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生血的中药有哪些
一、补气生血的中药有哪些
贫血,中医称为血虚,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引起血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先天不足,二是后天失养。后天失养主要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血虚者小儿常见,尤以女性最多。这和现代人喜吃辛辣、刺激,以及煎炸食品,早晨不吃早饭损伤脾胃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各种创伤、出血性疾病、消耗性疾病等也可引起血虚。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率,血为气之母,所以,补血应强调补气,所谓补气能生血即指此而言。
单味中药也补血
1.熟地30g,水煎服,每天一次,连服5~7天。有补气血、滋肾水、益神明的作用。《本草纲目》讲:“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崩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2.当归20g,水煎服,每天一次,连服5~7天。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因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活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
3.首乌18g,水煎服,每天一次,连服5~7天。有补肝肾、益精血、涩精止遗的作用,为滋补良药。
4.阿胶32g,烊化服,每天一次,连服5~7天。有补血滋阴、止血安胎的作用,为“养血润燥,养肺除热要剂。”久服可轻身益气。
5.鸡血藤30g,水煎服,每天一次,连服5~7天。有补血活血、祛淤生新、舒筋脉、去风湿的作用。对体虚血少,血不养筋而经络不舒之症最为相宜,尤以老人妇女更为合适。
选用成药巧补血
复方阿胶浆
有养血滋阴、补中益气的作用。适用于久病体虚、血亏阴伤、目暗不明、食欲不振以及年老体弱、长期接触化学药品的人群。服用方法为每次一支,每天三次。
当归养血膏
有养血益气、活血调经的作用。适用于血虚血亏兼有血淤气虚所致的眩晕乏力、心悸神疲、肌肉消瘦、月经不调等。服用方法为每次15g,每天两次。
归芍地黄丸
有补血滋阴的作用。适用于血亏阴虚导致的头昏眼花、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等症。服用方法为每次一丸,每天两次。
健脾生血颗粒
有补脾生血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两虚、脾胃不足所导致的面色萎黄、吃饭不香、腹胀脘闷、大便不调、烦躁多汗、倦怠乏力以及小儿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型贫血:成人气血两虚型贫血。服用方法为每次一包,每天三次。
四物合剂
有养血活血的作用。适用于血虚兼淤所致的小腹胀痛、月经有淤块者。服用方法为每次15ml~20ml,每天三次。以上成药均连服5~7天。
二、气虚血亏吃什么中药?
补气养血的中药有很多,要不你吃几副八珍汤:组成:人参(30克) 白术(30克) 白茯苓(30克) 当归(30克) 川芎(30克) 白芍药(30克) 熟地黄(30克) 炙甘草 (30克)
简介: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三、补气血的中草药有哪几种
补气血适合吃的食物:红枣、莲子、龙眼肉、核桃、山楂、猪肝、猪血,中草药:西洋参,枸杞,用西洋参加枸杞一起泡水喝,西洋参补气,枸杞补血,备点昌弘的西洋参,参龄6年的参,早晚泡水喝一次,坚持喝一段时间。
四、补气养血的中药有哪些?
建议:你好:临床上常用的补气药有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山药等,补血药有熟地黄、何首乌、当归、白芍、阿胶、龙眼肉等。女性补气养血本人推荐同仁堂的乌鸡白凤丸,功能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当然,具体选用时,最好请专业的中医师辩证施治。
祝你早日康复。
五、气血不足吃什么中药
16个气血不足食疗方
1 大枣粥-红枣10-20枚大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调味食用。有健脾胃补气血作用。适用于病后或年老体弱、体虚胃弱食少大便溏稀营养不良气血不足;体弱赢瘦慢性肝炎贫血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等症
2 豆腐、羊肉、虾、生姜、香葱各适量同煮熟后加入食盐调味食用适用于气血不足脾肾阳虚、阳痿遗精等症。
3 鹅肉100克当归15克杞子15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淮山30克。水煎去药渣饮汤食鹅肉。每日1料治气血不足、头晕目眩、手足麻木
4 龙眼,含有维生素A和B,以及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具有养血安神、驻抗衰的作用。对那些年老体弱、气血不足者非常有益。
5 胡萝卜250克羊肉300克淮山30克生姜20克蜜枣5个。羊肉洗净切块,下油起锅用姜少许爆香;胡萝卜洗净,切片;淮山、蜜枣洗净,与羊肉,生姜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佐膳。治气血不足、头晕眼花、视物昏花:
6 药蒸猪肚-熟猪肚250克斜切成条块;枸杞子、党参、淮山、制附片、干荔枝(去壳核)各10克;红枣、龙眼肉(去壳核)各20克;白胡椒(捣碎)3克;食盐1克;熟猪油10克冰糖30克;同放大碗内加入鸡汤501克置锅内隔水蒸至烂熟时即可食用。有补脾益气固肾缩尿作用。适用于病后虚弱小儿、老人遗尿夜多小便气血不足肝肾不足等症。健康人食用更能防病强身。注意:感冒发热、咳嗽者忌食
7 十全大补肉汤-猪肉500克墨鱼50克猪肚50克猪杂骨适量药袋一个(内装熟地、当归各15克党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酒白芍各10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肉桂4克)同放入锅内再加水、生姜、花椒、料酒、食盐适量置大火上煮沸后再用小火煨炖煮至猪肉熟烂时捞起切成条再放回汤中捞出药袋不用。食用可加少许味精食肉喝汤早晚各服一碗分数日服。此汤有气血双补作用。适用于气血俱虚或久病体虚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等症
8 牛奶粥-粳米100克煮粥,加入牛奶250毫升,白糖调味食用。有润五脏,补虚损,养阴生津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或病后体弱,气血亏损,体瘦虚赢,反胃噎嗝,口干思饮,大便燥结等症。服用牛奶粥时,忌食酸性食物。
9 归参山药炖猪腰=猪腰500克左右中间切开剥去白色筋膜与人参5克(或党参30克)、当归10克、淮山16克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煮汤。煮熟后捞出猪腰切片拌入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调味食用。有益气养血补肾壮腰作用。适用于气血亏损之心悸气短腰酸痛失眠自汗等症
10 羊肉鹌鹑汤-鹌鹑1只去毛及肠杂,羊肉250克,小麦50克,同煮汤,用少量食盐调味食用。有补气补血,滋阴壮阳作用。适用于年老或病后体虚,血虚头晕,身体瘦弱,面色萎黄,体困神疲等气血两亏之症。
11 牛肉粥-鲜牛肉100-150克,剁成肉末,与大米(或小麦)100克同煮粥,粥熟时加适量姜末,熟后加油盐调味食用。有健脾强胃,补中益气,强筋健骨,祛寒消肿作用。适用于病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食欲不振,大便溏泄,体虚浮肿,营养不良,下肢湿疹等症。
12 莲藕250克,猪脊骨300克,炖熟食,隔3天1次,2-4次可见效。治气血虚弱
13 麻雀肉饼麻雀5只去毛及内脏瘦猪肉250克同剁成肉末加入适量白糖.淀粉.食盐.酱油.黄酒拌匀做成饼状蒸熟食用。有补肾壮阳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阳虚怕冷精神疲倦气血虚弱等症。
14牛肚粥-牛肚250克用开水泡洗刮去黑色粘膜切块与大米100克同煮粥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有健脾强胃助消化益气血作用适用于食欲不振气血虚弱小儿病后体虚消化不良等症。
15 枸杞炆牛肉-牛肉500克切小块撒上适量食盐和胡椒粉后再用面粉拌和放入油锅内炒成赤色加入两个切片的洋葱共炒倒入番茄汁1杯枸杞子30克共煮1小时再加入胡萝卜片约100克土豆片150克快熟时加入洋葱3个(切片)豌豆荚一把适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有补益强壮作用对儿童和老年人是营养极佳的大补菜肴。治气血虚弱
16 乌骨鸡一只宰杀时从肛门开口取出内脏洗净将熟地、白芍、当归、知母、地骨皮各11克塞入鸡腹内缝合切口加适量食盐、水。蒸熟食用。可治气血虚弱引起的潮热盗汗月经不调等症。
W
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