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输卵管不通该用中医的什么方法来治?

更新:2025-03-19 16:53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0

输卵管不通该用中医的什么方法来治?

一般来说,运用中药治疗输卵管不通是可以的。中医中的中药灌肠法可用于输卵管堵塞患者,使其输卵管通畅。那么,以下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医根据本病之临床表现可将本病分为五型,即气滞血瘀证、痰湿瘀滞型、寒湿瘀滞型、气虚血瘀型、热盛瘀阻型,虽然每型离不开一个“瘀”字,但导致瘀的原因不同,与瘀证相兼的证型不同。治疗方法一:气滞血瘀型症见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行不畅,经色紫黯夹血块,经行少腹胀痛拒按,两乳胀满,心烦易怒,头痛目胀,精神抑郁。治疗: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主药:当归鸡血藤柴胡白术等16味中药组成。治疗方法二:寒湿瘀滞型症见月经后期,经行量少,色偏暗夹血块,带下色白清稀,形寒肢冷,少腹冷痛坠胀,得温则舒,小溲清长,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治疗: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主药:鸡血藤肉桂当归仙灵10多味中药组成。治疗方法三:痰湿瘀滞型症见月经后期,经行量少,甚则经闭,平素带下较多且稠厚,形体肥胖,性欲淡漠,头重体倦,面目浮肿。治疗:化痰祛瘀调经。主药:贝母白术黄药子昆布丹参等10多味中药组成。治疗方法四: 气虚血瘀型症见月经色淡,量多质稀,或先期而至,或淋漓不尽,神疲肢倦,汗出较多,心悸气急,面色苍白,有时少腹隐痛。治疗:宜气益补血,活血祛瘀法。主药:白术陈皮当归桃仁等10多味中药组成。治疗方法五:热盛瘀阻型症见月经多期,量多,粘稠,色鲜红或紫红,有血块,带下色黄或夹有血丝,面红赤,身热或低热缠绵,口苦咽干,小溲短赤,大便干结,少腹疼痛拒按。治疗:清热凉血,散瘀消结。主药:红藤蒲公英半枝莲三棱等10多味中药组成。

女人痛经吃什么?痛经不能吃什么?

痛经会给女性朋友的工作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女性朋友在痛经时应注意做好一些保健工作,比如注意一些饮食上的禁忌。要想对付痛经,最基本的是从食疗下手进行调理,这样才能治标治本。那么,痛经患者应忌哪些食物呢?什么食物能帮你摆脱痛经的困扰呢?

一、痛经不能吃什么

1、忌食生冷寒凉食品

妇女平时或经期,如嗜食寒凉生冷食品,血为寒凝,以致血行受阻,不通则痛,可致痛经;又多食此类食品,易伤脾阳,使寒湿不化,伤于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致痛经。所以素体气阳虚者,或妇女正值经期或经期前后,应忌食生冷和寒凉性食品。

此类食品包括:各类冷饮、各种冰冻饮料、冰镇酒类、生拌凉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黄瓜、荸荠、柚、橙子等。

2、忌食刺激性食物

有一部分痛经病人,是由于湿热蕴结胞宫所致。如此类病人再食辛辣温热之品,会加重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而使痛经加重。

辛辣温热之品有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烟、烈性酒及辛辣调味品等,痛经病人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

3、忌食酸涩食物

酸性食品味酸性寒,具有固涩收敛作用,使血管收缩、血液涩滞,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故痛经者忌食此类食物。

酸性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樱桃、酸枣、芒果、杏子、李子、柠檬等。

二、女性痛经吃什么好

1、适当饮酒

酒类能温阳通脉、行气散寒,适当地喝些米酒、曲酒、酒酿、红酒等,可以通经活络,扩张血管,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例如,将100克红花在400毫升白酒中泡一周,制作成红花酒,每天服用10毫升(可加少量红糖),可有温通经脉、活血之功效,适用于血瘀痛经者。

2、对症进行食物调理

根据痛经不同的证候表现,分别给予温通、化瘀、补虚的食品。寒凝气滞、形寒怕冷者,应吃些温经散寒的食品,如栗子、荔枝、红糖、生姜、小茴香、花椒、胡椒等。气滞血瘀者,应吃些通气化瘀的食物,如芹菜、荠菜、菠菜、香葱、香菜、空心菜、生姜、胡萝卜、橘子、橘皮、佛手、香蕉、苹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吃些补气、补血、补肾之品,如核桃仁、荔枝、桂圆、大枣、桑椹、枸杞子、山药、各种豆类等。

无论在经前或经后,我们都应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甘薯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因为便秘可以诱发痛经并增加疼痛感。

3、补充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有维持生殖器官正常机能和肌肉代谢的作用,其含量高的食物有谷胚、麦胚、蛋黄、豆、坚果、叶菜、香油等,我们应适当多吃些这类食物。

4.可以多吃豆类、鱼类等高蛋白食物

并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应忌食咸食。因为咸食会使体内的盐分和水分贮量增多,在月经来潮之前,孕激素增多,易于出现水肿、头痛等现象。月经来潮前10天开始吃低盐食物,就不会出现上述症状。

三、十大食谱帮你摆脱痛经困扰

1、益母草粳米粥

原料:益母草3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益母草用水煎取汁,加入粳米煮成粥,红糖调味服用。

用法: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天1剂,直用至月经干净。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通经。

主治:适用于气血瘀滞型痛经。

2、玉簪花粳米粥

原料:玉簪花15克,红花1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将玉簪花和红花用水煎熬取浓汁,加入粳米再加适量水煮成粥,加入红糖调味服用。

用法: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天1剂,分1~2次温服,直用至月经干净为止。

功效:活血行瘀、养血育阴。

主治:适用于气血瘀阻型痛经。

3、鳜鱼桃仁粳米粥

原料:鳜鱼1条,桃仁10克,合欢花2克,粳米50克。

制作:鳜鱼去鳞及肠杂洗干净,加入葱姜酒等调料连骨煮烂熟,再加入桃仁、合欢花及粳米,共煮成粥服用。

用法:月经前连用半月为一个疗程,可连用3个月经周期疗程,每天1剂,分2次温热服用。

功效:补虚舒肝、活血止痛。

主治:适用于虚性气滞血瘀性痛经。

4、艾叶苡米粥

原料:干姜、艾叶各10克,苡米仁30克,大米500克。

制作:将干姜和艾叶水煎取汁,加入大米和苡米仁煮成粥服用。

用法:经前1~2天开始服用,每天1剂,分2次温热服用,用至月经干净。

功效:温经化瘀、散寒除湿。

主治: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5、当归粳米粥

原料:当归1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当归水煎取汁,加入粳米及红糖煮成粥服用。

用法: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天1剂,直用至月经干净。

功效:行气养血、活血止痛。

主治: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6、艾叶粳米粥

原料:鲜艾叶30克,南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艾叶水煎取汁,加入粳米及红糖煮成粥服用。

用法: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服用,用至月经来前3天止,每天2剂,分早晚温服。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主治:适用于虚寒性痛经。

7、山药粳米粥

原料:山药15克,佛手干10克,粳米50克。

制作:将山药、佛手干同粳米一同煮成粥服用。

用法:每天1剂,月经前数天开始服用,可用至月经干净。

功效:补脾益胃、行气止痛。

主治:适用于脾气不足、肝气不舒的痛经。

8、羊肉粥

原料:羊肉片30克,肉苁蓉10克,大米50克,盐、味精、葱、姜各适量。

制作:将羊肉片、肉苁蓉和大米煮成粥,加入盐、味精、葱及姜调味,稍煮后服用。

用法:月经前数天开始服用,每天1剂,温热食用,直至月经干净。

功效:温补下元、暖子宫。

主治:适用于肾虚寒性痛经等。

9、薤白粳米粥

原料:薤白10克,粳米60克。

制作:将薤白和粳米一同煮成粥。

用法:每天11剂,痛经时用。

功效:行气散结、温中通阳。

主治:适用于肾虚寒性痛经。

10、肉桂粳米粥

原料:肉桂末10克,粳米100克。

制作:粳米煮熟,快熟时,调入肉桂末至熟即可。

用法:每天1剂,分早晚餐空腹温热服用,痛经时用。

功效:补虚温肾。

主治:适用于肾虚寒性痛经。

下一篇:什么是阴虚阳亢呢,谁知道的? 上一篇:湿热,阴虚体质应该怎样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