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纯阳之体"? 在中医里
一、什么是"小儿纯阳之体"? 在中医里
哈哈,偶请教有中医学问的人了,回答你:
“小儿纯阳之体”是古代中医家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一个学说。
一般指孩子3岁以下,有先天元气未散,叫做“纯阳”。
还有古代炼道功什么的人说,那种童身没有破身的叫做“纯阳”。
“纯”就是指小儿先天禀受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
“阳”指小儿的生理生机好,如旭日初升的活力。
二、婴儿的身体情况
有其生长发育不完善,许多脏器功能未臻成熟外。中医理论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就是指肺脾肾三脏的不足,中医所讲的肺脾肾不是单纯指生理解剖上的脏器,它包括了呼吸、消化、免疫、生长发育等多个系统的功能。为什么脾与小儿易感的关系密切呢?这是因为脾为后天之本,主管小儿的饮食消化吸收,脾虚则出现消瘦厌食,食欲差等症状,导致小儿体质弱,对疾病的免疫力差,很容易生病。另外,脾与肺是中医学上的子母关系,母病及子,子病累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中医就有补脾土生肺金的治疗方法。
除了以上的内在因素外,本病与家庭社会因素也有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长又片面强调给小儿高营养的滋补食品,导致小儿饮食不节,营养过剩,使小儿尚未发育成熟的脾胃负担过重,消化吸收的功能失调,不思饮食,营养不良,抵抗病邪的能力下降。稍感风寒或其它外在因素的影响,即可引起感冒的发作。
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化验检查可有贫血,免疫球蛋白低下,微量元素缺乏。对于脾虚易感儿,中医多主张积极治疗其本,即健脾补气固本,以减少或杜绝呼吸道再感染的发生。常用的方法有健脾益气、扶正固表、益气养阴。
由于脾虚易感儿常表现为一组综合症状,因此治疗也要采取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最重要的是家长们要学一些科学育儿知识,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患儿的偏食,厌食习惯,以增强体质。
2.注意锻炼身体。如游泳、滑冰、球类、跑步等运动,可酌情安排。
3.避免接触感染。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去,室内不要吸烟,保持空气流通。可用温盐水漱口。
4. 可采用食疗方法,增强脾胃功能。如:山药胡萝卜粥:山药去皮切片,放胡萝卜,与白米同煮,早晚服食;还可以根据情况加莲子、大枣、薏苡仁、黄芪等。
5. 按摩及耳针疗法:
(1)按摩腹部,揉中脘,补脾土(拇指指末节指腹螺纹面),按揉足三里穴。
2)耳穴选肺、脾、皮质下穴,按摩出现热胀感而止,每穴60下,10天为一疗程。或选上述穴位贴耳豆,保留15~20天。
三、什么是"小儿纯阳之体"? 在中医里
纯阳之体
(1)生理学名词。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颅囟经》:“三岁以内,呼为纯阳。”《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纯阳,无烦益火”。《医学源流论》:“小儿纯阳之体,最宜清凉。”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其阳气当发,生机蓬勃,与体内属阴的物质相比,处于相对优势;在发病过程中,易患热病,阴津易伤,在治疗上不宜使用温阳药物。但《温病条辨》提出异议:“古称小儿纯阳……非盛阳之谓,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
(2)道家名词。何谓阴阳,是相对的,所谓纯阳,即非纯阳,是名纯阳。相对于阴而言的。
修行之目地,有阳性,有阴性,阳性即是把体内物质的控制能力进一步练高。可散而为气,聚则成形,
不过这是理想式的,在一定条件下的。针对于人而言的。佛者也有此类修行,僻如密宗中有虹化现象即是此。
阴性的修行是只注重意识上的。
在易医玄门中,神有三,曰:本神,识神,元神。
修阳神,是三神同修,把本神也练化而成气。此类为三神不分离。
修阴神是在识神的基础上,抛去本神肉体,使之三神分离时识神维持而不失。
修阳为仙,化气后为人体不失,三神合一,道之终极为羽化尸解。
修阴为神,识神化气后不相离而登神位。并可借尸还魂,好似哪吒借莲花而成肉体。佛之终极为涅般极乐。
未修之人死时,三神亦分离,因识神控制能力弱,识神脱体后一部分神识逃逸,佘之识神为鬼魂。本来
未死之前,三魂七魄具,合为一人,死之后,逸出为魄,但非生前之魄,佘者为魂,亦非生前之魂。魂为精华,只佘其三。且被
自然大道所左右,此为常人。
所谓纯阳体即是相对修阴而言,故非为纯阳。
婴儿之初生时,因与此肉体性相近,魂来投体,因为相近,但不等同,故投胎之时,又有一分魂失。投胎之后,谓之三魂,魂与
外界相因,而成魄。故《内经》有云: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魂为先天,魄为后天,因环境之力,魄多而魂少,为三魂七魄。
婴儿初生,亦不算纯阳之体,所谓纯阳,是魂也。自初生时,不断与外界相因,阳渐而阴多。此为神识之别。
本神肉体亦然。因有肉体具,本有阴阳,怎能只为纯阳。所谓纯阳亦是医家所云,因所受外因少,七情不多,因初生故,本神先
天元气未曾失一丁,不似成人,七情烦心,六淫相浸,饥饱伤体,欲望伤性。故此纯阳为相对成人言,非小儿纯阳也。亦有先天
生而弱者,病亦当壮阳之药,古医案早有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