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要注意什么?6岁宝宝应该在夏季饮食注意什么?
夏季养生要注意什么?6岁宝宝应该在夏季饮食注意什么?
夏季养生注意:
一、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二、口渴后不宜狂饮。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三、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四、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五、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六、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七、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八、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九、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要预防中暑的发生,除了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还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①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室内起码要有电扇通风、降温;②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③降低劳动强度,备好防暑降温饮料,尽量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④保证充足睡眠,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⑤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6岁宝宝应该在夏季饮食注意
儿童在夏季往往会食欲不振或厌食。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人体通过出汗的方式散热,血液流向体表,胃肠道的血流量相对减少,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也随之减少,食欲 自然会降低。同时由于儿童出汗多,又大量饮水,冲淡了已经不多的胃液,这样又使儿童的食欲再降低。但是在夏季,儿童的活动量增大,消耗加大,对营养素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因此必须针对夏天的特点安排好儿童的饮食与营养。
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夏季儿童应多吃蔬果,补充在汗液中丢失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清淡饮食还有助于健脾清热,开胃增食。
注意营养搭配。儿童在夏季食欲下降,因此更应注意营养的补充。每日应供应新鲜的蔬菜水果(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和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肉、蛋、奶等。采用蒸、炖等易于消化的烹调方式,应少用甚至不用煎炸形式,还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在制定儿童食谱时还要注意粗粮细粮的搭配和干稀搭配。
食用含苦味、酸味的食物。夏季炎热、湿重,吃苦味食物如苦瓜等可清暑热、健脾胃,增进食欲。味酸食品有收敛作用,夏季多汗液,食酸性物质能收敛汗液,止泄泻。
水分的补充。夏季儿童出汗多,要及时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大量喝水,因为一次大量喝水可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宜少量多次饮用。儿童补水宜饮用白开水,切忌饮饮料。
盐分的补充。夏季儿童大量出汗,机体的盐分也随之排出。如果体内缺盐可影响代谢,使儿童乏力、怠倦、厌食。所以夏季要适量补充盐分。
忌食物肥腻。儿童在夏季应不食或少食肥腻食物。因为甘、脆、肥、浓食物会伤害肠胃,影响消化吸收。
忌食生冷食物。儿童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夏季易受到暑热湿邪侵入,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如食生冷食物就会雪上加霜,使消化功能紊乱,导致泄泻、腹痛、咽痛、咳嗽,甚至会诱发扁桃体炎。6个月以下婴儿应绝对禁食生冷食物,幼儿应少吃生冷食物。
下面介绍几款夏季的清凉饮料:
盐茶:绿茶10克、盐2克,开水冲泡后饮用,可生津止渴,清热除烦。
绿豆汤:绿豆200克,加水煮汤饮用,可清毒解渴,利水消肿。
花茶:金银花、白菊花各10克,沸水冲泡,可清热解毒。
麦冬山楂茶:麦冬、山楂各10克,沸水冲泡,可健脾生津。
玉米须茶:玉米须20克,沸水冲泡,可通便利尿。
夏季该如何保健
你好
根据中医理论,夏季属火,而夏季的一个特殊阶段称之为“长夏”,又单属土。夏季养生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折伤,如大汗则亡阳。
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 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2.立夏之后,北半球阳光照射充足,日照时间延长,加之气温升高,人的睡眠会减少。有睡眠障碍的人则更易加重,辗转难眠,或夜卧不安。中医讲夏季宜“早卧早起”,顺应节气。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夏季早起进行适度的晨练,是最佳的安排。
3.当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度大,给人以闷热难耐的感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长夏。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脾胃虚弱的人,应及时调理好饮食,营养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动辄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反之,极易损伤脾胃,导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如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又常言:“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湿,甚至令人发虚热、头昏”;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泻的人,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葚、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体阳气浮跃于体表,随出汗而外泄,使卫气不足,抵抗力减低,若此时感受外风,同样可引起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种类型:风寒感冒,发热不甚而明显恶寒,同时鼻流清涕,喷嚏连连,此时应立即服感冒清热冲剂2袋,一定热服,或喝葱白姜片红糖水,每2-3小时再饮一次,大多症状会明显缓解。若体温迅速升高,伴恶寒、咽喉不适等,多为风热感冒,早期可以服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维C银翘片等。若发热伴恶心或呕吐、腹部不适、腹泻等,多为暑湿感冒,类似西医胃肠型感冒,此时应及时服用藿香正气胶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剂量,每日3-4次,同时控制饮食,煮些荷叶绿豆粥食用。
6.潮湿闷热的气候,使人皮肤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肤病多发的时节。注意皮肤护理,同时适当采用一些天然的草药洗浴,则会令人度过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叶浴,将桑叶100克左右放入锅内煮10-15分钟,再倒入浴盆内即可,能消除皮肤痤疮、疖肿、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预防湿疹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