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安排
一、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安排
一、大纲要求:
识字写字教学: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160个汉字。
2、加强写字指导,保证写字质量。
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2、课文教学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给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见解的机会。
3、重视课外阅读指导,选择好的读物,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活动中的口语交际。
3、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教材内容: 1、识字(一)、(二)。 2、课文20篇。
3、语文园地六个。
三、教材要求: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160个汉字。
2、加强写字指导,保证写字质量。
3、重视朗读的指导,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4、课文教学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给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见解的机会。
5、重视课外阅读指导,选择好的读物,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6、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
7、重视日常活动中的口语交际。
8、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160个汉字。
2、阅读和说话训练。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难点:
1、掌握常用的汉字的基本笔画。
2、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思想教育。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42人,男生 22 人,女生 20 人。
智力好的有
智力差的有
自制力差的有
六:本学期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一)、识字
1、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字。
2、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
3、每节课都让学生写几个字,保证质量。
( 二)、阅读
1、避免单调枯燥的朗读,指导读书感情。
2、课文教学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给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见解的机会。
3、重视课外阅读指导,选择好的读物,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三)口语交际
1、重视创设情景,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
3、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鄂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想个好办法》怎么写
教学要求:
在交际中学习表达,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训练学生说话清楚、明白、态度大方。
培养学生认真听话的习惯。
教学难点:
交际中学习表达,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兴趣
1、让学生回忆一下,在自己的抽屉中有没有已经不穿或准备丢掉的袜子,并说说自己不准备再穿的原因。
2、出示两只用硬纸板做的卡通袜子,贴在黑板上。谁愿意收拾他们呢?鼓励学生积极想办法,让袜子能重新找到自己的“岗位”。
二、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1、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或者和自己的小朋友进行交流,同学间可以互相提出建议。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3、鼓励学生为了自己的表达的需要,通过画图、动作交流等方式帮助自己更好的表达。
三、评选“金点子”奖。
综合性学习
教学要求: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意见。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本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能告诉大家在这本书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小节:我们这本书的学习内容可丰富啦!有识字课、古诗、课文、语文乐园……
二、交流
1、小组内交流,这本书中你喜欢的或不喜欢的内容。
2、全班交流。
3、愿把你的想法告诉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那可以用哪些方法与他们联系呢?指名说,师小节。
4、如果想和他们联系,首先就得知道那儿的电话或通讯地址,或是邮箱E—MALL,这些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赶快去找吧!
5、学生自由活动。
6、指名说,随机出示语文课文说明放大图,勾画出地址、电话。
三、课后作业
上网、打电话或写信把书中你喜欢的或不喜欢的内容告诉编辑部的叔叔和阿姨。
三、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举例作文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重、难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 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生兴奋地与同桌练习。) 师: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 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师: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师:(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第一幅图是在教室里,一个小朋友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 师:是啊,小朋友在讲故事,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生: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师: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 生:记住了!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生: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 师: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1:应该大声说,要不然老师听不到。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说话。下课了,其他同学都休息了,不能影响他们。 师:(笑)哈哈,两位同学的看法不一样了,同学们,你们怎么想? 生:(议论纷纷)大声说!不对,小声说!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环节用课件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判断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并与同桌交流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师: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2: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评委老师听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