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脉是什么意思
一、涩脉是什么意思
涩脉,脉象名。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
涩与滑相反,脉来艰涩,如轻刀刮竹,滞涩不滑利。脉涩而无力,主精亏血少,脉道不充,血流不畅,所以脉气往来艰涩。脉涩而有力,主气滞血瘀,脉道受阻,血行不流利,故显涩象。
二、脉弦涩是什么意思
脉弦是中医诊断中脉象的一种,按之有如琴弦,端直而长,指下挺然。若脉弦细而濡,为湿温初起,邪阻气分之候。若脉弦而数,多为热郁少阳,胆火炽盛之象。若弦而滑,则多为温病夹痰之象。若脉弦劲而数,则主热邪亢盛,肝风内动之象。
脉涩,是指脉形细小,并且往来不畅,在人体中主气滞血瘀,伤精血少,而脉弦滑是相兼脉,弦脉脉形特征为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诸痛,瘀血,亦可主脾胃虚损,疲劳,滑脉特征为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主痰饮,湿热,脉弦滑可主实热,痰饮,痰热,多见于肝病,中风。
弦脉是一种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动脉血管,使血管壁平滑肌紧张度增高;或有动脉(桡动脉)粥样硬化,致脉搏呈现平直而有力的脉象。
扩展资料:
弦脉特征:
胁痛为灼痛而烦(心烦灼痛);呕吐苦水或黄水;眩晕、头痛为头晕不支,自觉筋脉跳动,额热而痛,痛若刀劈,或为胀痛;耳鸣、耳聋均为暴作,鸣声如潮,阵作阵平,按之不减;目赤为眼结膜发红,暴痛或肿吐衄亦为聚然暴作,血涌量多,冲口而出;此外,尚可见小便热涩黄赤、面赤而热、口苦而干等;狂怒为躁怒,或狂妄不避亲疏;大便干结,小便热赤;舌苔:质红苔黄;脉弦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脉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涩脉
三、淤血的病症有哪些?
体内有淤血时,常会有一些明显的症状。只要平时多加注意,就能准确判断出体2113内是否有瘀血。
一、疼痛多为局部刺痛,疼处不移而拒按,并有昼轻夜重特征,病程较长;多由瘀血阻滞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所致。
二、舌暗5261舌头颜色不是健康人的淡红色,舌头表面整体颜色发暗或呈青紫色,有的人舌面上可有瘀斑或瘀点。这都4102是气滞血瘀的表现。
三、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1653则色青紫或青黄,在体内则为瘕积,其质较硬或有压痛,此由气血瘀结成积所致。
四、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内。此由瘀血阻塞脉道,血流不通,溢于脉外所致。
五、紫绀指口唇、面部、爪甲青容紫,舌质紫。此由瘀阻经脉,血行不畅,瘀血停滞于器官组织局部所致。
如对你有用,希望能够采纳!
四、气虚+血热+血瘀型病人的脉象
弱,沉细如绵
数,只是一息大于四至
涩,往来不利,如刀刮竹
如果一定要和,那就是,脉数无力,往来不利。
月经色深红或黑红有血块,量可多可少,有腥臭味,经期延迟,延长。
不知回答怎样?
五、脉搏的类型及见于哪种病人
1.浮脉:轻触也感到动弹觉的脉搏。主表证,也可见于虚症。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2.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沉脉主里证。因病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气血不充,脉气鼓动乏力,则脉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3.迟脉: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60次以下)的脉象。迟脉主寒证。因寒凝气滞,气血运行缓慢,因此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若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为虚寒证。
4.数脉:脉来急速,一息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90次以上)的脉象。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证,数大无力为虚热症。
5.虚脉:寸关尺三部脉象中取均无力,重按有空虚感的脉象。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6.实脉:寸关尺三部脉象浮、中、沉取均搏动有力的脉象。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7.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的脉象。主病:痰饮,食滞,实热。
8.涩脉:脉来不流利,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的脉象。主气滞血瘀,脉道受阻,血行不流利,故显涩象。
9.洪脉:脉来极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的脉象。洪脉主热证,通常是由于阳热亢盛至极,或是由于脏腑间有火热内蕴,所产生如烦渴、面红、身热、等症状,因而会出现如波涛般汹涌,来盛去衰的洪脉。若久病气虚,或失血、久泄等病证见洪脉,多属邪盛正衰之危象。
10.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主病: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伤寒、痛甚及湿症。
11.弦脉:脉本身的硬度大,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主病:肝胆病,痰饮,诸痛症。
12.紧脉:脉来绷紧,状如牵绳转索的脉象。主病:寒邪、痛证、宿食。
13.缓脉:一息四至,来去怠缓的脉象。若脉来和缓均匀为平脉;若脉来弛缓无力为病脉。主湿症,脾虚。湿邪内困或脾虚气血不足而致脉来和缓懈怠无力。若脉来和缓有力,也可见于正常人或病后胃气恢复之象。
14.促脉:脉来急促而有不规律的间歇的脉象。促脉主阳盛热结,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亦主脏气虚弱,阴血衰少。阳盛热结,阴不和阳,故脉来急数有力而时见歇止。若真元衰惫,脏气虚弱,阴血衰少,以致脉气不相接,则脉促而细小无力,多属虚脱之象。
15.结脉:脉来迟缓而有不规律的间歇的脉象。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症瘕积聚。临床可见窦性心律、脉律正常之偶发早搏
16.代脉:脉来缓弱而出现有规律的间歇的脉象。脉代无力,良久复来,为虚症。脉代有力,多为痹病、痛症、七情内伤、跌打损伤等,因气积受阻,心气失和,致脉气不相衔接。临床可见于早搏形成的二联律、三联律等。
17.相兼脉:两种或数种脉象的特点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