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一、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岁的儿童,新生儿也可做推拿。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场所;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儿童接受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小儿推拿时,医生、小儿推拿师或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推拿网提醒您: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小儿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爽身粉、食用淀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
“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
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20--3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小儿推拿网提醒您:做小儿推拿,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推拿。做保健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9、在施行小儿推拿手法时,医生、小儿推拿师或家长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做小儿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问题,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医生、小儿推拿师或家长做推拿时,要集中精力、专注来做,即“要全幅慈心善念、无半点浮词燥气”。
13、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网提醒您: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或小儿推拿师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不要疏忽大意。
二、宝宝怎样运用小儿推拿手法健脾胃,增加食欲
之本,气血生之源。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均需脾胃化生。而婴幼儿脏腑妖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易为饮食及外邪所伤。
另一方面,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为纯阳之体,所需营养物质较多,所以小儿脾胃运化水谷,吸收精微物的负荷相对较大,脾胃的正常运转是小儿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
症见:大便硬、大便烂,或常拉不消化的东西,腹胀,不想吃东西,过于消瘦或肥胖,面色暗黄,常生病,睡觉时开嘴巴或两眼闭不合有一条缝。
应用推拿调理脾胃,可以增强儿童的食欲,达到调理气血,促进消化吸收功能,从而提高小儿身体素质增中抵抗力。
工具/原料益多贝小儿推拿手法,BB霜和天然茶油。
三、儿童脾胃不好推拿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脏腑形态发育未全,故运化功能也未健全,易为饮食所伤而出现积滞、呕吐、泄泻、厌食等症,所以祖国医学有小儿脾常不足之说。但小儿生长发育得快,需要的水谷精微却较成人更迫切,因此主意调理脾胃,使其正常运转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古人对此早有认识并主张扶正气以御邪首应调理脾胃,才能使小儿运化健旺、元气充足、抗病力强、不易为外邪所犯。
应用推拿保健法健脾和胃增强食欲,调理气血,已在临床证实有很好的疗效,不但能理气活血,并能提高人体体质,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推拿健脾和胃的方法很多:
处方一:摩腹
处方二:捏脊3~5遍
处方三:补脾经500次、揉足三里300次、摩腹300次、捏脊3~5遍。
介质:以炒盐或滑石粉
以上方法可独取一法,也可数法结合,配合应用,应视小儿体质灵活选用
注意事项:一般在清晨或饭前进行,每法以六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三天。(急性传染病期间可暂停,待病愈后在进行)
四、按摩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按摩疗法,大致有如下两种:
一种是主动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自己的一种保健方法。另一种是被动按摩,是由医生掌握用于患者的医疗法,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按摩疗法。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应该知道,上述八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1)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
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
(2)摩法: 摩,就是抚摩的意思。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
(3)推法: 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象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我们看的姿式,是用拇指与食指夹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单手推摩法。
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不过手指面积太小,操作时,我们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个手指进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中医流传下来的推拿小儿方法,实际上就是用的推摩法。
推摩的手法是多样的。把两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两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动,叫作双手集中推摩法,这种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种手法了
(4)拿法: 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
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图7)。如果患者因情绪紧张、恼怒,突然发生气闷,胸中堵塞,出现类似昏厥的情况,可在锁骨上方肩背相连的地方,用单手拿法,把肌肉抓起来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钟拿两下的速度,连拿二十次,稍为休息,再连拿二十次,则胸中通畅,气息自渐调和了。
(5)揉法: 医生用手贴着患者皮肤,作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单手揉和双手揉。象太阳穴等面积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对于背部面积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不有单手加压揉法,比如揉小腿处,左手按在患者腿肚处,右手则加压在左手背上,进行单手加压揉法。
肌肉丰厚的小腿肚上,则可使用下面的双手揉法。揉法具有消瘀去积,调和血行的作用,对于局部痛点,使用揉法十分合适。
(6)捏法: 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做捏法。
捏法和拿法,有某些类似之处,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捏法则着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轻些。捏法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本手法,它常常与揉法配合进行。
捏法,实际包括了指尖的挤压作用,由于捏法轻微挤压肌肉的结果,能使皮肤、肌腱活动能力加强,能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浅浅捏来,可去风寒,可化瘀血,深深捏来,可以治疗肌腱和关节囊内部及周围因风寒湿而引起的肌肉和关节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