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肚包鸡有什么作用
猪肚包鸡有什么作用
猪肚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适用于气血虚损、身体瘦弱者食用。
主要针对中气不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虚寒、胃痛、酒毒伤胃等,具有行气、健脾、暖胃、养胃、散寒、止胃痛和排毒的功效。
扩展资料
菜品特色:猪肚包鸡又名猪肚包鸡火锅、凤凰投胎。是广东省传统的客家菜。流行于广东的惠州、河源、梅州等粤东一带。广东客家地区酒席必备的餐前用汤,汤里浓中带清,有浓郁的药材味和胡椒香气。
猪肚包鸡典故:相传在清朝,宜妃刚生完太子,因为宜妃有胃病,产后身体虚弱,乾隆吩咐御膳房炖补品给宜妃吃,可是她吃什么都没有胃口,凤体日渐消瘦。宫里的太医想尽办法做种种名贵补品给宜妃吃,还是无济于事。
乾隆召集太医和御膳房,把旨意传下去,无论用何办法,都要医治宜妃的病。御膳房想到“药补不如食补”的方法,于是把民间传统坐月子吃鸡汤的做法加以改良,把鸡放进猪肚里加上名贵药材炖汤,宜妃吃后果然胃口大开,
经过一段时间饮食调理,宜妃的胃病已痊愈而且肤色也红润有光泽,美艳动人。这道菜不仅去病强体,也有养生保健之功效,从此乾隆把这道菜叫做“凤凰投胎”,就是现在的猪肚鸡火锅,便从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猪肚包鸡
怎样吃猪肚才有营养
薏苡仁猪肚汤
美容功效:润滑、细嫩皮肤,修复疤痕性皮肤,除水肿
材料:薏苡仁、猪肚
做法:把薏苡仁、猪肚放在一起,煲一到两个小时即可。
白胡椒煲猪肚汤
原料:白胡椒,性味辛、温。入胃、大肠经。含胡椒碱、胡椒脂碱和挥发油等。功能温中散寒,醒脾开胃。《本草纲目》认为它“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唐本草》说它“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海药本草》指出它可“去胃口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心腹卒痛,冷气上冲”。
猪肚即猪胃,性味甘、微温,入胃经。功能健脾胃,补虚损,通血脉,利水,除疳。《别录》说它“补中益气,止渴、利”。《本草图经》记载它能治“骨蒸热劳,血脉不行,补羸助气”。《日华子本草》还说用猪肚酿黄糯米蒸捣为丸,可治劳气以及小儿疳积黄瘦病。
做法:购买猪肚一只,反复用水冲洗净。把约15克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然后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即可。另外,汤煲好后的猪肚酥烂滑软,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和鲜酱油,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冷盘。
功用:可以用于治疗胃寒,心腹冷痛,因受寒而消化不良,吐清口水,虚寒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其实,这道汤煲成以后呈现牛奶般的乳白色,不仅浓厚暖心具有不一般的饮食药疗效果,而且还非常美味,可以作为冬天的一道家常菜。
红烧猪肚
原料:
主料:猪肚150克、冬茹10克、红椒1只、姜10克、葱10克。
调味料:花生油30克、盐10克、味精8克、白糖3克、胡椒粉少许、老抽王10克、湿生粉20克、麻油5克、鸡汤50克。
做法:
1、猪肚洗干净,煮熟切片,冬茹、红椒、生姜都切片,香葱切段。
2、烧锅下油,放入姜片、冬茹、猪肚炒香,再加入鸡汤,调入盐、味精、白糖、老抽王烧透。
3、然后撒入胡椒粉。
?生的猪肠、猪肚一般都有一股腥臭味,在加工前应注意将其洗净,具体方法是:洗猪肠时,先用清水冲洗,再用醋、酒、葱、姜混合物搓洗,然后放入清水锅中煮沸,取出后用清水洗净即可。洗猪肚时,先将外面的粘液刮净,再用刀将肚子剖开,割去肚内的网油和脏物,洗干净,之后用温水氽一下,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冷水猪肚
这是一款粤式普通冷碟,其成品的嫩、爽、鲜颇受大众喜爱,但要真正做得味道好,还要记住以下几点:
材料:白净厚的鲜猪肚1个、葱15克、姜20克、陈皮15克、砂姜5克、葱白末5 克、生姜末10克、炸蒜仔油15克、白葱油50克、味精3克、鸡精粉2克、胡椒粉1克、砂姜粉2克、香油12克、蚝油80克、绍酒80克、食粉(小苏打)50克。
一、制猪肚
1、猪肚的油脂应割除干净,然后用精盐、淀粉抓洗干净,加入食粉拌抹均匀,并腌渍两小时,放入沸水锅中,略烫,用刀刮去白膜。再投入冷水锅中,加入绍酒,焯熟,捞出,并用清水将内外洗干净,并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
2、锅中加清水,放入葱段、姜片、陈皮、砂姜、绍酒,并下猪肚,中火煮1小时左右,至用手能捏得动时,捞出,放入盛有大量冷开水的容器中,浸泡2-3小时,至吸水胀大,即可改刀装盘浇上佐料或蘸佐料食用。
二、调制佐料
将葱末、生姜末放入碗内,炸蒜仔油放锅中,烧至五成熟时,倒入盛有葱、生姜末的盆内,加入胡椒粉、砂姜粉、白酱油、味精、鸡精粉、香油、蚝油调匀即成。
特点:猪肚色泽洁白,丰厚饱满,细嫩爽口,味美鲜香。
三、注意事项
制作此菜的猪肚应选用白净、肥厚的;一定要用食粉或者小苏打腌渍,成品才能胀大,细嫩爽口;要将猪肚的油脂杂物去净;煮浸泡的时间要掌握好,冷开水浸泡的时间一定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