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高血压赢注意饮食?

更新:2025-02-05 01:08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0

一、高血压赢注意饮食?

◆血压有昼夜波动规律,其实血压还有季节性变化规律。夏天一般是血压较低的季节,而秋冬季血压则普遍较高。

研究认为,秋季是高血压病发作的第一个高峰期。因为进入秋天,天气逐渐变得凉快起来,加上秋季又是丰收的季节,往往使人胃口大开,而秋季节日多,中秋、国庆佳节连连,人们免不了要聚餐庆贺。稍不注意就会进食过量,造成血压波动。

因此,医学专家提醒高血压者在夏秋交替之际,饮食应注意把降压与养生结合起来,既保持血压的平稳,又起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

◆切忌盲目进补。高血压者要结合自身特点以清补为主,选择一些既有丰富营养,又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莲子、银耳、芹菜、燕麦、百合等,有助于增强人的体质。

肉类则适当多吃鱼虾等水产品以及鸡鸭等禽类(白肉),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

◆适当多吃一些润燥、降压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茄子、土豆、藕、洋葱、绿叶蔬菜、海带、香菇、木耳及猕猴桃、柚子、山楂、苹果、香蕉、梨、柑橘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可以对抗钠离子对血压升高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补中益气,生津润燥的作用。

◆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高血压者通常较肥胖,必须吃低热能食物,总热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克,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食用油要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

◆避免过食油腻。饮食中可以适当多选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鱼虾类、禽类和大豆类制品,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利于养生降压兼顾。

◆控制食盐量。高血压者每天包括食盐、味精等均应控制在5克以内。

二、高血压如何注意饮食?

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高血压者通常较肥胖,必须吃低热能食物,总热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克,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食用油要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

避免过食油腻。饮食中可以适当多选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鱼虾类、禽类和大豆类制品,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利于养生降压兼顾。

控制食盐量。高血压者每天包括食盐、味精等均应控制在5克以内。

血压有昼夜波动规律,其实血压还有季节性变化规律。夏天一般是血压较低的季节,而秋冬季血压则普遍较高。

研究认为,秋季是高血压病发作的第一个高峰期。因为进入秋天,天气逐渐变得凉快起来,加上秋季又是丰收的季节,往往使人胃口大开,而秋季节日多,中秋、国庆佳节连连,人们免不了要聚餐庆贺。稍不注意就会进食过量,造成血压波动。

因此,医学专家提醒高血压者在夏秋交替之际,饮食应注意把降压与养生结合起来,既保持血压的平稳,又起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

切忌盲目进补。高血压者要结合自身特点以清补为主,选择一些既有丰富营养,又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莲子、银耳、芹菜、燕麦、百合等,有助于增强人的体质。

肉类则适当多吃鱼虾等水产品以及鸡鸭等禽类(白肉),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

三、高血压的病人如何饮食?

高血压病人在饮食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以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是由多种发病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膳食营养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饮食中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较高,食钠过多,食钾、钙过少(即蛋白质质量较差),饮酒过多等,这些都是引发高血压的膳食因素,所以,高血压病人合理选择饮食十分重要。 高血压病人平时以清淡素食为主,宜食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如鱼类、瘦肉、兔肉、牛肉、豆类及豆制品等,因这类食品含胆固醇较低,而豆类及豆制品中还含有谷固醇,谷固醇有抑制小肠吸收胆固醇的作用。 维生素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故患者宜多食含维生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豆芽、芹菜、荠菜、萝卜、胡萝卜等。 高血压病人还应适当选食一些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海带、海蜇、海参、淡菜、葵花子、芝麻等。平时烧菜宜选用植物油,最好是选择花生油、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 本病应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肥肉、各种动物油、骨髓、黄油、肝、心、脑、肾、蛋黄、鱼籽、鱼肝油、螃蟹等,对辛辣性食物也应少吃或不吃。 高血压病人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食盐的摄入量要控制在3~5克。烧菜宜偏淡,对酱菜、榨菜、盐茶、皮蛋等含钠盐高的食物也应少吃或禁食,香蕉、西瓜、苹果、山楂等含钾较多的食品可适当多吃。 患者饮食要定时定量,不宜暴饮暴食,禁饮烈性酒、忌食公鸡、狗肉等,体重超重须要节食,并增加体力活动,使之达到标准体重。

四、秋季高血压患者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秋天是高血压病人最需要注意的季节!!我查了一下资料,在一个叫“尚食康”的网站上看到了这样介绍:

1.关注大便。

注意通便,多喝水,吃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发生。

2.注意体位变化。

轻蹲慢起,避免由于体位性低血压导致的晕厥和摔跌。

3.锻炼要适度。

正常人在锻炼的时候心律提高以不超过30%为度,他们的心律和血压一般1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但有老年高血压的患者最好心律不要超过10%~15%,尤其是跑步、爬楼梯等相对剧烈的活动。比如一个患者,每次来看病的时候都自己爬楼梯上来,一测血压,180/110mmhg,这个病人往往需要30分钟后再测血压才是真实的。他们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所以造成危险的可能性也就大了很多。

对于5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降压效果会更为明显——每周运动超过五天,每天至少30分钟,可降低收缩压3到7个毫米汞柱。

4.限盐,每天3~5克,对预防高血压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亚洲人群对盐敏感的高血压占到了50%~70%,因此更要严格限盐。

5.保暖。

冷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所以秋冬季保暖对高血压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强调头部和四肢保暖,外出的时候一定要戴帽子。

特别强调

1.40岁到50岁的高血压患者是治疗依从性最差的人群,但他们却是治疗最有意义的人群,对于这个阶段的人要更多地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参观医院病房、到病区做义工等形式,叫他们亲眼看到高血压的危害,提高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加强他们接受治疗的动力。

2.加强人群的自我监测。尽管有人觉得自己测量不很准确,但是,如果能每天监测,血压的变化是能够看到的,这样能提高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也能在血压有波动的时候及时发现,避免危险。

呵呵!!尚食康这个网站还有很多有关健康养生方面的介绍!!你可以自己去看看! 

下一篇:如何辩证小儿按摩治疗孩子疾病? 上一篇:高血压的按摩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