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血虚体质的表现

更新:2025-03-17 22:38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0

一、血虚体质的表现

血虚体质的表现:

头晕,起床或起立过快时,易出现目眩,心慌、失眠多梦,劳累易头痛,怕冷不怕热,手足麻木,冬季皮肤干燥搔痒,指甲淡白变软、易裂,易便秘,性格内向、胆怯,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淡白,脉细无力,女性月经减少或延迟。

实验检查参考:红血球和血红蛋白减少,血粘度降低,新陈代谢功能减退,免疫力降低,微循环血流量减少等。

根据临床经验,辨血虚体质还可参考以下各项:

(1)血虚体质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亦多见;(2)出现容貌过早衰老征象;(3)视力减退速度加快;(4)形体消瘦或面部、四肢虚肿;(5)有营养吸收功障碍的表现,如消化迟缓,大便稀薄或长期泄泻;或有慢性出血的疾病,如痔疮出血、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等。

 

血虚体质的发病趋势

血虚体质的发病趋势与气虚体质、阳虚体质基本一致。根据“气血互损”、“血虚生寒”的变化规律,血虚体质常同时出现气虚体质或阳虚体质的特征,可形成“气血两虚体质”或“血虚兼阳虚”体质;

血液循环不畅,中医称为“血瘀”。若血液循环不畅,会造成身体某些部位供血不足,会产生局部血虚症状。血瘀日久便可形成“血瘀兼血虚”体质。例如动脉硬化,血管狭窄,或血液粘度增高,大脑血液流量减少,易出现脑功能减退、缺血性中风、缺血性痴呆等;血虚体质的心脏储备功能较差.血管紧张性低下 提示潜在的功能不足;血虚体质的人建议日常多食用希泊妮血红素来补血养气。

研究证实,血虚体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抗氧化能力减退,容易导致早衰。

血虚体质的调养治疗:

如何较快地改善血虚体质,通过几千年的医疗实践,我国古代医学家已摸索出—种有效方法:即使用补气药促进造血功能。

中医认为“气”与“血”具有相互资生的关系,补气药能加强补血药的功效。古代著名的补血处方---“当归补血汤”,是由五份黄芪(补气)配一份当归(补血)组成。此方补气养血效果堪比外国的补血良品希泊妮血红素,是医学界和营养学界公认的吸收率最高的补血益气产品。

①地黄有养阴补血功效,有人称它为“生命的源泉”;

②何首乌既能补血,又能通便,对血虚体质兼有便秘者一举二得;

③阿胶是改善血虚体质的良药,用黄酒炖化,每天吃一调羹。

④常用的中成药有四物汤口服液、归脾丸等。

⑤气血两虚体质适宜气血双补,可选用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等。

血瘀兼血虚体质应活血补血同用,如用黄芪、桂枝加四物汤,桃仁、红花、丹参、银杏叶加四物汤等。

冬令进补可选用“十全大补膏”作为基本方,再根据各人的体质差异进行加减与补充。古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温阳补血,对血虚体质兼阳虚怕冷者更为合适。

二、血热血虚的体质怎么调养

1、气虚: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脱肛,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为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 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气虚忌食物品: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中指、紫苏叶、薄荷、荷叶; 忌食或少食: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茶叶及烟酒。 相应膳食:怀山百合莲子汤;参药煨乳鸽;五香牛肉;花生米大枣烧猪蹄; 2、血虚: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 补血虚食品: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可经常交替选用: 血虚忌食物品:荸荠、大蒜; 相应膳食:当归熟地乌骨鸡;怀山牛腩煲;怀菊带鱼;玫瑰怀菊露; 忌食或少食:海藻、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

三、中医体质辨别具体怎么算

1、阴虚体质: 为体形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若患病,则上述症状更加明显,或伴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肺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肾阴虚);或肋痛,视物昏花(肝阴虚)。 2、阳虚体质: 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3、气虚体质: 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4、阳盛体质:形体壮实,面赤时烦,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熏臭为其特点。若病则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 5、血虚体质: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6、血淤体质: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睚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可有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 7、痰湿体质: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若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或妇女白带过多。 8、气郁体质: 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若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颈项瘿瘤;或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气;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昏仆吐衄。 祖国医学认为,根据临床上的症候表现、脉象、舌苔,主要有以下八种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阳盛本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其具体养生方法如下: -1.阴虚体质养生法 -2.阳虚体质养生法 -3.气虚体质养生法 -4.血虚体质养生法 -5.阳盛体质养生法 -6.血瘀体质养生法 -7.痰湿体质养生法 -8.气郁体质养生法 1.阴虚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

下一篇:人的体质分为哪几种? 上一篇:气血差该怎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