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
一、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
小儿肚胀引起的主要原因有三个:1、感受寒邪 2、乳食积滞 3、脾胃虚寒
治疗:1、感受寒邪:艾条温和灸神阙穴10---20分钟,顺时针、逆时针各揉或摩腹部5分钟,捏脊10次。
2、乳食积滞:逆时针揉或摩腹部5—10分钟,捏脊10次。
3、脾胃虚寒:艾条温和灸神阙穴10---20分钟,顺时针揉或摩腹部5----10分钟,捏脊10次。
二、宝宝老是肚子胀气吃什么好
你好,宝宝的这种症状,只要是有大便的话,就是可以排除梗阻性的疾病。这个是没有必要担心。
1、可以口服健胃化积口服液等来进行治疗。中医的捏脊也是有很好的效果。
2、需要腹部保暖,同时按摩孩子的腹部刺激肠蠕动,另外加上妈咪爱、健脾散、外用丁桂儿脐贴来贴服孩子的肚脐,这样就可以让孩子腹胀的情况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的。
3、婴儿比大人更容易胀气,胀气的原因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宝宝进食或吸吮太急促而使腹中吸入了空气,尤其是当宝宝饿得太久才喂牛奶的时候;
(2)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造成空气通过奶嘴的缝隙而进入宝宝体内;
(3)宝宝过度哭闹;
(4)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肠内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
可以尝试着用消气方法,其实,婴儿也有一些消散气体的方式,例如: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并多给宝宝喂水喝。
以上是对“宝宝老是肚子胀气吃什么好”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的宝宝健康!
三、小儿肚子胀怎么办?
如果排除其他身体上的病变,只是单纯的吃过之后腹胀,可能是消化不良,可以试试用推拿手法,看小孩子肚子拒按还是可以按,根据中医推拿的补泻原则,旋推为补,直推为泻,左揉为补,右揉为泻,顺摩为补,逆摩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如果还在还很小,可以用手指做推拿,大了就不适用了哦。往指尖推为补,往指根部推为泻。从大拇指开始到小拇指依次为:脾、肝、心、肺、肾的穴位,必须说明,这个穴位只有小孩子有。还有如果是有器质性病变,建议去医院再做进一步检查。
四、小儿1岁多,腹胀,不吃饭,便溏,怎么办
1岁多宝宝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可以尝试服用婴儿健脾散治疗,婴儿健脾散是中药经典儿科验方婴儿素,有健脾、消食、止泻的作用,对宝宝消化不良、乳食不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等症都能治疗。1岁半宝宝可按1天2次,每次1袋服用,一般1-2周可改善宝宝腹胀、食欲不振和大便稀症状。
五、小孩肚子痛胀气怎么办
肚子胀的原因有很多,如:1.吃东西的速度太快、或是边吃饭边说话以致于吃进太多的空气。2.某些食物本身就易引起胀,如豆类、麦麸、苹果、桃子、洋葱、甘蓝菜、谷类、以及地瓜、马铃薯等的薯类食物等。还有一些胃肠道疾病也可以引起。
吃点帮助消化的,比如山查,也可以吃点顺气的白萝卜.1.少食高纤维食物。如土豆、面食、豆类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葱等蔬菜 ,它们都很容易在肠胃内部制造气体 ,从而导致腹胀的出现。
2.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子、硬煎饼等硬性食物都不容易消化 ,因此在肠胃里滞留的时间会比较长 ,产生较多气体而引发腹胀。
3.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进食太快或边走边吃等不良习惯 ,会很容易吞进不少空气 ;此外 ,常用吸管喝饮料也会使大量空气潜入胃部 ,引起腹胀。
4.克服不良情绪。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也可能会使消化功能减弱 ,或刺激胃部造成过多的胃酸 ,其结果也会使胃内气体过多 ,造成腹胀加剧。
5.注意锻炼身体。每天应该坚持 1小时左右的适量运动 ,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 ,而且可以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的功能。
6.适度补充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并非只会导致腹胀 ,有时恰恰相反 ,在摄入高脂肪食物后 ,有时反而会有减轻腹胀的功效。原因在于 ,高脂肪食物难以被消化、吸收 ,因而在肠胃里逗留时间往往比较长 ,而一旦有纤维加入 ,受阻塞的消化系统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7.注意某些疾患。对某些疾病来说 ,腹胀或许就是先兆或是症状之一。它们包括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和膀胱瘤等。
腹胀是指腹部胀满的症状 ,多因胃肠道疾病、低血钾、肝胆与胰腺疾病、腹膜疾病和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中医认为腹胀多由酒伤、食伤、情志郁结、黄疸积聚等所致。有虚实之分。
虚证 :腹胀、大便溏泻、不思饮食、腹痛喜温喜按 ,按之腹较软。
1.砂仁、陈皮各 10克 ,广木香 6克。水煎取汁 ,分 2次服。
2.用冰片 0. 2克研末敷于脐上 ,盖上纱布 ,再用艾条灸 10~ 15分钟。
3.茯苓 15克 ,炒白术 10克 ,焦山楂 10克。水煎取汁 ,分 3次服。
4.党参 10克 ,扁豆 10克 ,茯苓 15克。水煎取汁 ,分 3次服。
六、小孩腹胀怎么治
胀气的原因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 宝宝进食、吸吮地太急促而使腹中吸入了空气,尤其是当宝宝饿得太久才喂牛奶的时候。 2 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造成空气通过奶嘴的缝隙而进入宝宝体内。 3 宝宝过度哭闹。 4 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肠内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 消气方法: 其实,婴儿也有一些消散气体的方式,例如: 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 有些宝宝很会排气,可以通过肛门将气体排出; 另外,依靠胃肠壁的吸收,也可以缓解腹胀的现象。 治疗与否 至于胀气算不算是病,需不需要治疗,原则上要以宝宝的临床症状为判断标准。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 如果宝宝生病了,例如:呼吸道感染、肠炎或便秘,也容易导致胃肠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变差,进而产生胀气,甚至影响食欲。若有这些症状出现,那么就应该让医生加以治疗。 如何预防胀气 1 尽量不要让宝宝哭泣。当宝宝哭的时候很容易胀气。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应该多给予安慰,或是拥抱他,通过调整他的情绪来避免胀气的加重程度。 2 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吸吮时就会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所以要按时给宝宝喂奶,并且在喂食后促使宝宝适当排气。 3 多给宝宝的腹部进行按摩,这样有助于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的情况。 4 喂奶时,应当注意让奶水充满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让宝宝吸入空气。 5 暂时停止食用容易在消化道内发酵并产生气体的食物,例如;甘薯、苹果、甜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