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煮了一个半小时会破坏营养吗
一、胡萝卜煮了一个半小时会破坏营养吗
胡萝卜煮了一个半小时会破坏营养含量。
胡萝卜营养是否好吸收,主要是指其中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的,因此需要油脂帮助其吸收。在烹饪菜肴的时候我们都会放油,因此熟吃胡萝卜通常都会有油,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熟吃胡萝卜的确很有营养。
但近年来喜欢生吃蔬菜的人越来越多,在生食的同时再进食带油的生食物就可以了,比如在吃生胡萝卜的同时吃生的花生或者生的核桃,这样的话,花生和核桃中的油就能帮助吸收胡萝卜素了。
扩展资料:
1、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变成维生素A,而维生素A在预防上皮细胞癌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维生素A还是骨骼正常发育的必需物质,补充维生素A有利于细胞的生殖与增长。
2、胡萝卜具有一定的造血功能以外,还含有丰富的钾元素。食用胡萝卜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血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贫血或者是冷血症。而钾元素则可以调节细胞内适宜的渗透压和体液的酸碱平衡,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
3、胡萝卜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它的吸水性极强,在肠道中充当了“充盈物质”,有利于肠道蠕动,能够使肠胃更加健康。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胡萝卜有什么营养价值?什么人一定不能吃
人民网-胡萝卜生吃和熟吃哪个更好?
二、为什么胡萝卜熟吃比生吃更加有营养价值
胡萝卜是好东西,几乎地球人都知道,可是如何“吃进肚子,化作营养”,就有很多人不太清楚了。生活中有一些关于吃胡萝卜的误区,让我们来看一看: 1.蔬菜生吃,营养不会跑掉,所以胡萝卜也要生吃才有营养。 错。胡萝卜虽是蔬菜,但所含的类胡萝卜素为脂溶性的,与脂类结合才可以酶解,烹调中类胡萝卜素比较稳定,基础营养学表明,我国的炒菜方法可保存76%~94%。因此生吃胡萝卜,类胡萝卜素因没有脂肪而很难吸收,从而造成浪费。同样道理,熘肝尖、清炸鸡肝就比盐水肝更有利于维生素A的吸收利用。 2.吃维生素A过量会中毒,因此胡萝卜也不能总吃。 错。过量摄入维生素A(鱼肝油、过冬的狗的肝脏)会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过度激动、骨痛、肢体活动受限、头发稀疏、肝肿大、肌肉僵硬、皮肤瘙痒、头痛、头晕,成人长期每天服用大于15000微克视黄醇当量,即可中毒。但胡萝卜大量摄入后,除在皮肤脂肪积累使之呈黄色外(停用后即可消失),尚未发现有其他毒性;相反,类胡萝卜素的抑癌作用比维生素A更受人们重视,因为其还有抗氧化作用,常吃胡萝卜可以降低肺癌、胃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3.凡是绿色蔬菜及红黄色蔬菜与水果中都有类胡萝卜素,都可以作为维生素A的来源。 错。的确,它们都含有类胡萝卜素,但生物效用不一样,其中β-胡萝卜素最高,6微克相当于1微克维生素A,其他类胡萝卜素还不到它的一半。而玉米黄质、辣椒红素、番茄红素根本不能分解形成维生素A。 所以,我们食用胡萝卜时要重视烹饪方法,比如素炒胡萝卜丝,胡萝卜片配山药片炒肉,牛肉炖胡萝卜土豆等方法,都能使β-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而生食只能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既使是“小人参”也只能“穿肠过”了。
三、胡萝卜是生着吃有营养还是烧过吃有营养
β胡萝卜素是人体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有人曾做过实验:同量胡萝卜三份。A组生食;B组用微量的油脂烹调后熟食;C组配给足量的油脂,烹调后熟食。A、B、C三组β胡萝卜素的消化吸收率分别为10%、30%、90%。可见,β胡萝卜素在体内消化吸收率与油脂配比成正比,胡萝卜用食油烹制后食用比生食营养价值高。还有实验结果显示:A组:将胡萝卜切成片,用油炒6~12分钟,胡萝卜素保存率为79%;B组:将胡萝卜切成块加调味品,炖20~30分钟,胡萝卜素的保存率为93%;C组:将胡萝卜切成块加调味品,加肉后用压力锅炖15~20分钟,胡萝卜素的保存率高于97%。可见,尽量减少胡萝卜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可以提高胡萝卜素的保存率。
吃胡萝卜的科学方法是:将胡萝卜切成块加调味品和食油,或用肉(猪肉、牛肉、羊肉)炖食,烧熟吃比生吃更有营养.
四、胡萝卜生吃好还是煮熟吃好?
胡萝卜是熟了吃有营养,因为胡萝卜有营养的原因主要是富含维生素A,而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溶解在脂肪中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熟吃有营养。维生素A人体无法直接消化,唯有通过切碎、煮熟及咀嚼等方式,使其细胞壁破碎,β-胡萝卜素才能释放出来,为人体真正消化吸收利用。所以说熟吃有营养。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参”之称。胡萝卜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胡萝卜里面的胡萝卜素和很多微元素让人的免疫系统增强。胡萝卜素也可以让人体细胞显得更加年轻,让我们的身体呈现出一个较为年轻的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