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芦荟能否食用?
芦荟不仅可用于药用,还能食用。然而,并非所有芦荟品种都适合食用。目前,可食用的芦荟品种主要有“库拉索”芦荟及其变种华芦荟和上农大叶芦荟,而木立芦荟则因其叶汁极苦,仅用于药用。珍珠芦荟则主要用于美容,不夜城芦荟和千代田锦芦荟则仅作观赏用途。
专家对芦荟能否作为食材存在谨慎态度。《食物成分表》中未列出芦荟条目,因此传统上认为芦荟非食物。若要将其作为新资源使用,需通过卫生部规定的三阶段毒理试验。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朱亮峰教授对华芦荟进行了三阶段毒理试验,得出去皮鲜叶的华芦荟无毒性,无蓄积毒性,无致畸、致突变作用,适合食用。但需注意,这只是针对华芦荟的结论,其他品种芦荟因其品种、环境等因素差异,品质参差不齐。
即使部分芦荟品种可食用,也应严格控制食用量。一般标准建议每人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5克,并且必须去除外皮。因为内皮中的芦荟大黄素可能导致腹泻。对于老人、小孩及体质较弱者,应适当减少摄入量。
食用芦荟的方法多样,包括生嚼芦荟叶肉、饮用芦荟汁、煎服、食用芦荟生叶全粉及芦荟浸酒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清热通便、杀虫、生肌治伤及抗菌消炎等功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将食用芦荟视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
食用新鲜芦荟时需谨慎,因为芦荟中的芦荟大黄素具有通便作用,食用过多可能导致腹泻。便秘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食用量,以增强疗效;脾胃虚寒者则应减少食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