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冬天适合锻炼吗

更新:2025-01-25 22:07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0

一、冬天适合锻炼吗

进入冬季,由于天气寒冷,许多人不愿意再参加体育活动,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俗话说得好:“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可见,运动对于人体养生保健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寒冷的冬季,经常参加健身运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增强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而且冬季健身锻炼由于气温低,机体的散热量大,基础代谢相应升高,热量消耗较大,因此,减肥的效果比较好。

但在冬天这个特殊的季节里,健身又要有一些特别注意的事项是冬练者要特别注意的:

一,晨练并非越早越好。由于冬季日出前的地面温度较低,清晨空气中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含量较高。另外,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铅等有害污染物质也聚于地面,人们若早起锻炼,就会吸入很多的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在这种环境下锻炼,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咽喉炎等疾患,危害身体健康。

如果你喜欢在上午锻炼,应该在10时左右为宜。这时太阳出来后晒到地面,使大气开始上下对流,污染的空气向高空扩散,对人体的侵害会减小。另外,冬季晨间气温较低,要到太阳出来半个小时后才会慢慢缓解。

二,做好充分的热身。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减弱,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再加上空气湿度较小,所以使人感到干渴烦躁,身体发僵,不易舒展。如果不做热身活动就锻炼,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所以在冬季进行健身锻炼时,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通过快走、慢跑、伸展运动等,使身体发热至微微出汗后,再投身到健身运动中。

三,增加锻炼力度和强度,适当延长锻炼时间。由于冬季寒冷,身体的脂肪含量较其他季节有所增长,体重和体围相应增加,因此,冬季健身要提高锻炼的强度和力度,增加动作的组数和次数,同时增加有氧锻炼的内容,相应延长锻炼时间,用以改善机能,消耗体脂,防止脂肪过多堆积。

四,注意不要感冒。要根据气温适当增减衣服,锻炼后,如果出汗多应当把汗及时擦干,换去有汗的运动服装、鞋袜,同时穿衣戴帽,防止热量散失。注意不要在风大的地方逗留,以免伤风感冒。朋友,能帮到你我也很开心,望采纳

二、冬季为什么要养肾 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冬季为什么要养肾呢?首先是因为冬季气温较低,对人的身体也会有所影响,气血不足会引发多种病症。另外,《医宗必读》中说肾为先天之本。肾主水,是生命的先天之本,为生命运动提供活力,可见肾对于人类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如压力过大,熬夜,烟酒过度等,还有饮食习惯都会对肾脏产生影响,导致肾虚等症状。所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补肾。

冬季补肾属于中医范畴。在中医上,冬季讲究调理和进补,可以通过合理膳食,改善生活习惯,以及必要的药物调理来强健体魄,避免其他疾病的发生。冬季补肾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最基本的作息和饮食,冬季补肾就要按时作息,争取早睡早起,只有有了好的精神才可以保障其他身体机能的运转。而在饮食方面,也要合理搭配,多方面调补。例如,板栗可以补肾利脾,肉类食品,羊肉,猪肾,狗肉鲈鱼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其次,运动也是冬季养肾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冬季气候寒冷,血液循环不容易畅通,适当地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运动也可以增强体魄。最后,要注重的是养肾防寒,冬天肾活动旺盛,而中医上,苦有助于心脏和肾脏活动,所以可以多食用苦味,如苦瓜。或者选择一些适应的中药,如人参,枸杞,虫草。常见的补肾药物还有六味地黄丸等。

望采纳,谢谢

三、冬天锻炼应该注意什么

冬天锻炼应该格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受寒冻伤。要根据户外寒冷变化来增减衣服,对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除了经常搓、擦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还应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戴手套、耳套等。

2、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而不是做一些简单的四肢运动。在寒冷的冬天,人体因受寒冷的刺激而使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明显降低,全身关节的灵活性也较夏秋季节差得多。天气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肌肉和韧带也比较紧,这时猛一发力,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甚至骨折。四肢、胸、背、腹、腰、踝等部位充分活动开,方法主要以做操或小步慢跑为主,待全身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准备运动就使人体各部位、各系统,从静止、抑制状态逐步过渡到兴奋、紧张状态,从而为身体随锻炼时的最大负荷做好准备。不但剧烈活动前应该如此,即使走路、慢跑也是一样。

3、运动量要适中。运动量如何掌握,要根据练功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训练水平来决定。在室外锻炼时运动量不宜太大,不宜出现大汗淋漓的现象。如果出现就应该及时调整运动量。在锻炼当中应该及时进行自我医务监督,根据观察、体验自身各器官的反映来掌握运动量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其指标有两个:一、自我感觉。经过锻炼后,全身舒畅,精神愉快,体力充沛,睡眠良好,食欲增加,四肢有力,说明运动量掌握得比较适当。如果锻炼后感到十分疲劳,甚至在休息一夜后仍有疲劳感,并有头晕、心慌、恶心、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睡眠不佳等症状,就说明运动量过大。二、测脉搏。在锻炼后立即测脉搏,以每分钟140-160次为宜。如果低于此数,运动量还可适当加大;如果超过了就证明运动量过大了。就要及时调整运动量。如果出现了异常情况,就要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并注意休息调整。中老年人、体弱多病者的脉搏指数可放低些。

4、放松要科学。积极的放松是良好的休息。结束锻炼后不要急于休息,可以原地蹦跳踢腿。这时注意全身要放松,两臂自然抖动,两腿交替前后左右自然摆动,然后抬膝俯身,两手握拳或成刀形,捶打大腿和小腿肚,使肌肉充分放松。同时还要做好心境上的放松。轻松、愉悦的心情会对身体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下一篇:老人冬季养生有哪些禁忌 上一篇:宝宝热伤风感冒按什么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