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循环情况怎么写

更新:2024-10-13 06:13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0

大路中学黎太弟【摘要】兴趣是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有发展能力,才不至于对所学内容产生厌倦。读,就是引导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读。从读中认识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掌握语文双基知识;从读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读中达到思想教育之效果。学生要多读、多写、多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力探讨和研究的。【关键词】培养兴趣读提高写作一学习兴趣的培养所谓兴趣,指的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姆曾专门研究过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并最终证明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明显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之不足;持久的兴趣,能促成发明创造。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来看,兴趣是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有发展能力,才不至于对所学内容产生厌倦。如何培养出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1、精心设计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也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因此课堂教学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就必须敲好开课的第一锤。设计导语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于形式,但都必须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定。有两种导入法:第一种设疑激思法。第二种讨论启迪法。从而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酝酿出对这篇课文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再介绍作者。这样这段激动人心的肺腑之言必定会引起同学们对人生极其严肃的思考,对作者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与关注。总而言之,好的导语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2、改变教学单元设计顺序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有了直接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会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会因时而改变原有的教学单元设计顺序。像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时,我会把一、二两个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换,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两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因为只有当学生有过切身的生活体会,他才会容易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并学以致用,把语文学习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这样他们以后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了。二提高读的能力语文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识别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的用法,并达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之目的。读,就是引导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读。从读中认识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掌握语文双基知识;从读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读中达到思想教育之效果。有些字、词、比较难读,要掌握,只有认真读,才能熟悉。此时,教师必须花些时间,利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求他们每篇课文都要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样首先要正确地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其次,是流利地读,在正确读的基础上重点要求读得连贯自然,不读破词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字句,不唱读。有必要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的口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在小组中交流自学情况,在小组开展讨论,在班上进行小组汇报、组与组进行交流,并互相评议。这样使口语交际训练面广,增大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活动时间,也增补了以学生个体活动为基础的群体的口语训练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别人的读书、答问进行评议、补充,这不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评议活动,也是师与生、生与生的学习交流,是口语交际训练最常见的形式和良好的机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评议环节,要把这一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评议时,首先要求学生留心听别人的朗读、发言、答问,然后要积极思考、判断,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和补充意见,敢于争论,互相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另外要提倡学生多读文学性强的书刊。一篇文章应如何读,才能读懂?阅读时要思考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是怎么写的?把这三个问题弄清楚了,才算读懂一篇文章。此外,还要多读与课文主题、风格相似的文章,如《读者》、《美文》、《中国青年》等杂志上刊登的美文,以及余秋雨、毕淑敏等散文大家的作品。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老师怕改作文,改作文犹如移山,费时费力,效果却并不明显的现象,所以作文教学中写作文花费时间多,写作次数少和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能读懂文章,在生活中会艺术地说话,能写出有文采和思想的作文。学生要注重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要提高写作能力。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方法得当,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技巧上,都会给写作上带来极大的帮助。作文讲究文意和文法。我认为,讲究文意,是指作文的思想要积极健康,尽量少写不被社会认可或者离经叛道的东西;章法是指作文不要一味地追求新奇,其开头、结尾、结构、条理、语言,按合理的结构、布局去写。建议中学生学会用随笔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学期就可以写下近万字。只要坚持这种万字游戏,写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作文不强调成篇,从内容上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思想上的片刻闪光,都可以形成文字;对于某一现象、某一事件的看法,也可以通过三言两语做个记录。而一强调成篇,就会过多地去考虑结构问题,考虑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这不但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在表达上,往往会限制了畅所欲言,而地留下的是作的痕迹。作文不强调成篇,从形式上说,多做一些分解的训练,有利于基本功的扎实加强,这好比一名跳高运动员,为了跳得高一些,能老在横杆面前跳吗?总要在身体的耐久力、柔韧性、速度、灵敏性等各个方面有计划地去训练。作文,同样有许多要素。如何观察,如何积累,如何进行联想、想像,如何进行分析、综合,如何选材、组材,如何使用语言等等,也是要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才可能落实。如果老是要求成篇,那就等于要求跳高运动员老是去跳一样,成绩恐怕难以提高。另外,学生要多读、多写、多改,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读写结合,从范文中借鉴,极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经验之谈,是有道理的。还要多写多练,勇于实践,不断摸索。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要靠自己的实践。再者学生要多听意见,深入思考,反复修改。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要有个过程。只有深入思考,反复加工,才能正确、恰当地反映客观实际,表达好自己的思想感情。修改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文章质量、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些人信奉所谓一挥而就,文不加点,写完后自己不看,不改,也不请教别人,这样就很难发现问题,更谈不到精益求精。有人是为了怕麻烦,写完了事,至于写得如何,他就不管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它们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拦路虎、绊脚石。总之,经过反复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会随之提高,作文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那就让我们细水长流、集腋成裘吧!综上所述,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力探讨和研究的。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一定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读和写作能力。并且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爱读书的教师,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能思考的教师,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会写作的教师,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善交流能倾听的教师,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敢创新的教师。

下一篇:应从哪些方面评价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上一篇:六年级上口语交际5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