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毛对人体有何作用?
一、鼻毛对人体有何作用?
鼻毛是一种特殊的毛发。
千万不要用脱毛膏,你可以尝试一下用指甲剪修剪一下,让它不要再露出来就可以了
鼻毛对吸入空气起着滤过清洁的作用,若拔除鼻毛,无疑是将鼻子的防卫自动解除,其结果是细菌、有害尘埃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引起下呼吸道的感染。此外,拔除鼻毛后,毛囊受损,细菌乘机侵入,可引起鼻疖发生。
很多人抠鼻孔或拔鼻毛,是由于鼻内有干燥、烧灼或瘙痒感所致。虽然从道理上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但在不知不觉中,又忍不住会有这种行为,因此,对于各种鼻病造成的鼻内不适感应及时处理。如减少鼻腔分泌物的刺激,以预防鼻前庭炎;积极治疗慢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等原发病;鼻内干燥或发痒时,应滴用消炎、止痒且具有清凉感的药液,并适量服用维生索A、B、C等。
鼻毛的功能
鼻腔是呼吸道的大门,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生长鼻腔粘膜上的鼻毛,位于前沿阵地,像呼吸道大门的哨兵,担负着阻拦灰尘、细菌随呼吸进入体内的使命。对于进入鼻腔的任何微小的灰尘都能粘住,使之不能侵入。被鼻毛阻挡的灰尘、细菌再由鼻腔粘膜分泌出来的粘液粘住,形成鼻涕而排出体外。鼻腔粘膜还可分泌免疫球蛋白A,以围歼入侵的病菌。
较大的异物,如小虫、草屑等进入鼻腔,鼻毛不但拦阻,还向神经系统传递信息,引起打喷嚏,把它们清除出来。
知道了鼻毛及鼻粘膜的生理作用,就不难理解拔鼻毛害处大的道理。拔掉鼻毛等于撤掉把守呼吸道大门的哨兵,灰尘、细菌可畅通无阻地进入人体,引起人体生病。在拔鼻毛的同时,也使生长鼻毛的粘膜受到损伤。这样不仅影响了鼻粘膜分泌粘液和免疫球蛋白A的功能,而且有利于细菌趁机进入损伤的鼻粘膜,引起鼻粘膜炎症。拔鼻毛的结果是削弱了鼻腔防御疾病的能力。
鼻毛还是一种触觉的辅助感受器。
所以,拔鼻毛、剪鼻毛、挖鼻孔是有害的。
一些研究指出,鼻毛长的人性功能强。
二、植物需要的营养成分
1、植物首先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才能产生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所以需要光合作用的原料:CO2,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的成分并不是特别多,因此需要在施肥时补充,具体就是施一些腐殖质之类,使其因细菌分解呼吸作用产生CO2.
2、其次是氮肥和磷肥,为植物体提供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等的合成原料。
3、此外少许的无机盐(钠、钾、镁、铁等)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水(H20)
三、人每天都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哪些?这些营养都存在哪些食物中?
1.人体每天需要七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
2.七类营养素存在于以下五大类食物。
中国卫生部2008年1月15日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指南》推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将五大类食物合理搭配,构成符合中国居民营养需要的平衡膳食模式。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每人每天摄入量)
第5层(塔尖)油25-30克、盐6克;
第4层 奶类及奶制品300克、大豆类及坚果30-50克;
第3层 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
第2层 蔬菜类300—500克,水果类200—400克;
第1层(塔基)谷类薯类及杂豆250—400克,水1200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还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
四、人体每天必须的营养元素
人体需要的元素都要通过食物与饮水来供应,但是,无论是宏量无素或微量元素,决非韩信带兵那样“多多益善”。也就是说,必须严格地控制在某一水平,多了或少了都会有不良后果,甚至会引起疾病。
对每一种必需元素人体都有对应的酶来“管制”它,使元素按人体需要控制在一定浓度。如果人体某一元素少了,酶就对摄人某元素化合物进行加工,合成人体所需的某元素化会物;反之,如果摄入某元素过量,酶就会把它“驱逐出境”,以保证它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酶的这一工作保证元素的代谢和平衡。
由于酶在体内含量极微,所以人体调节元素代谢和平衡能力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人们应科学地摄人必需元素量,既不可太多,又不可太少,就是对宏量元素也是如此。例如人体摄入糖、脂肪等碳、氢、氧组成的化合物过量,也会得肥胖症、心血管病等;对微量元素同样如此,例如铁是微量元素,是红血球主要成分,缺少它,人体血红蛋白不易合成,导致贫血,但一旦多了,也会得多铁症,严重者会“铁中毒”死亡。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有人对有毒无素和微量元素作用混淆不清,误称有毒无素为微量元素这是错误!同时,不可把微量元素称为有毒或有害元素。下面举二例来说明:
硒是微量元素,人体非它不可,它在人体内有抗细胞老化、抗癌等重要功能,如果缺硒就会导致心肌病变、贫血等疾病。但是,人体含硒量不可过高,过高也会引起恶心腹泻和神经中毒。如每天硒摄人量超过0.0001克,人会中毒,直至死亡。又如砷也有类似情况。尽管硒和砷的化合物剧毒,人体需要量极少,但决不可称它们为有毒元素
另外一例是,镉是有害元素,常混入铜矿.锌矿等矿物中,在冶炼过程中、进入废渣,再被雨水冲刷进入河( 湖)水,被动植物吸收,造成镉污染,当隔进入人体,会跟人体蛋白质结合成有毒的镉硫蛋白,危害造骨功能,从而造成骨质疏松、骨萎缩变形、全身酸痛等。日本神通河两岸常见的骨痛病,镐是罪魁祸首。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称,人体缺乏排镉功能,每日摄入量应为零,即不可摄入镉,因此,不要因为在人体查到残留的微量镉而误称它为微量元素。一句话,镉不可称微量元素。
对微量元素,虽然人体需要很少,但不可忽视摄取,主要是要提倡科学的饮食结构,摄取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多,家庭常对他们过分宠爱,以致偏食,造成某些元素的缺乏,这是必须注意的。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美国儿童普遍缺铁,而中国儿童不同程度的缺锌。据上海有关部门统计,有75%儿童不同程度的缺锌,这是发人深省的数字啊!因此,我们要提倡“样祥吃,身体好”,同时还应多吃些粗粮、杂粮等。此外,要告诫孩子们不可偏食,更不可造成某些营养物过剩,保持营养平衡。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
1运载常量元素,把大量元素带到各组织中去。
2充当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中心,促进新陈代谢。酶在生物体内是许多化学反应必不可少的催化剂,而许多微量元素却是酶的组成部分或激活剂。例如锌与200多种酶的活性或结构有关。
3参与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如锌可以促进性激素的功能,铬可促进胰岛的作用等。 铁。铁在人体中含量约为4—5克。铁在人体中的功能主要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而促进造血。在血红蛋白中的含量约为72%。铁元素在菠菜、瘦肉、蛋黄、动物肝脏中含量较高。
铜。正常成人体内含铜100—200毫克。其主要功能是参与造血过程;增强抗病能力;参与色素的形成。铜在动物肝脏、肾、鱼、虾、蛤蜊中含量较高;果汁、红糖中也有一定含量。
锌。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抵抗力;促进性机能。锌在鱼类、肉类、动物肝肾中含量较高。
氟。是骨骼和牙齿的正常成分。可预防龋齿,防止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含氟量较多的食物有粮食(小麦、黑麦粉)、水果、茶叶、肉、青菜、西红柿、土豆、鲤鱼、牛肉等。
硒。成年人每天约需0.4毫克。硒具有抗氧化,保护红细胞的功用,并发现有预防癌症的作用。硒在小麦、玉米、大白菜、南瓜、大蒜和海产品中含量较丰富。
碘。通过甲状腺素发挥生理作用,如促进蛋白质合成;活化100多种酶;调节能量转换;加速生长发育;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碘海带、紫菜、海鱼、海盐等中含量丰富。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国外曾有报道: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均可减弱免疫机制(抵抗疾病力量),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菌感染,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亦较高。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