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要吃什么好?
一、冬天要吃什么好?
立冬一过,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了。在寒冷的天气中,该如何调整我们的饮食呢?中医养生学告诉我们,应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来滋养五脏、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促使体内阳气升发。这样,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根据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不同,冬季膳食应具有以下特点: 多吃主食,适当吃点羊肉、鹌鹑和海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中医认为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生血的功能,御寒效果最好。 怕冷与缺少钙和铁有关。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牡蛎、沙丁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产生热量。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一种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吃辣的可以祛寒。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胡椒中含胡椒碱。它们都属于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仅可以增进食欲,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御寒能力。 此外,冬季要忌食或少食黏腻、生冷的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中的阳气受损。编者的话:天气渐冷,很多老人和体质虚弱的人在身体上会有点不适应。营养学家告诉我们,冬季饮食的要点在于提高御寒和抗病能力。那么,吃什么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本版从4个方面向大家介绍
二、冬季如何搭配饮食
膳食中应多补充产热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提高肌体对低温的耐受力。尤其应考虑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类及其制品等。 多补充含蛋氨酸的食物 蛋氨酸通过转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耐寒适应所必需的甲基。寒冷气候使得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制品、叶类蔬菜。 适量补充无机盐 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很有关系。专家建议冬季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因为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肌体御寒性。含钙较多的食物有:虾皮、牡蛎、花生、蛤蜊、牛奶等。 多吃含VB2、VA、VC的食物 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强,肌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饮食中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2(核黄素),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发生。维生素B2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中。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应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肝脏、胡萝卜、南瓜、白薯等食物。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应注意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
三、寒冷冬季喝粥抗寒抗病提高免疫
天气日渐寒冷,居住在北方的人们,要注意保暖。因为北方的天气是非常寒冷的,人们毕竟不能一直待在室内,还是需要适当去户外活动的。寒冷冬季人们养生,需要吃一些抵御严寒的食物,一方面要吃足够多的食物,另一方面还要兼顾营养。
寒冷冬季喝粥抗寒抗病提高免疫力
冬季吃什么最好呢?人们在寒冬,需要吃一些可以给身体带来足够能量和温度的食物,比如羊肉和牛肉等,也可以多喝粥,帮助补充水分,促进营养的吸收,而且喝粥可以防寒保暖,还可以抗病、提高免疫力。冬季饮食的基本原则是:吃足量、食多样、多粥汤、适当补。
冬季饮食营养要均衡
冬季天气寒冷,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或者是孕妇,都需要注意保暖。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保暖防寒的食物。人体对能量的需要增加,需要注意能量的充足供应。保证足够量的主食,建议每天吃半斤-八两的谷类食物,除了馒头、米饭、窝头等,可以“软硬兼施”,经常喝粥。动物性食物不仅含蛋白质丰富,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抗寒防病能力。每天应该有3两-半斤的动物性食物,可以选择瘦的牛羊肉、蛋、禽、鱼或奶等。
1.三鲜豆腐汤
功效:三鲜豆腐汤用的主要原料是豆腐,豆腐是非常适合人们冬季食用的。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和其他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原料:豆腐,鱿鱼,海参,虾仁,香菜,海米,木耳,鸡汤,姜,葱,精盐。
制作方法:将豆腐切成丁,鱿鱼切成丝,海参切块,加鸡汤下锅煮沸30分钟,放入姜、葱、精盐调味。出锅前放香菜,即可装碗上席。
2.萝卜羊排骨汤
功效:萝卜羊排骨汤用的羊肉和白萝卜都是最适合冬季吃的食物。冬季吃羊肉,是非常合适的。因为羊肉性温,能给人体带来热量。中医说它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妙品,是一种良好的润肺补血、滋补强身食物。由于羊肉含有铁钙、铁质,高于猪、牛肉,所以吃羊肉对肺病、气管炎、哮喘和贫血、产后气血两虚及一切虚寒证最为有益。秋冬时节,食用羊肉用于温补对身体大有裨益。
原料:羊排骨700g,白萝卜500g,葱10g,姜10g,盐8g,胡椒粉3g,香菜5g
做法:将羊排骨剁成大块,洗净后用冷水煮开,去掉表面的浮末,加入葱段和姜片用小火炖煮羊排骨;白萝卜洗净切厚片(不去皮)。炖羊排骨大约1.5小时后加入萝卜片继续炖煮约45分钟,见到萝卜片变得透明,加盐、胡椒粉和香菜关火出锅。
3.五彩鱼粥
功效:五彩鱼粥尤其适合孕妇和儿童食用,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
用料:鱼肉50克、大米适量、胡萝卜适量、豌豆(煮)少许、食盐少许
做法:鱼肉去掉鱼刺,切成鱼肉粒,在水中多泡几次,以便去腥;各种蔬菜粒备用;米粥在炉上煮好,水稍多些;先倒入鱼肉粒,再倒入蔬菜粒,最后加入丁点的盐调味即可。
4.香菇鸡粥
功效:香菇鸡粥可以为人们补充丰富的营养物质,香菇鸡粥清淡绵绸,鸡肉是人体获取优质的蛋白质重要来源,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用料:鸡肉1块、鲜香菇2朵、大米100克、淀粉适量、食盐适量、料酒少许、香油少量、小葱适量。
做法:香菇泡软切小粒;鸡脯肉切成小粒用料酒,生粉腌10分钟;砂锅里米和加适量的水,调好时间煮开后,转小火煮的时候,加鸡肉和香菇;粥煮好后,加一点香油,适量的盐,撒上小葱末,如果预约煮粥,就把原料一次都放进去,水不能加的太满。
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人们在冬季的时候非常适合喝的一些粥,冬季我们可以直接吃羊肉、牛肉、鸡肉和鱼肉等肉类食物帮助补充高热量。也可以用这些肉食煮粥,比如羊肉粥对男性来说有养肾补虚的功效,鸡肉粥对孕妇有丰富的滋补功效,鱼肉粥可以给宝宝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香菇粥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