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有什么营养成份
一、豆腐有什么营养成份
豆腐营养极高,含铁、镁、钾、烟酸、铜、钙、锌、磷、叶酸、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
二、豆腐的成分有`?
豆腐的主要成分是大豆蛋白与油脂及碳水化合物。
豆腐,它是中国的特产,发明自汉代。元代时磨豆腐就很盛行了。好端端的黄豆为什么非要磨成豆腐?现在知道,黄豆如果炒、煮、爆后食用,人体对它所含营养的吸收率只有50%左右。因为黄豆里有一层薄而结实的细胞膜,包着它所含的营养物质,这就妨碍了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黄豆里还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素,由于它没有被破坏,就会抑制人体胰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胰蛋白酶发挥消化作用。这就是有些人过多地吃了炒、煮、爆的黄豆后感到肚胀或者消化不良的原因。把黄豆做成豆腐,它的细胞膜被破坏,里面的营养物质就能顺利地被人体吸收,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也被破坏了,因而人体的胰蛋白酶不会被抑制,就能很好地发挥消化作用。由此可见,把黄豆做成豆腐并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大大提高了黄豆的营养价值(并破坏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人是极有益处的。
豆腐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据报导,120克豆腐中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一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豆腐也可与营养丰富的羊肉媲美,每100克豆腐里所含的蛋白质比同量羊肉所含的蛋白质要多2.2克。可见古人把豆腐叫作小宰羊是有道理的。
众所周知,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由二十余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的,其中有些品种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例如苯丙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等,要从食物中摄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必需氨基酸。妙就妙在豆腐里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这些必需氨基酸,而且还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这对于有心血管疾病患的人来说真是求之不得的好食物。豆腐中还含有糖类、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人们把豆腐叫做植物肉是有道理的。
豆腐,自古以来就和医药联系在一起。据《延寿书》记载休息久痢,白豆腐醋煎食之即愈。杖疮青肿,豆腐切片贴之,频易。一法以烧酒煮贴之,色红即易,不红乃已。华佗就用豆腐切片外敷治疗杖疮青肿,疗效甚佳。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编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就有许多关于豆腐治疗疾病的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豆腐清热,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豆腐、豆腐皮、豆腐浆、豆腐渣、豆腐泔水等均可入药。据报导,用豆腐、杏仁、麻黄煎服可治疗支气管哮喘受凉发作;豆腐炖鲜鲤鱼可用豆腐皮间接地放在火上烤至焦黄,研成细末并以香油调和之后敷患处,用豆浆冲鸡蛋,加白糖服,可以宁嗽补血。在热豆浆里加松香末,捣匀外敷,可治脚气感染。豆腐渣炒焦研细加红糖可治便血。豆腐泔水对通便、祛痰和治疗多发性疖肿,都有一定的效果。还有人用豆腐和鲫鱼煮汤饮,用于麻疹出剂时清热;将豆浆熬干与生地黄共研细末,以米汤送服来治疗孕妇尿血。用鲜豆腐渣隔水蒸热,取出后立即加桐油拌匀,热敷患处,用以治疗体表慢性溃疡。
三、老豆腐有什么营养
[北豆腐]又称老豆腐,一般以盐卤(氯化镁)点制,其特点是硬度较大、韧性较强、含水量较低,口感很“粗”,味微甜略苦,但蛋白质含量最高。尽管北豆腐有点苦味,但其镁、钙的含量更高一些,能帮助降低血压和血管紧张度,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还有强健骨骼和牙齿的作用
四、鲜豆腐和冻豆腐哪个更营养
豆腐营养极高,含铁、镁、钾、烟酸、铜、钙、锌、磷、叶酸、维生素B1、蛋黄素和维生素B6。每100克结实的豆腐中,水分占69.8%,含蛋白质15.7克、脂肪8.6克、碳水化合物4.3克和纤维0.1克,能提供611.2千焦的热量。豆腐里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使之成为谷物很好的补充食品。
冻豆腐由新鲜豆腐冷冻而成,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也很鲜美。新鲜豆腐经过冷冻,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破坏较少。豆腐经过冷冻,能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能破坏人体的脂肪,经常吃冻豆腐,利于脂肪排泄,使体内积蓄的脂肪减少,可以减肥。
五、老豆腐跟嫩豆腐的区别是什么啊?
1、口感质地不同
这二者直观的来说,老豆腐质地更紧密,组织更扎实,颜色发黄,不容易碎,口感更扎实一些,而嫩豆腐则细腻滑嫩,颜色洁白,质地更接近豆花,容易碎,口感上有一种入口即化的柔嫩感。
2、制作方法不同
老豆腐就是北豆腐,又名“卤水豆腐”是用卤水(氯化镁)作为凝固剂的,卤水中的钙镁离子与大豆蛋白相结合发生凝固反应,使豆腐成形。老豆腐在点豆腐成型后,还要用豆腐压豆腐的方法进行压榨,压榨约30分钟,为使豆腐进一步排水,以达到规定的质量,使产品坚挺而有弹性。所以老豆腐硬度较高,质地较粗糙。
而嫩豆腐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南豆腐一种是内酯豆腐。
南豆腐用石膏做凝固剂,因此也叫“石膏豆腐”。石膏的化学成分是硫酸钙,溶解度低,凝固速度比卤水要慢。
内酯豆腐使用一种叫“葡萄糖酸内酯”的东西作为凝固剂,也有商家采用日本名称“绢豆腐”。葡萄糖酸内酯引发的凝固进行得比较慢,所以可以把豆浆进行超高温灭菌,加入葡萄糖酸内酯之后,再装盒密封。这样得到的豆腐,保质期就远比另外两种豆腐要长。
嫩豆腐嫩豆腐在成型后不需要进行压榨。所以嫩豆腐含有较高的水分,口感更细嫩。
3、营养各有不同
相比老豆腐,嫩豆腐的含水量更高,以同样的重量来说,营养成分的含量就是“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尤其是钙,南豆腐跟同样重量的牛奶相当,而北豆腐甚至还要更高一些,而内酯豆腐可以忽略。北豆腐则因为水的渗出损失掉了一些溶于水中的营养成分,但是豆浆中的嘌呤也会随着这些水的渗出而去掉,这对于痛风病人来说是好事。
4、烹饪方法不同
一般来说,老豆腐适合煎炸闷炖等烹饪方法,老豆腐含水少,孔隙大,最适合用来吸收汤汁的鲜味,也有助于稳定形态,不容易碎。
而嫩豆腐则适合追求口感细嫩的菜谱,比如凉拌豆腐,豆腐羹,蟹黄豆腐等。
5、外观不同:
嫩豆腐色泽白,非常嫩。而老豆腐则相对发黄,比较老。
扩展资料
不宜吃豆腐的几种情况
豆腐的营养价值很高,大家都知道。可是,再好的东西也并非人人皆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豆腐是不宜过多食用的。
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效价较高。豆腐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中医理论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烧酒毒等。可豆腐虽好,多吃也有弊,过量也会危害健康。
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尿中蛋白质丢失的多少来确定,一般以每日1.5―2.0g/kg体重为适度,以优质高蛋白饮食如肉、蛋、奶、鱼类为好。
若患者出现了氮质血症时,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蛋白质的摄入以能最低限度地维持氮平衡为宜,全日蛋白质的供给量宜限制在50g左右为宜。
豆腐引起的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会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泻腹胀的不适症状。
豆腐引起的肾功能障碍。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经过代谢的变化,最后转变为含氮废物,大量的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的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嫩豆腐百度百科-老嫩豆腐百度百科-老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