参作为补气保健首选药材,可以促进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有效抵抗癌症。
促进血液活力
长服西洋参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动脉粥样硬化并促进红血球生长, 增加血色素。
治疗糖尿病
西洋参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辅助作用。
补肺降火、养胃生津
西洋参性寒,味苦、微甘,归心、肺、肾经,具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效。
三、花旗参炖瘦肉有什么功效
补血补气增加蛋白质及其他营养
四、西洋参的作用
西洋参俗称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1714年由加拿大传教士拉费脱根据中国人参的有关资料及其标本,雇人在国内四处寻找。1716年,终于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南部的蒙特利尔森林中发现了与中国人参同属的植物,以后在美国东部与南部也相继发现,便称为西洋参。随之为我国医籍《本草从新》、《本草拾遗》中均有记载。且在清代应用较多,如慈禧太后常有脾虚挟湿之患,太医考虑调补气机不可燥烈,故用香砂六君丸时,以西洋参取代温燥之人参;患外感风热兼气阴虚少时,也使用西洋参;患咽干口燥、胃中大热、烦渴者,需用人参白虎汤时,也以西洋参代替人参,均有事半功倍之效。
这是一个好办法
中医认为西洋参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经,具有补气养阴、泻火除烦、养胃生津之功能,适用于气阴虚而有火之症,多用于肺热燥咳、气层懒言、四肢倦怠、烦躁易怒、热病后伤阴津液亏损等。如中风后遗留症用人参再造丸;补肾壮阳、填精养髓用龟龄集;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或气虚外感病人用人参败毒饮、生脉散等,欲求补而不燥、扶正祛邪、攻补并施,均以西洋参取代人参,可获良效。至于久病、妇女分娩、劳累过度所引起的身体虚弱、元气损伤、营养不足,以及各种出血、贫血、头晕头痛、神经衰弱、精神不振、腰酸背痛、自汗盗汗等虚弱性病症,服用西洋参后,均能迅速恢复健康。
据临床报道,冠心病病人若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神倦咽干时,每日含服西洋参片3克,久用有良好的疗效。患窦房结综合征而眩晕乏力口干者,每次取 2~3克西洋参片口含嚼化,一日3~4次,可明显改善症状。治疗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而气少口渴者,可嚼服西洋参片3~6克,同时取地骨皮30克,生地20 克,草果3克,煎浓汁分服,每日1剂,疗效显著。治疗顽固性盗汗,可与西洋参3克(另炖),豆衣30克,麻黄根10克,桂枝和白芍各3克,浓煎分服,一日 1剂,有明显疗效。对运动过度或体力劳动过度,疲惫不堪而无法恢复正常者,可取西洋参3克(另炖),仙鹤草30克,大枣10枚,浓煎取汁,同时服用,即能奏效。
目前,不少人以为西洋参比人参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它们在药性方面就有寒温之别,虽然均有补气作用,但西洋参的药力不及人参,如低血压或休克治疗,仍以人参为佳。而高血压、眩晕、咽痛口干者,则用西洋参为宜。故两者各有千秋,用于治疗或进补时,应针对病情辩证施治,不可滥用。
西洋参的服法与疗效息息相关,不容忽视。现撷取其中部分介绍如下:
1、煮服法 将西洋参切片,取3克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10分钟左右,趁早饭前空腹,将参片与参汤一起服下。
2、炖服法
将西洋参切片,每日取2~5克放入瓷碗中,加适量水浸泡3~5小时,碗口加盖,再将基置于锅内,隔水蒸炖20~30分钟,早饭前半小时服用。
3、蒸服法 将西洋参用小火烘干,研成细末,每次取5克,用1个鸡蛋拌入,蒸熟后服用。
4、含化法
将西洋参放在砂锅内用水蒸一下,使其软化,再切成薄片,放在干净的小玻璃瓶内或小磁瓶内,每日早饭前和晚饭后各含服2-4片,细细咀嚼咽下。
5、冲服法 将西洋参用小火拱干,研成细粉,每次取5克置杯中,加入少量蜂蜜,用开水冲入,加盖后5分钟,可分数次服用,以空腹饮用为佳。
6、配枣法 取新鲜的西洋参20克,大枣5枚,加水适量,隔水炖成参枣汤,每天早晨空腹和晚上临睡前服用。
7、炖鸡法
将老母鸡去内脏洗净,取西洋参50克放入鸡肚内,再用线缝合鸡肚,加水淹没鸡体,不加盐,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炖,炖至鸡肉熟烂,汤液剩下三分之二即可,每天吃一小碗鸡肉和汤。
服用西洋参期间,忌用茶、咖啡、萝卜等食物,以免降低疗效。
由于进口西洋参价格昂贵,我国已引种成功,称为种参或国产西洋参。其质量与进口者相近,甚而超过。挑选时,西洋参以手感重,长短为3~4.5厘米,直径为0.6~1.2厘米,心有菊花横纹者为上乘。但谨防假冒,应到中西药店选购,切勿在摊头商贩处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西洋参何以疗效卓著?据药理研究探明,它含有多种人参皂甙、挥发油、甾醇、多糖类,以及各种维生素,氨基酸与微量元素等,具有镇静、消炎作用,能增强记忆,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还可提高免疫功能。
由此可见,西洋参最适宜于气阴两虚有热的病人,其独特之处在于不热不燥,凡不适合人参治疗和热补的人,均可用西洋参。而对畏寒、肢冷、腹泻、胃有寒湿、脾阳虚弱、舌苔腻浊等阳虚体质者,则属禁忌之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