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用什么泡茶喝比较好
一、气滞血瘀用什么泡茶喝比较好
你好,是可以服用当归红枣茶的。或者是服用玫瑰花茶有着疏肝解郁和活血化瘀作用的
二、气淤血滞该怎样调理?
应该注意行气活血化瘀 气滞血瘀体质宜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饮食,例如: 白萝卜、柑橘、大蒜、生姜、茴香、桂皮、丁香、山楂、桃仁、韭菜、黄酒、红葡萄酒、洋葱、银杏、柠檬、柚子、金橘、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 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据报导,黑木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积;适量的红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山楂或米醋,能降低血脂、血黏度。 气滞血瘀体质宜少吃盐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 不宜吃甘薯、芋艿、蚕豆、栗子等容易胀气的食物;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鳗鱼、蟹黄、蛋黄、鱼籽、巧克力、油炸食品、甜食,防止血脂增高,阻塞血管,影响气血运行;不宜吃冷饮,避免影响气血运行。 气滞血瘀体质的药物调理 气滞瘀血体质宜用行气、活血药疏通气血,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 如柴胡、香附、郁金、当归、川芎、红花、薤白、枳壳、桃仁、参三七、银杏叶等行气、活血药,有助于改善气滞血瘀体质。著名的理气、活血化瘀方剂如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失笑散,应根据气滞血瘀部位不同灵活选用。 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可用于心血管瘀阻初起,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服用。 胃腹胀痛、嗳气、大便不爽或便秘,可用木香、陈皮、砂仁、槟榔、豆蔻、厚朴、大腹皮、莱菔子、大黄、神曲、山楂、谷麦芽、鸡内金等,或用保和丸、木香槟榔丸行气、止痛、消食、通便。 气滞血瘀体质如有情绪抑郁,应以心理疏导为主,配合疏肝理气解郁药物,如柴胡、郁金、青皮、香附、川芎、绿萼梅、八月札等。中成药逍遥丸、越鞠丸等,均有较好的解郁作用。 个人建议能食补就不要吃药。
三、活血化瘀饮什么茶?
1.三七茶
原料:三七5g、花茶3g。
用法:用三七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途:跌打损伤瘀血肿块;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心纹痛;小肠炎。
2.三七丹茶
原料:三七5g、丹参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化瘀,止痛定悸。
用途:冠心病心绞痛;胁肋刺痛;肝肿大。
3.三七鸡金茶
原料:三七5g、鸡内金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瘀消积,开胃气。
用途:慢性肝炎;肝硬化;提高血浆白蛋白;腹部气血瘀滞之肿块。
4.三七沉香茶
原料:三七5g、沉香2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降气活血止痛;降血压,强心。
用途: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病兼有气滞血瘀症者。
5.川芎茶
原料:川芎5g、花茶3g。
用法:用川芎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止痛,行气开郁,祛风燥湿;镇静,降血压,抗菌。
用途:瘀阻块痛,胁助腹痛;产后瘀块阻痛;寒痹筋挛;痈疽疮疡;心绞痛。
6.芎艾茶
原料:川芎5g、艾叶2g、当归2g、白芍2g、阿胶2g、花茶2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活血。
用途:妊娠腹痛(胞阻);寒凝血瘀腹痛胸疼。
7.芎归茶
原料:川芎5g、当归2g、荆芥2g、花茶2g。
用法:用上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养血。
用途:产后血晕。
8.芎香茶
原料:川芎5g、木香2g、桂心2g、当归2g、桃仁2g、花茶5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活血止痛。
用途:产后心腹痛。
9.丹参茶
原料:丹参5g、花茶3g。
用法:用丹参的煎煮液2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抗菌,降血糖。
用途:瘀血腹痛;骨节疼痛;癥瘕积聚;月经不调,痛经;心绞痛;恶疮肿毒;迁延性、慢性肝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0.丹母茶
原料:丹参5g、益母草2g、香附2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调经。
用途:经血涩少;产后瘀血腹痛;闭经腹痛;经血有暗红血块。
11.丹茵茶
原料:丹参5g、茵陈3g、郁金2g、板蓝根2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止痛,清热解毒。
用途:急慢性肝炎胁痛。
12.丹味茶
原料:丹参5g、五味子3g、花茶3g。
用法:用丹参、五味子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和血养心安神。
用途:神经衰弱。
13.丹芍茶
原料:丹参5g、白芍3g、白芷3g、花茶3g。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消肿止痛。
用途:妇女乳房肿痛。
14.丹槟茶
原料:丹参5g、槟榔2g、青皮2g、花茶3g。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活血通经。
用途:男女阴部疼痛或肿胀。
15.牛膝茶
原料:牛膝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祛瘀,消痈散肿;止痛。
用途:瘀血腹痛;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尿血;淋病;闭经。
16.牛柏茶
原料:牛膝5g、黄柏2g、苍术2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清热、燥湿。
用途:湿热下注,两脚麻木或热胀痛。
17.牛泽茶
配料:牛膝5g、泽兰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瘀通痹,利水消肿。
用途:瘀血阻滞腰膝痛;慢性前列腺炎;输卵管积水;闭经、痛经。
18.赤芍茶
原料:赤芍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瘀止痛,凉血消肿;解痉,降血压,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溃疡,抗菌,解热。
用途:瘀滞腹痛;痛经;目赤;痛肿;血痢。
19.赤芍香附茶
原料:赤芍5g、香附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血理气。
用途:气血不和血崩不止、赤白带下。
20.赤芍柏茶
原料:赤芍5g、黄柏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祛瘀。
用途:湿热瘀结所致赤白痢下注、腹痛不可忍。
21.红花茶
原料:红花3g、花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降血压。
用途:瘀血作痛;跌打损伤皮下充血胀肿;产后恶露不尽;闭经;冠心病。
22.红花甘茶
原料:红花2g、甘草3g、全瓜蒌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痰祛瘀,散结宽胸。
用途:冠心病;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软组织伤;胃痛;慢肝胁痛;带状疱疹后局部神经痛。
23.桃仁茶
原料:桃仁5g、花茶3g。
用法:用桃仁的煎煮液150泡茶饮用。
功能:破血行瘀,润燥滑肠。
用途:瘀血肿痛;跌打损伤;风痹肿痛。
24.桃归茶
原料:桃仁5g、当归3g、红花3g、牛膝3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养血,祛瘀。
用途:妇女血闭不通,月经不调、经少、有瘀块、手足心烦热;产后恶露不尽。
25.桃仁大黄茶
原料:桃仁5g、大黄1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泄热化瘀。
用途:血热内瘀尿血;激素类药物用药过量有瘀热症者。
26.桃仁杏归茶
原料:桃仁5g、杏仁3g、当归3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行滞化瘀,生肌。
用途: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
27.蒲黄茶
原料:蒲黄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凉血止血,活血消瘀;降压,凝血。
用途:瘀热阻滞的腹痛肿痛;闭经、痛经;疮疡肿毒;吐血、尿血;阴部湿痒。
28.失笑茶
原料:蒲黄5g、五灵脂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行瘀,散结止痛。
用途: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心绞痛;胃痛。
29.蒲黛茶
原料:蒲黄5g、青黛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经止血。
用途:肺热衄血;吐血泻血;经量过多。
30.蒲郁茶
原料:蒲黄5g、郁金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郁热,和血。
用途:膀胱热小便血不止。
31.益母草茶
原料:益母草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祛瘀,调经消水。
用途:月经不调、崩中漏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尿血泻血;疮疡痈肿;急性肾炎。
32.益母延胡索茶
原料:益母草5g、延胡索2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理气止痛。
用途:月经不调;痛经。
来源:传统药茶方。
33.益母归茶
原料:益母草5g、当归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调经。
用途: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下;妇女分娩后服用,可助子宫之整复。
34.益母花茶
原料:益母草5g、红花28g、川芎2g、当归2g、花茶5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调经止痛。
用途:痛经;月经不调。
35.益母芪茶
原料:益母草5g、黄芪5g、当归3g、香附3g、花茶5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养血,通经。
用途:闭经;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