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辩证小儿按摩治疗孩子疾病?
一、如何辩证小儿按摩治疗孩子疾病?
辩证施法按摩治疗小儿疾病,必须严格按照中医辩证施治原则,来运用手法和选取穴位。不能认为小儿按摩只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和古人的操作成方就满足了。禁忌症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疮疖等,局部不宜按摩;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组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各种恶性肿瘤、骨折、脱位等。
祖传医技的神奇在于其独特的疗效!
康尧养身草堂传承了涂蔚生《推拿抉微》推拿技术的精髓,并通过几代传人的临床实践,加以与现代医学技术的结合,使其发扬光大。其独特神奇的疗效在经历了近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二、中医如何从指纹辨识小儿疾病?
“‘指纹’其实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一条青筋。看‘指纹’是传统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用于3岁以下的孩子。”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郝宏文对《生命时报》记者解释说,想要通过“指纹”辨别疾病,先要了解“虎口三关”。正常孩子的‘指纹’,颜色应该是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生病以后,‘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浮在表浅病轻,反之病重。如果“指纹”清晰,孩子的病情就比较轻;若“指纹”已沉到肌肤之内,说明病情较重。比如孩子刚感冒,“指纹”是清晰可见的,如果已发展到气管炎、肺炎,“指纹”就可能看不太清楚了。
纹色辨寒热。如果孩子外感风寒,“指纹”鲜红而表浅;若“指纹”淡红而沉于内,则为脾胃虚寒。“指纹”呈现紫色,病属热。若“指纹”紫暗而沉于肌肤之内,则显示邪热郁滞于体内。“指纹”紫黑为热邪深伏,郁闭血络,病情危重。
轻推“指纹”看虚实。“指纹”色淡,用手推后消失,过一会儿才出现的孩子,多是肺虚、脾虚,孩子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稀或便秘。推一下“指纹”,没有明显变化,多为实证,或病邪停留在体内。
“指纹”长短反映病情轻重。病情较轻,“指纹”较短,一般仅见于风关。若“指纹”到了气关,说明病情较重。如果命关也见到了“指纹”,甚至“指纹”穿过命关,向指尖延伸,中医称之为“透关射甲”,预示疾病已到了十分危险的阶段。
三、小孩疾病和调理
汗是由皮肤汗腺分泌的,汗腺是人体皮肤调节体温的重要结构之一。小儿时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平时活动量大,尤其是婴幼儿皮肤含水量较大,皮肤表层微血管分布较多,所以由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多。再说小儿对冷热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即使晚上也爱出汗,这是正常现象。
汗是从汗孔排出的人体内的水液。当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紧张,以及活动、饮食时出汗增多,一般属于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反之,如果出汗过多,而且不为上述原因所激发,则称为汗症,在多种病变中都可以出现。
小孩子体质处于发育阶段,肌肉、皮肤都还很薄弱,比成人容易出汗。如果小儿只是单纯少量出汗,生长发育良好,精神活泼,而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的现象。反之孩子根本不出汗,就应该考虑汗液排泄有问题了。如果出汗量过多,而兼有其他症状,应该考虑是否有病。孩子出汗,可以表现为手足汗、心胸汗、半身汗、自汗、盗汗等。
盗汗亦称“寝汗”,睡时出汗,醒后即止。一般孩子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但是我们所见到的是孩子入睡不久,头、胸、背等处出许多汗,常浸湿枕巾、睡衣等。这是因为孩子刚入睡体温上升,此时爱出汗的孩子盗汗就很明显,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比较爱出汗的孩子大多在三四月份或11月份出现盗汗。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盗汗只是在夜里12点前(就是前半夜)出汗,到后半夜汗会自动地没有了。中医认为孩子阳气旺盛,前半夜阴气尚未到最盛之时,在前半夜就会出汗,到了后半夜阴气渐盛而抑制了孩子体内的阳气外越,所以到了后半夜,孩子的汗自然就收回去了。一般来说,家长不要害怕,如果不放心就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
就医之外还要注意饮食调理
孩子因为疾病而兼见出汗的症状时,除了请医生检查、治疗外,在家还可以选择合适的饮食调理的方法。
在家里时,家长如果还分不清孩子出汗应该属于哪方面的症候,就可以按照自汗多为阳虚,盗汗多为阴虚。所以在饮食调理上就可以按自汗调补阳气,吃健脾益气的食品;盗汗就可以用滋补阴虚,养阴生津的食品。
自汗时,要注意是否有平时精神萎靡,容易疲劳,面色淡白,活动时爱出汗,易患感冒,语声低等。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注意忌口,平时不要吃生冷冰镇的食品,坚硬不宜消化的食物。而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等,这些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可以煮粥食用。
盗汗时,要注意孩子在睡觉时出汗,醒时汗止,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无泽,两颧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黄,烦躁不宁等,属于阴虚表现。要忌口不吃煎、炸、烤、熏、油腻不化的食物,如油饼、炸羊肉串、烤鸭,膨化食品等;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干姜、胡椒、羊肉、狗肉及肥肉等也在忌口范围。
应该给孩子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制品;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水果、蔬菜应多吃,特别是苹果、甘蔗、香蕉、葡萄、山楂、西瓜等含维生素多的果类。
护理多汗的孩子,应注意勤换衣被,并随时用软布擦身,或外用扑粉,以保持皮肤干燥。身上有汗时,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受凉感冒,发生病变。多汗易造成阴津亏损,阳气受伤,因此要多给患儿饮水,喂以多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代谢之需。饮食要忌辛辣、攻伐之品,以防止正气受伤,汗出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