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两性养生 >

吃羊肉串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更新:2024-12-17 04:26编辑:bebe归类:两性养生人气:0

一、吃羊肉串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烤羊肉串香喷喷,大小孩子见了都忍不住要吃上几串。但是,烤羊肉串不宜多吃。 据说,在波罗的海沿岸和冰岛居住的人,胃癌的发病率很高,这是因为他们多以熏鱼和 烤羊肉为主食。 在熏烤时用的木炭、煤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可以污染 食品;而在炭火上烤肉时,羊肉经过高温熏烤会产生有害物质苯芘,含量很高的苯芘 附在羊肉的表面,成为强烈的致癌物质。有的羊肉,未经彻底卫生检疫,羊肉里存在一些寄生虫或虫卵,如旋毛虫、肺 吸虫、细料棘球绦虫等。假如,烤羊肉串半生不熟吃下去,那些寄生虫或卵就会在 肚子里不断繁殖,使人得寄生虫病,这些寄生虫病对人的危害很大,且不容易治愈。 街头闹市卫生条件差,空气中被风、行人、车辆扬起的尘土,不时落在羊肉上。每 克城市灰尘中,含细菌数以亿计。再说,反复用的铁钎子串羊肉,还可能造成疾病的相 互传染。所以,多吃烤羊肉串,对身体的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麻烦采纳,谢谢!

二、冬季有什么养身食谱

枸杞煮羊肉

做法  羊后腿肉500克,加1500克水,放入料酒,50克,花椒20粒,大料5瓣,枸杞50克,大火烧开转小火,炖至肉烂,依个人口味加盐,,撒些香菜末,关火即可

三、羊肉怎么吃比较补身体

可以做羊肉萝卜汤、枸杞炖羊肉、羊肉小麦生姜粥等,以达到比较好的补气养血的功效,吃羊肉调理身体补气养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吃羊肉是不能够起到很好的调理的功效的,建议每次间隔一段时间食用比较好。

1、羊肉萝卜汤:将适量的羊肉、萝卜,加入草果、甘草、生姜等佐料,放入锅中炖1~2小时,可以起到补气养血的功效。

2、枸杞炖羊肉:取羊肉用沸水煮透后切成小块儿,与生姜一起倒入热油锅中煸炒,放入料酒,最后倒入砂锅中,用小火炖1~2个小时,可以起到固精明目、补气养血、强筋补肾的功效。

3、羊肉小麦生姜粥:取羊肉切成小块,再准备小麦、生姜,将这些食材放在一起煮成羊肉小麦生姜粥。坚持使用羊肉小麦生姜粥,可以起到助元阳、益精血、补虚劳的功效。

四、羊肉的药用

中医功效

如果没有高血压、爱熬夜、发烧感染、体质偏热等问题,就可以享受羊肉。

寒冬腊月里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节。在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按中医的说法,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羊肉的吃法很多,爆、炒、烤、烧、酱、涮等等不一而足。不过因为它有一股令人不快的膻味,而受到一部分人的冷落。我建议您在烹调羊肉时,可以加入适量的料酒和生姜,这样不仅可以去膻气,还能保持羊肉原有的风味。

发热的病人、腹泻的病人和体内有积热的人就最好不要食用。

有山羊肉、绵羊肉之分。其性味甘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硫胺纱、核黄素、尼克酸、胆甾醇、维生素A、维生素C、烟酸等成分。

凡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腹中冷痛、虚劳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疗品。

羊肝性味甘苦寒,能养血、补肝、明目。凡血虚目暗、视物不清、夜盲翳障者可常食之。

羊胆苦寒,能解毒洁肤,可治疗风热目疾、疮疡肿毒等症。

羊髓性味甘温,能补肾健脑,可治疗毛发枯槁、须发早白、失眠健忘、皮肤粗糙等症。

羊肾(即羊腰子)性味甘温,能补肾气、益精髓,可治疗肾虚所致的耳聋耳鸣、须发早白。[1]

参考药膳

冬令补品——附子烧羊肉:羊肉0.5-1公斤,熟附子片30-60克,甘草、当归各10克,加适量八角、桂皮、食盐、生姜,同放锅内加水用小火焖熟食用。适用于老年人体虚怕冷,腰酸腿软,夜多小便,小便频数,易感冒,风寒咳嗽气咽等阳虚病者。健康人食用,有保健强身之功。注意:发热,咽痛,肝炎,风热咳嗽,风热感冒等热性病人不宜食用。

羊肉萝卜汤:羊肉500克切块,萝卜500克切块,草果两个(去皮),甘草3克,生姜5片,同放锅内煮汤,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有补中健胃,益肾壮阳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腰疼怕冷,食欲不振等症。

羊肉小麦生姜粥:羊肉500克切块,小麦60克,生姜10克,同煮粥食用,早晚各一次,连续服食一个月。有助元阳,益精血,补虚劳作用,是病后体弱调养身体的补益佳品,最适宜于冬季滋补之用。

参芪归姜羊肉羹:羊肉500克切小块;生姜片25克;黄芪、党参各30克;当归20克,装入纱布内包好,同放锅内加水煮至熟烂,随量经常食用,有补气养血,强身壮体作用。适用于病后或产后气血虚弱,营养不良,贫血,低热多汗,手足冷等症。

红烧羊肉汤:材料:羊肉1200克,苦瓜1条,白菜150克,大骨1根,姜3片;

药材:石斛37.5克,干姜、熟地各20克;

调味料:A料:米酒2杯;B料:盐2小匙

做法:

1.羊肉洗净,切片;苦瓜洗净,去蒂及籽,切块;白菜洗净,切片;姜去皮,切片;大骨洗净;所有药材洗净,放入纱布袋中包好备用。 2.装有药材的纱布袋、大骨、姜及A料放入锅中熬煮1小时,捞除大骨及纱布袋,加入白菜及苦瓜煮至熟软,再加入羊肉片煮熟,最后加入B料调味即可。

特点:此汤具有补气养血、暖肾补肝的作用,可强化血液循环功能、预防贫血,提高细胞活性,使脸上增添好气色。

仲景羊肉汤:羊肉去骨、剔去筋膜,入沸水焯一下,切成5厘米长、2厘米宽、1厘米厚的条。砂锅中放入适量清水,把切好的羊肉、当归、生姜放入锅内;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如葱、料酒,改用文火煮一小时,羊肉熟透,加胡椒面、盐即成。羊羹美在肉嫩汤鲜,隆冬时节配合当归、生姜的一碗羊肉好汤,能调节女性体质的虚寒,更能调动孕妈咪进餐的兴趣。

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羊肉200g、当归片15g、姜15g、胡椒粉5g、盐10g。

制作步骤:

1.羊肉洗净切成小块,老姜切成大片备用。

2.把羊肉块、姜片、当归片,放入砂锅内,一次加足水量,大火炖煮,煮沸后撇去浮沫,调成中火继续煮约一小时,待羊肉熟烂后,放入胡椒粉、盐调味,即可关火。

3.吃时连汤带肉一起食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的功效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汉代张仲景的名方,具有补血调血、散寒开胃、益气健脾、祛寒止痛的功效,特别适合冬日食用。也是冬季养胃的一道不错的汤水。

注意事项编辑

羊肉营养丰富,属于中药食材,常吃羊肉可以补血助阳、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羊肉属于热量肉食,可以让体寒的人变得身体暖和,但是有发热、牙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的人不宜食用。患有肝病、高血压、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病人,或者在发热期间也不宜食用。如果在烹制时放个山楂或加一些萝卜、绿豆,炒制时放葱、姜、孜然等作料可以去除膻味。

特别提示:

1.吃完羊肉后需要隔一会再喝茶,否则会引起便秘。

2.患有肝炎病症的人,不可以过多食用羊肉,适当食用,羊肉多食可以加重肝脏负担,导致发病。

3.《本草纲目》在提到羊肉时称:羊肉同醋食伤人心。羊肉是大热,醋性甘温、与酒性相近,两物同煮,容易生火动血。因此羊肉汤中不宜加醋,平素心脏功能不良及血液病患者应特别注意。

4.羊肉温热而助阳,一次不要吃得太多,最好同时吃些白菜、粉丝等。

5.许多人吃涮羊肉,都是在锅里放一下就好,这样子肉质鲜嫩。这样子吃羊肉是不好的,羊肉中有细菌和寄生虫,在锅里放一下,寄生虫是不会被杀死的,一定要把羊肉涮到熟透才好。[1]

孕妇注意

1.孕妇是可以吃羊肉的:羊肉是我国人们主要食用肉类之一,也是冬季进补佳品。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由于羊肉含利于孕妇及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无引起癫痫或其他疾病的因子,只要按正常习惯食用,对孕妇及胎儿均无害,更不会致病于胎儿。

羊肉

2.孕妇吃羊肉有什么好处:羊肉的营养价值高,羊肉比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而且比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要少。相对猪肉而言,羊肉蛋白质含量较多,脂肪含量较少。维生素B1、B2、B6以及铁、锌、硒的含量颇为丰富。此外,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羊肉热量比牛肉要高,历来被当做秋冬御寒和进补的重要食品之一。

3.孕妇吃羊肉注意事项:注意羊肉热量较高,不要突然吃得太多!对于平时很少吃羊肉的人容易引起上火的现象。在吃羊肉的同时还要注意多吃点清热去火的清淡食品就可以了。还要注意适当的多喝水,适当的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以及含钙量比较丰富的食品,进一步增加胎儿的营养。

禁忌事项

一、羊肉要求

1.不宜食用反复剩热或冻藏加温的羊肉。

2.不宜食用未摘降除甲状腺的羊肉。

3.烧焦了的羊不应食用。

4.未完全烧熟或未炒熟后不宜食用。

5.不宜用不适当的烹制方法烹制食用。

6.肝炎病人过多食用羊肉,可加重肝脏负担,导致发病。[8]

7.吃羊肉后马上喝茶,容易发生便秘。

8.羊肉温热而助阳,一次不要吃得太多,最好同时吃些白菜、粉丝等。

二、禁忌搭配

1.羊肉与醋同食

《本草纲目》称:“羊肉同醋食伤人心”。羊肉大热,醋性甘温,与酒性相近,两物同煮,易生火动血。因此羊肉汤中不宜加醋。另外,醋中含蛋白质、糖、维生素、醋酸及多种有机酸,性温,宜与寒性食物搭配,与热性的羊肉不适宜。

2.不宜与茶同食

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茶叶中含有的鞣酸,吃完羊肉后马上饮茶,会产生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容易引发便秘。

3.忌铜器:不宜多食烤羊肉串。

《本草纲目》记载:“羊肉以铜器煮之:男子损阳,女子暴下物;性之异如此,不可不知。”这其中的道理是:铜遇酸或碱并在高热状态下,均可起化学变化而生成铜盐。羊肉为高蛋白食物,以铜器烹煮时,会产生某些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不宜用铜锅烹制羊肉。

4.不宜与乳酪同食——二者功能相反,不宜同食。

5.不宜与豆酱同食.

6.不宜与荞麦同食。

7.服用中药半夏、菖蒲时禁忌食用。

8.不宜与南瓜同食——若与南瓜同食,易导致黄疸和脚气病。

9.不宜与西瓜同食

10.不宜羊肉与竹笋——同食会引起腹痛,中毒。

11.不宜羊肉与半夏——同食影响营养成份吸收。

12.不宜羊肝与红豆——同食会引起中毒。

三、不适宜人群

1.肝病患者

肝脏有病者,若大量摄入羊肉后,肝脏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谢功能,而加重肝脏负担,可导致发病.[1]

2.有内热者

羊肉好吃应适可而止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会促使一些病灶发展,加重病情。常常导致口舌侵蚀、眼睛红、口苦、烦躁、咽喉干痛、牙龈肿痛。

3.腹泻者,或服中药方中有半夏、石菖蒲者

4.服用泻下药峻泻后不宜食用。

下一篇:厚合菜别名叫什么? 上一篇:剩了两天的米饭,一直放在冰箱里,可以拿出来做蛋炒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