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证如何调理?
一、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证如何调理?
[导读]以疏肝理气为法,常用柴胡疏肝散之类。若气郁痰结,出现梅核气,常用半夏厚朴汤;结为瘿瘤,可用海藻玉壶汤、昆布丸;若肝气犯胃,常用四逆散、沉香降气散等;若气滞血瘀,形成症瘕,可用三棱汤、膈下逐瘀汤、鳖甲煎丸之类;若肝病及脾,引起腹痛欲泻,泻后痛减,可用展开
二、什么是气滞血郁
气滞血瘀证,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胸胁胀问,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病机分析:本证以情志不舒,同时伴有胸胁胀问、刺痛,女子月经不调为诊断要点。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肝脉则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故情绪抑郁或急躁,胸胁胀问,走窜疼痛;气为血帅,肝郁气滞,日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故渐成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肝主藏血,为妇女经血之源,肝血瘀滞,瘀血停滞,积于血海,阻碍经血下行,经血不畅则致经闭、痛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症。
三、肝郁气滞是什么意思?
肝郁气滞 又称 肝气郁结
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如肝失疏泄或清绪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气郁结。临床表现多见胁痛.胸闷.脘胀.嗳气.妇女月经不调等症。
中医认为肝为藏血之脏,具有疏通人体气机,调节血液运行的功能;人体各组织的正常活动,均依赖于气血调和。
肝对于女性尤其有其特殊意义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长期情志不舒、思虑过度就会逐渐引致女性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从而肝气郁结,并引发多种妇科疾病。。。
四、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很大一部分与你的情志有关,尤其是肝气郁结所至,所以平常要保持良好心情,控制好情绪,少生气。同时可吃点疏肝解郁的药。
同时,听你的描述“脸色发黄,冬天手脚冰凉,很怕冷,痛经”,还很可能存在气血虚证,平常做点红糖煮鸡蛋,再稍加点胡椒粉,它既补气血,又可温经通脉,长期吃效果很好。
再告诉你一个民间方子,治因这方面引起的痛经很有疗效,我也在服用,既简单,效果又不错,还经济实惠。
丹参泡黄酒:丹参50g 黄酒800ml
把丹参放入黄酒中,浸泡20天左右,即可饮用。
月经来前饮用,早晚各1次,每次饮用15ml
你去试试吧,愿你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