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口语交际训练是观察、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的综合训练。搞好口语交际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感情的交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认识水平,同时,还能养成有礼貌、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以及尊重他人,懂得合作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因此,在各年段的教学中,我们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做起:
一、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口语交际课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激发兴趣的途径之一是激励。在教学中,我总是用心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说话过程中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赞美与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特别是刚刚开始上口语交际课,激励学生愿说、爱说、敢说比会说、说好更重要。他们想说什么就应该让他们说什么,不要给予过多的限制和苛求,否则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别人的交流中去,从而迅速提高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二、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创设交际情境
教学中我利用浅显的古诗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如教《渔歌子》一课,我先让学生读读古诗,然后配上与古诗意境相吻合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试着在自己脑海中呈现出诗句的画面,最后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相互补充,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 联系实际,拓宽口语交际的渠道。
口语交际课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我利用语文及其他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扎实的口语交际课应该兼容并蓄,打通课内外的渠道,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只有把交际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口语交际训练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在语文教学中,我结合课堂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在看与听的过程中积累语言,体验情意,净化心灵;在游戏中,让他们在玩中说,乐中说,在无拘无束的动态中进行交流,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到外面参观果园、猪场、牛场等,把看到的与想到的说一说,以此不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总之,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起学生的交际兴趣,坚持语言实践的原则,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得到口语交际的锻炼,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只有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迅速地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