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饮食养生 >

栗子有什么营养?

更新:2025-01-06 22:09编辑:bebe归类:饮食养生人气:0

一、栗子有什么营养?

民谚云:「八月的梨枣,九月的山楂,十月的板栗笑哈哈。」天气转冷,习习的凉风又飘起了糖炒栗子的芳香。

板栗,又叫栗子。据营养学家分析,板栗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锌等矿物质,在民间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因性甘微温,甜糯爽口,营养丰富,不仅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也是一味辅助疗疾的良药。

中医认为,栗有补肾健脾、强身壮骨、益胃平肝等功效,主治反胃、吐血、便血等症。「名医别录」中记载:栗「主盖气、厚肠胃、补肾气」,常食可治腰腿无力。关于栗子的药用价值,「中医大辞典」上说得更具体:栗鲜叶外用治皮肤炎症;栗壳研末服治便血;栗子可治腹泻、疝气等;生栗捣烂如泥敷患处,可治跌打损伤、筋骨肿痛,并有止血、吸脓肿功效。

栗子治病的故事

据传,唐代诗人杜甫年老时患有脚气病,久治不愈,一老翁见状,献计说:「以鲜栗去壳捣碎,早晚生食或煮汤服,即可治愈。」杜甫闻言后,即依方配治,半个月后果然见效,便即兴作诗道:「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据陶景弘云:相传有个名叫周武的人患腰脚软弱无力症,不能行走,百药无效。有一天,他的朋友将他带到栗树下游玩,他见栗子很好奇,取出栗肉,越吃越觉得味道甜美,结果「食数升便能起行」。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人煨栗二、三十板,顿愈。」这是因为「肾主大便,栗能通肾,于此可验」。历代医家均认为栗子是一味极好的补肾食品,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果中栗最有益」,它有补肾强腰,盖气厚肠胃的作用。清代名医黄宫鲁作过这样评价:「栗,肾之果也,味咸性温,体重而实,故能入肾补气,凡人肾气亏损而腰脚软弱,并胃气不充而见肠鸣泄泻,服此无不效。」

药膳上等原料

栗子还是做药膳的上等原料,常用的主要有:(一)板栗红烧童子鸡。具有滋补效力,尤适合于消化不良、咳嗽气喘的人食用。(二)板栗炖猪肉。板栗200克,瘦肉100克,调味蒸煮,适用于咳喘患者。(三)板栗糕。板栗去壳取仁,磨粉蒸煮而成,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常可食之。(四)板栗粥。板栗、糯米、白糖适量加水,文火煮成粥,再加适量茯苓粉更好,适用于脾肾两亏引起的胃纳不佳、尿频等。

清末慈禧太后也喜爱吃栗子,每餐都吃些用栗子粉、面粉与冰糖蒸制而成的栗子糕,既香甜可口,又补肾强腰。有人谓:「栗作粉食,胜于菱芡。」

过量不易消化

板栗虽有较高的营养和医用价值,但不易消化,一次不宜吃得太多。家中购进较多的栗子时,可用开水煮至七、八分熟,摊开晒干,放在干燥通风处,或把生栗子埋在沙子下面,可保存一年左右不会生虫变质。 回答人的补充 14;46 栗子,又名板栗、毛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栗可代粮,与枣、柿并称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是一种价廉物美、富有营养的滋补品及补养治病的良药。栗子对肾虚病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栗子生食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故一次不宜多食,脾胃虚弱消化不好或温热甚者不宜食用。

功效:果肉益肾气,厚肠胃,健脾胃,壮腰膝,强筋骨,活血,止血,消肿,生用食嚼治腰脚无力;壳和树皮有收敛作用;鲜叶外用治皮肤炎症;花可治瘰疬与腹泻;根能治疝气。

主治:筋骨、腰、膝痛风,肾虚腰膝酸软,腰腿伸屈不便,小便多,脾胃虚寒腹泻,外伤骨折,瘀血肿疼,皮肤生疮,瘰疬。

二、板栗什么功效

板栗具有多种功效

板栗,是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

一、滋补养生

板栗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优质的能量补给站。它能有效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增强体力,滋补养生。在冬季,常食板栗能够暖身补肾,提高身体抗寒能力。

二、益肾强体

板栗对于肾脏健康有益,有助于增强人体新陈代谢。传统医学认为,板栗能够补肾益气,对于腰膝酸软、乏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长期适量食用板栗,有助于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

三、健胃厚肠

板栗中的淀粉含量高,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它能够促进胃肠消化,对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群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同时,板栗中的纤维含量丰富,有助于预防便秘,维持肠道健康。

四、补血活血

板栗中的矿物质如锌、铁等含量丰富,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适量食用板栗,对于补血活血、预防贫血有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功效的食材。无论是作为零食还是烹饪食材,常食板栗都能为人体带来诸多益处。但需注意,食用板栗应适量,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另外,选购板栗时,应挑选外壳光滑、无虫洞的新鲜板栗,以确保其营养价值和口感。

三、板栗有什么功效?

板栗3大食疗功效  

1、益气补脾,健胃厚肠  

本草纲目:“栗子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栗子能治肾虚、腰腿无力、补肾益气、肠胃厚。专家指出,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干果,可以为人体提供更多热能,帮助脂肪代谢。为了保证基本营养的供应,它被称为“铁作物”和“木本谷物”。因此,栗子具有益气健脾、养胃润肠的功效。

2、防治心血管疾病  

板栗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等营养成分,被誉为“干果之王”,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对人体健康有益。

生栗子像泥一样捣碎,涂在患处。可治疗筋骨瘀伤、肿胀疼痛,具有止痛、止血、吸脓的功效。

3、强筋健骨,延缓衰老  

板栗富含维生素C,能维持牙齿、骨骼、血管和肌肉的正常功能,能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腿酸痛、肌肉和骨骼疼痛、疲劳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水果。栗子常生吃,具有治疗腰腿酸痛和舒筋活络的功效。

/iknow-pic.cdn.bcebos.com/03087bf40ad162d9219d13711fdfa9ec8a13cd68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3087bf40ad162d9219d13711fdfa9ec8a13cd6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吃板栗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者,不宜生吃栗子,应该煨食、炒食,也可用栗子、大枣、茯苓、大米煮粥喝;  

2、患血症者,如吐血、便血等,宜生吃栗子;  

3、因其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糖尿病人吃栗子应适可而止;  

4、无论是生吃还是炒食、煨食,均须细细咀嚼,连津液吞咽,可以达到更好的补益效果。  

5、产妇、小儿便秘者不宜多吃栗子;

参考资料来源:/shipin.people.com.cn/n/2014/1214/c8.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细数板栗3大食疗功效吃栗子的5个必知禁忌>人民网-细数板栗3大食疗功效吃栗子的5个必知禁忌

功效与作用

健脾养胃、强筋壮骨、止血消肿

1、健脾养胃:板栗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为身体提供能量,并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肠胃的作用。2、强筋壮骨:板栗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磷等营养物质,可维持牙齿、骨骼的正常功用,常吃可预防骨质疏松、筋骨酸痛等。板栗还能补肾,中医认为肾主骨,所以常吃板栗可强筋壮骨。3、止血消肿:板栗具有止血消肿的作用,对吐血、便血、鼻出血、尿血等症状有缓解作用。4、延年益寿:因板栗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可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力,中老年人经常食用,可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

中老年人、出血、骨质疏松、脾胃不和者

禁忌人群

体质燥热、产妇、糖尿病、消化不良、便秘者

不宜同食

牛羊肉、鲤鱼、甜杏仁

板栗与牛羊肉同食,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板栗与鲤鱼同食,会因摄取热性食物过多,出现上火症状;板栗与甜杏仁同食,会产生生化反应,影响身体健康。

板栗果实营养丰富,有益气、驱寒、止泻、健脾、补肾等药用功效,被称为保健食品。板栗不仅可以炒食、做菜,还可加工制作糖水栗子罐头、栗子蜜饯、巧克力、乳粉、栗子糕点等,是我国出口创汇的大宗林副产品之一。其木材坚硬、纹理通直、耐湿抗腐,是优质良材;树皮、壳斗、嫩枝等均可作为烤胶原料。

下一篇:香芋和芋头的区别 上一篇:长期吃蜂蜜有什么好处和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