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的角度看冬天健身是否对身体好
一、从中医的角度看冬天健身是否对身体好
冬季天气寒冷,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中医认为要收敛,适当运动。
二、运动能保健么
最新研究显示,多动脚趾可以养脾胃。其实,这个观点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很早就有论述,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运用脏腑经络学说的观点,解读了脚趾与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的各脚趾都与脏腑相通:肺、大肠属金,对应大趾;脾、胃属土,对应二趾;心、小肠属火,对应三趾;肝、胆属木,对应四趾;肾、膀胱属水,对应五趾。脚趾位于人体的末端,远离心脏,致使足尖部的血液循环较差。新陈代谢产物容易淤积下来,久而久之造成足趾产生病理改变,并通过经络的作用反馈到相应的脏腑器官,产生多种症状。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脾胃虚弱的人(有腹胀、腹泻、不思饮食、失眠、多梦等症状),除了食疗,如果能经常活动脚趾,可以使体内气血通畅、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如果特别注意对二趾的保健,就能起到调养脾胃的作用。 有效的动作包括,用脚趾抓地、抓鞋底,一次抓5分钟左右,两只脚可分别进行,也可同时进行,一天2―3次。或者按捏脚趾,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睡前进行最为方便。对于长期坐办公室、缺乏运动的白领来说,尤其具有积极的作用。冬天天气寒冷,气血运行不畅,则更有意义。另外,多走路也有同样的效果,因为一个人在行走时有近一半的重量是由脚趾来承担的,走路将促进脚趾的血液循环和经络运行,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三、冬天老年如何养生?
冬天到来,天气渐渐变得寒冷,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冬天是最适合养生的一个季节,老年人应该抓住机会提高自己的抵抗力,但是也要注意安全,老年人冬季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应该怎样养生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人冬季养生
1.老年人冬季的日常起居
在冬天早早睡觉,早睡可以补充我们体内的阳气,还可以使身体暖和,冬天就要早睡晚起,而且要及时的添加衣物,衣被,注意保暖,要穿的暖和、宽松、柔软。注意脚部的保暖,睡前可以泡泡脚,帮助睡眠,总之,冬季宜养藏为本,强肾助阴,以顺应自然。
2.老年人冬季的运动保健
老人冬天要适量动一动,多锻炼身体,可以少生病,在冬季是昼短夜长的,阳光比较微弱,可以出来多锻炼,还可以补充阳光照射的不足,多晒晒太阳是很好的,而且在冷空气中活动可以增强神经调节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3.老年人冬季的饮食方法
老人在冬季进行食疗或进补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如怕冷的老年人可以吃一些温性或热性的食物,怕热的老年人可以吃一些性子凉的食物。一些老年人的脾胃功能不是很好,就要吃一些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少吃一些肥腻、油炸、质粗坚硬的食物。
4.老年人冬季的抗寒方法
老年人应具备适应寒冷的能力,每天要坚持用冷水洗脸、搓脸并搓洗四肢,平日要注意保暖,但不要太捂,室内要开窗通风,温度要恒定、适当,老年人血液循环较差,若室温过低,老人手脚易冻伤,而室温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又会发生感冒。
老人冬季养生的禁忌
1.忌活动剧烈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老年人防病抗老、强健筋骨。但是老年人不适合做剧烈运动,容易造成运动伤害。打太极、慢跑、骑自行车都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公园的运动器材也是不错的选择。专家表示,老年人可以根据运动后身体的反应来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如果运动后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则说明运动量过了,可以适当减少运动量或者停止运动。
2.忌着装过多衣服穿得过多越暖和,但衣服本身并不会产生热量,而是缓冲了衣服内和衣服外的空气对流,起到隔离作用,从而使热量得到保存。专家介绍说,老年人体质差不耐冷,衣服可以适当多穿一两件,比如背心马甲之类,但是不宜穿得过多。否则不但行动笨拙,还会抑制身体体温调解的适应性,减弱人体的御寒能力。所以,冬天穿衣只要达到适当的厚度即可。
老人冬季吃什么好
1.香菇
香菇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50多种酶及游离氨基酸、胆碱等,有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促进胆固醇分解和排出,防止血脂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