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要怎样养生好呢?刘信明养生专家对春季要怎样养生有妙招吗?

更新:2025-03-20 02:54编辑:bebe归类:四季养生人气:0

一、春季要怎样养生好呢?刘信明养生专家对春季要怎样养生有妙招吗?

东方智慧刘信明养生专家在中医养生上研究逾三十多年。中医提倡春天饮食中应“省酸增甘”,这是春季养肝的基本法则。因为在春天人的肝脏阳气旺盛,再吃酸性食物,会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就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的饮食是忌酸倡甘甜的。

从饮食科学的观点来看,春季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要保持相对比例,防止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

春天应该多进食补,选择具有温热特性的食物可以助阳,适当多吃些可达到养护阳气的目的。在烹饪的时候多放些葱、蒜、韭菜、蒿菜、芥菜等辛辣的蔬菜,水果也应选择温和的食用。

春季常运动对身体很有好处。因为春天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我们应该借助这一点,好好养阳。想想看外面的世界万物复苏,百花放百鸟飞,在这样的环境,人也容易感到生命的旺盛与活力。而养阳的关键是“动”勿“静”,要积极到室外锻炼,去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

春天不是个应该生气的季节,也不是适宜生气的季节。前面提及春季肝阳亢盛,如果情绪过于急躁或者起伏过大,就容易伤到脾脏。所以,要做到心胸开阔,身心和谐。而且心情过于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也使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为了健康与美丽,应该多多放开胸怀,笑口常开,这样会青春常驻。

二、春捂秋冻的由来??

春天乍暖还寒,冷暖气流你来我往,气压也不稳定,有时早上红日冉冉,中午艳阳高照,晚上却寒潮袭来。王安石的一首诗把春天的气候说得十分形象: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春天是一个疾病的多发季节。

春捂秋冻的意思是说: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机体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季之后,在御寒棉衣的保护下,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整个血液循环相对缓慢,体温调节系统的功能降低,抗病的能力因而也比较低了。所以,如果春天忙于减衣,穿单薄了,遇到天气变化或倒春寒就容易受凉,引起感冒等疾病。俗话还说四月八,冻死鸭。春天气候变化大,忽冷忽热,脱衣过多就不能适应,所以还是捂着点好。在《老子恒言》这本书中就说,春冻未消,上身衣服略减无妨,但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宁可穿得暖和一点。尤其是老人,古人《摄生消息论》说: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即老人的棉衣不要太早脱掉,准备几件夹衣根据天气随时增减。

秋天为什么要冻着一点呢?因为秋天的气候逐渐变冷,人们只有逐渐增加衣服,才能使机体逐渐适应气候的变化。穿单薄点,身体还能经受寒冷的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假如在刚转凉的时候就穿上棉衣,就会使机体和寒冷的接触机会减少,得不到锻炼,抗寒能力反会减弱,到了严寒的冬天必然不能适应,容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疾病。所以秋天要冻着点好。但是,春捂秋冻要注意气候变化,适当掌握,才能减少疾病,保持健康。

因为春天的特点是乍暖还寒,过早脱去厚衣服很容易着凉,所以叫“春捂”。而秋天的特点是早晚清凉,中午炎热,要是穿太多衣服又很容易热伤风。

三、与 ”春”有关的健康谚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

农业

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

“春分”秧壮,“夏至”菜黄。

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春光一刻值千斤,廿四个节气勿等人。

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

健康

“春捂秋冻,百病难碰”

春捂秋冻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口头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春天的天气刚刚转暖,不要一下子就把衣服脱得太多,应该捂着一点。进入秋天,天气刚刚转凉的时候,也不要过早地穿太厚的衣服,让身体稍微冻着一点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所以,春捂秋冻这句话有一定科学道理。

下一篇:怎么样才能早起 上一篇:补肝养肝都有什么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