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多活几年
怎么才能多活几年
人到了四五十岁,就有一个问题:怎作才能多活几年?现归纳二十种养生之法如下:
一、量体重。要注意你的体重,过于肥胖会减少你的寿命。利用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就可以查朋您的风险园索:例如.身局是1.80米、用入1.80×1.80,结果是3.24。体重是85公斤,再用85÷3.24,结果是26.23。这说明超重了。正常指数是20-25之间,凡指数越过25的人,必须降低指数。降体重时应避免急剧减少饮食量和体重经常波动。
二、少喝酒。对某些人来说,酒有着特殊的危险。抽烟的人,酒又喝得多,他们患食道癌的风险就增加44%。其他的风险因素是:酒能使人们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头癌的可能性。洒还使血压升高,从而导致患心脏病或者心肌梗塞。
三、不抽佣。抽烟会使你平均减少10年寿命。因抽烟而您肺癌和支气管炎的人高达90%,有20%的抽姻者患心力衰竭病。凡在50岁之前戒烟的人,仍会重新恢复健康。
四、控脂肪。构成每天能量的脂肪摄入虽不得超过30%,但也不得少于15%。脂肪构成的风险因素是:肥胖症、心脏病、高胆固醇。尽管如此,你的身体每天需要脂肪酸,每天正确的服用量是一茶匙菜籽油。
五、多果菜。维生素A、C和E有保护身体健康的力量。每天至少吃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六、常吃鱼。吃鱼能延年益寿。鱼脂肪少,但它含有身体所需的重要的油。多吃鱼能增强人的免疫系统、降低早期死亡率。
七、重淀粉(碳水化台物),淀粉能保护你不受病菌的感染.能预防心脏病和癌症、食谱上必须有面包和米饭.或者每天吃80克小扁豆和土豆。
八、多纤维。纤维食物有益健康。含丰富纤维的食品。是一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纤维有助于消比.能保炉你免得肠道疾病。
九、少吃盐。每天食用比身体所需多10倍的盐,就有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危险。使味觉神经适应少盐食物的时间约为14天。
十、多吃钙。钙要定期吃,年老时缺钙容易骨折。鱼、杏仁、绿色蔬菜和奶制品都食钙。
十一、少咖啡。咖啡同患心脏病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每人每天喝六杯咖啡,死于心力衰竭的危险就增加3倍。
十二、少吃糖。糖不仅会毁坏你的牙齿,而旦会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
十三、多运动。45岁左右进行体育锻炼的男人,比反对锻炼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要少3倍,每天应当锻炼30分钟。年纪大的人应当从事不那么剧烈的体育运动:定期散步、骑自行车,爬楼梯,搞园艺劳动。
十四、忌乱性。性生活不能太乱。撇开有患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险不谈,经常换对象会造成心理压力,并使生活方式失去节奏。
十五、淡名利。不能不借任何代价去追求升迁发迹。一些科学家认为,安定生活是影响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十六、择居处。应在一座你所适应的城市中生活。医生们发现,搬到一座不适宜你住的城市里去的话,经常会生病。
十七、选职业。应从事合适的的工作。职业对你的寿命有看巨大的影响。
十八、避车祸。驾驶时要小心。车祸是人们早死的第四大杀手(仅次于血液循环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
十九、勿自扰。消极的感觉(紧张、挫折、沮丧)会使你生病。不要老是去想生活中那些阴暗面,如死亡、事故和疾病等等。
二十、应结婚。结婚有偶的人早死率比独身者、丧偶者和离异者低。
春天应该怎么保养?
春天的养生与保健?
从中医角度来说,春天是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的季节。因为这个季节阳气生发、生机盎然,但也是各种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复苏的季节,疾病很容易流行。
吃:多甘少酸是春季饮食原则
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敛,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这正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在“补”的问题上,健康人完全可以不用进补,而有慢性病的人则可按照春夏养阳的原则,及时咨询医师进行辩证调治,这样既能控制旧疾,还能预防新病,或在医师指导下以各种参进行调养,增强体质,但千万不要滥用补药。中医专家介绍,眼下人们可以多吃一些性味甘平的食物,如瘦肉、蛋类、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由于春季肝气旺、脾气弱,而脾胃主四肢,脾气不旺,四肢酸软无力,所以还要补脾。药补不如食补,补脾多吃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等。
穿:春捂四原则
中医养生之衣篇
中医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天冷,到了春天,人就和植物一样开始复苏,可春天正是各种病毒活跃的时候,加上春天时寒气还没有完全散去,人也就很容易患病。所以,在穿衣上中医讲究养生防病应当“春捂”。
中医专家介绍,“春捂”也就是着重于保暖,而“春捂”的时期应该是在早春,一般从三月初到四月中旬。“捂”的程度也应当因人而异,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决定增减衣物,一般来说,“春捂”可以遵循以下原则:随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阳气生发,抗御外邪侵袭。对婴幼儿、老人和孕产妇更为重要,“老病号”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捂得过多也不好。如果衣物穿得过多,捂得过厚、过紧,不仅不利于肌体御寒,而且还会限制活动。
睡:睡个午觉防春困
经过漫漫寒冬,人体阳气消耗不少。初春时阳气升发不足,人就感到非常困乏。如果出现“春困”现象,就要注意自我调节。
首先,人们应克制情绪,以免伤肝,肝火上扰容易影响脾胃功能,从而为消化道疾病敞开大门。同时不要因为“春困”而睡懒觉,应适应春季,调整自己的作息规律。如果觉得困乏,不妨补个午觉,消除疲劳。
其次,克服春困可从饮食调理入手补气、补阳。中医讲究“春夏补阳,秋冬补阴”,而补阳药补不如食补。专家认为,春季用茯苓煮粥或用莲蓉红枣煮粥可补脾气不足,多食龙眼肉也可补脾气,多食枸杞、乌鸡等可补肾气不足,这些饮食疗法都可缓解春困现象。
行:开春运动有“良方”
中医养生之行篇
中医认为,春天的阳气在树林、江河、湖边的空气里尤其旺盛,这些地方富含着一种负氧离子,它有止咳、消除疲劳、调节神经、降压、镇静等功效。运动地点选择在室外,能改善呼吸、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的状态,越练越精神。所以春季运动首先要在室外。
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选择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运动,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另外,春季锻炼不宜出汗过多,刚出汗就差不多了,锻炼结束时还要立即擦干汗液,换上干净衣物,以防着凉。若已经感冒,还是不宜参加体育锻炼,而应多休息,待感冒痊愈后再参加锻炼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