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给孩子食补有啥要求吗?

更新:2025-01-25 01:53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0

一、给孩子食补有啥要求吗?

中医儿科专家为家长指出儿童冬令进补需要遵循“无病不用药、有病不乱用药、无病不乱补”的三条原则。

三类孩子可以进补

身体发育好、没有疾病的孩子是不需要用药物来进补的。凡是身体健康的儿童,骨骼发育好、体质好,一般而言,家长只需要注意保暖和及时添加衣被。但有三类孩子是需要考虑在冬天适当进补的:第一类是先天不足、身体发育缓慢的孩子;第二类是平时一贯体弱多病,容易发生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和肺炎的孩子,对这些孩子进补不仅可以预防疾病发病,还能增加抵抗力。但是在进补之前必须先服“开路药”,并且治好疾病。只有等到没有疾病,并且能够正常饮食,才可以进补;第三类是脾胃虚弱、消化道功能差、食欲不振、容易腹泻的孩子,这类小孩可以先向医生说明情况,知道了孩子的体质后才进补。

同时,对于冬令膏方,体弱幼儿应该使用清膏进补。补药不可太滋腻,导致难分解、难消化、难吸收,如果用重药滋补,则会影响小儿自身内脏。而衣被也要适当,过厚、过暖都容易出汗,出现毛孔疏松,再加上外界气候忽冷忽热,出汗脱衣着凉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红枣桂圆最适合儿童

其实,三餐营养的科学合理搭配是最重要的。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因此,冬天可以多食用红枣、莲子、糯米、山药、龙眼肉和藕等,鸡、鸭、鱼、肉、蛋和奶等都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适当食用可以增加热量,还有香菇、木耳(黑、白)、鸽子、黄鳝、大豆和板栗等。同时,做到荤素搭配,千万不要忘记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及维生素、纤维素和粮食、淀粉之类的食品。用红枣、太子参和桂圆汤等来调补是最适合小孩的。

同时,冬令进补必须根据体质,因病因人对症用药,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对容易感冒、咳嗽的儿童,可以用黄芪、百合、胡桃仁和甜杏仁熬粥,有补气益肺的作用;对于厌食的儿童,可用山药、粳米等熬粥,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食用鸽子粥、虾米有强身健肾的作用;儿童在冬季适量吃些硬壳类食品,如:胡桃、小核桃、栗子和松子仁,有益智健脑的作用。

小儿进补要适当,最好多咨询医生。如果方法和用量不适当,反而会造成胸闷和性早熟等不良反应。

二、儿童怎样很好的预防感冒,咳嗽怎么好的快。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家人有感冒时,室内可用醋熏臭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6.感冒流行期间可服中药预防。配方是:贯众12克,防风12克,荆芥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2~3天。

对经常易感冒的小儿,可每天以黄芪15克,红枣7只,煎汁代茶,长期服用可增加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三、冬天小孩补什么好?

营养专家说 吃热量高的食物 冬天天气冷,膳食中应多补充产热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提高肌体对低温的耐受力。尤其应考虑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类及其制品等。 需要提醒妈妈们的是,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注意荤素搭配,就可保证宝宝旺盛的新陈代谢和体力消耗。 吃含蛋氨酸的食物 蛋氨酸通过转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寒冷的气候使得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禽蛋、瘦肉、芝麻、葵花子、乳制品、叶类蔬菜等。补充无机盐 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很有关系。因此建议冬季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因为这些食物里所含无机盐较多。 吃含维生素b的食物 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强,肌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饮食中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2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发生。维生素b2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中。 吃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冬季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的季节。资料表明,冬季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a是患呼吸道疾病的一大诱因。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可使儿童相关疾病发病率降低75%。尤其是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因吸收障碍而引起的维生素a缺乏,这时补充维生素a是很有必要的。“药补不如食补”,维生素a在动物的肝、肾以及肉类、乳类、鱼类、蛋类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物如胡萝卜、西红柿、红薯、菠菜、南瓜、紫菜等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也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供人体使用。如让宝宝多吃上述食品,同样可起到预防作用。此外,维生素a还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 保健专家说 多喝汤粥 3岁以内的宝宝在中医观念里被称为“纯阳之体”,是因为宝宝的新陈代谢旺盛,体液容易丢失。婴幼儿的体液要比大人相对高很多,所以他们看上去皮肤非常光滑。因此他们只要在饮食上保持多样性和荤素搭配,每餐有汤或粥就能保证代谢的需求。汤粥也有利于消化,及时补充宝宝需要的能量。 需要提醒妈妈们,宝宝不宜盲目进补。南方喜欢煲汤,并放参、鳖之类的滋补品,但宝宝不能这样补。因为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阳气本身旺盛,如果进服滋补的汤,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会对宝宝身体造成损害,出现流鼻血等情况。 吃富含钙的食物和鱼肝油 宝宝正处在旺盛的生长期,对钙的需求较高,因此要适当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肌体御寒性,含钙较多的食物有奶和奶制品、虾皮、牡蛎、花生、蛤蜊等。 此外,冬天气温低,宝宝户外活动减少,接受太阳照射的间也随之减少,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因此妈妈们可在宝宝的膳食中增加一些强化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粉、米粉等。也可以给宝宝添加鱼肝油,从出生2周到2足岁的宝宝均应该添加,每天400~600国际单位。 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 宝宝6个月后,就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功能物质,担负着机体内氧气的运输功能。若膳食中缺铁,营养物质就得不到充分的氧化,产热不够,就容易感到寒冷,出现手足冰凉的情况。因此,宝宝能吃辅食后,要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主要包括肝脏、动物的血、红色的精肉、肾脏、心脏、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枣、橘子等。维生素c也可促进铁质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可多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猕猴桃、鲜枣、柑橘类水果等)。

下一篇:什么是脑瘫? 上一篇:高血压的食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