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都知道粗粮比细粮好却仍然吃米饭
一、为什么人们都知道粗粮比细粮好却仍然吃米饭
1.如果粗粮吃的太多,就会影响消化。过多的纤维素可导致肠道阻塞、脱水等急性症状。
2.长期过食粗粮,还会影响吸收,使人体缺乏许多基本的营养元素。所谓“面有菜色”,就是纤维素吃的太多,导致营养不良的典型表现。
3.对于那些养分需要量大的“特殊”人群来说,过食粗粮,影响吸收而造成的危害最明显,这些人包括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以及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4.纤维素还具有干扰药物吸收的作用。它可以降低某些降血脂药和抗精神病药的药效。
所以粗粮虽好,也不能肆无忌惮的吃,不能完全取代细粮。
二、为什么说“五谷为养”?谷类在膳食中有什么意义?
古话说:“五谷为养”,意思是粗细粮均有丰富的营养,搭配食用对健康有利。
“五谷为养”话粗粮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指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粗、细粮搭配互补,是提高食物营养价值的最好途径。古话说:“五谷为养”,意思是粗细粮均有丰富的营养,搭配食用对健康有利。
由于加工程度的不同,粗粮保留了比细粮更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大米蛋白中赖氨酸含量低,而荞麦中赖氨酸含量高;精白米面中维生素B1含量低,而玉米、大麦、荞麦中维生素B1的含量很高;大米、玉米、面粉中赖氨酸的含量少,而黄豆、青豆等豆类中的赖氨酸含量比较多。粗粮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铁、镁、锌、硒及维生素的含量,也要比细粮多一些。
粗粮本身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排毒养颜、增智醒脑、提神安眠,以及防治多种现代“文明病”、“富贵病”。燕麦中的皂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小米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等功效;玉米、荞麦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柠檬酸、苹果酸和芦丁,可防治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进食粗粮后,人体血糖指数一般小于食用小麦和普通稻米的指数,有利于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因此很多医学组织建议糖尿病人尽量选择食用粗粮,作为主食或主食的一部分。
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统正常运转。粗粮能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促使每日排便,纠正慢性便秘,利于养颜美容。粗粮与可溶性纤维协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粗粮能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粗粮的不可溶性纤维素还有助于抵抗胃癌、肠癌、乳腺癌、溃疡性肠炎等多种疾病。因此,粗粮有“第七营养素”(前六个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美称。
在保证主食多样化的前提下,应当有意识地多选择食用粗粮,这也是平衡膳食营养的一个重要原则。大家可想而知,如果完全用粗粮代替细粮,不仅口感上难以接受,而且营养上也并不合理。研究表明,体重超标准者、喜肉食者以及亚健康群体,每人每天食用粗粮50~80克为宜,也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平衡膳食原则,要求人们每日食物尽量多样化,在主食上也做到多样化;既要食用精米、白面,更应注意食用粗粮。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营养的目的。
三、什么是粗粮?
粗粮主要包括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麦、燕麦、养麦等)、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蚕豆、豌豆等),以及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四、为什么现代人都喜欢吃粗粮,它有什么好处,那些人不宜
1、粗粮里面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远高于精白米和精白面。在各种主食中,精白大米的维生素含量最低,精白面次之。因为谷类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它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集中在外层的“粗糙”部分当中,而中间的细白部分含量很低。糙米经过精磨加工之后变成大米,其口感软了,外观白了,但是B族维生素的含量仅剩下原来的1/4。粗粮之所以“粗”,就是因为它没有经过精制加工,因此天然的营养成分损失极少。特别是对于生长发育很快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营养供应比成年人更为敏感。充足的B族维生素对于智能和体能都是极为重要的。
2、粗粮里面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帮助肠道蠕动,排除毒素,预防便秘。每个人都知道纤维的重要,懂得多吃水果、蔬菜固然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却经常会忘记粗粮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实际上,粗粮当中的不溶性纤维对于促进肠道蠕动最有帮助,而且可以与食物中的多种污染物质相结合,将它们带出体外,并把肠道打扫得干干净净。那些洁白、柔软或松脆的普通食品,均是精白米和精白面制成,其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微乎其微。
3、粗粮需要更好地咀嚼,有利于保护牙齿。牙科专家们认为,牙齿也会“用进废退”。经常咀嚼,可以促进牙齿的坚固,如果总是吃太软太精的食物,从来不需用力咀嚼,则恒牙质量受到影响。多吃粗而不硬的全谷类和豆类,正是让我们牙齿得到锻炼的大好机会。
4、粗杂粮有助于控制血糖。用粗杂粮代替部分细粮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但是这些食物维持餐后血糖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如燕麦、荞麦、大麦、红米、黑米、赤小豆、扁豆等可明显缓解糖尿病病人餐后高血糖状态,减少24小时内血糖波动,降低空腹血糖,减少胰岛素分泌,利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
5、常吃粗杂粮能够预防中风。美国长达12年的研究表明,大量食用全谷物食物(粗粮),可使患中风的危险性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与每天食用不到半片全麦面包或等量全麦食品的妇女相比,食用粗粮多者(相当于每天吃2~3片全麦面包),患缺血性中风的可能性低30%~40%。
6、粗杂粮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如黄豆。实验证明,黄豆及其制品对心血管有特殊的作用。经常食用黄豆食品,可有效地降低血清胆固醇,并帮助解除动脉血管壁已遭受的损害。一些学者研究发现,用醋泡过的黄豆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肥胖症。因为黄豆里的皂素能排除贴在血管壁上的脂肪,并能减少血液里胆固醇的含量。另外,甘薯可以促进胆固醇的排泄,维护动脉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从而降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7、粗粮还有减肥之功效,就如玉米,玉米中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对于减肥非常有利。玉米成熟时的花穗玉米须,有利尿作用,也对减肥有利。我们可以把玉米煮汤当茶饮,也可把玉米制作成玉米糕、玉米饼等。膨化后的玉米花体积很大,食后可消除人的饥饿感,但食后含热量非常低,是减肥的绿色食品。
哪些人不适合吃粗粮
1、缺钙、铁等元素的人群。因为粗粮里含有植酸和食物纤维,会结合形成沉淀,阻碍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
2、患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如果患有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或是胃溃疡,进食大量粗粮易引起静脉破裂出血和溃疡出血。
3、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果长期每天摄入的纤维素超过50克,会使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
4、体力活动比较重的人群。粗粮营养价值低、供能少,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而言营养提供不足。
5、生长发育期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对营养素和能量的特殊需求以及对于激素水平的生理要求,粗粮不仅阻碍胆固醇吸收和其转化成激素,也妨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6、老年人和小孩。因为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而孩子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消化大量的食物纤维对于胃肠是很大的负担。而且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率比较低,不利于小孩的生长发育。
7、胃肠功能差的人群。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吃太多食物纤维对胃肠是很大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