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口语交际纳入了教学内容,并明确规定: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理解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现在的低年级小学生生活内容比起以前的孩子丰富多了,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多,与人交流时基本上言之有物,但缺乏言之有序,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使孩子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一、不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谈化交际性。
说话往往是单向的,多是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思维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具有交互性。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看到有的教师会把口语交际课上成看图说话课,指着书上的插图一句一句问学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这样的教学哪里谈得上在学口语交际,与教材的编写意图当然是相违背的。有的教师虽然一开始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但稍不注意就会上成说话课。如在口语交际课《春天来了》中,学生准备好后,一位学生上台就说开了,但教师为了叙述更流利,对他说:请你转过身看大屏幕说。就这么一转身,这位同学就背对着同学交际了。这是十分典型的独白或说话。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无疑削弱了口语交际应有的交际性。口语交际能力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
二、精心选择交际材料,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情境,激起学生兴趣。
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材料的来源大致有二:一是语文课本中提供的说话凭借;二是教师选取的课外说话材料。一、二年级新教材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规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素材和具体情境,所以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两种材料来源相比较而言,后者占有较大的优势。因为教材中提供的说话内容,虽然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但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学生来说,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后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亲切可感,令学生有话可说。选择课外说话内容应该坚持六性,即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知识性、思维性、实践性。
口语交际中,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双方的谈话情趣,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爱的事物为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孩子会把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迁移到对交际的喜爱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往往会被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所以,教师应做有心人,要时时留心观察学生,当学生受到外来影响而兴奋或产生感情共鸣时,教师应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交际训练。由于捕捉了时机,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于是他们会把话毫不费劲地说得既完整又通顺,从老师要我说,要我听变成我要说,我要听。
三、优化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教给方法
1、教给说的方法
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有待于教师具体指导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句完整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小段话。到了中高年级,教师要指导他们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有头有尾地说一段话。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语交际才不会感到困难。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口语交际具有即使性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做到心到口到,想得快说得好,这就要求学生针对交际对象,交际场合及时做出调整。有学生在口语交际《打电话》一课中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句祝福语送给过生日的同学就是不恰当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教师要适时地引导。
口语交际中的姿势、态度自然,礼貌,大方也十分重要,低年级孩子有多动的特点,这就要靠教师适时的提醒和恰当到位的指导,变幻多样的形式,提供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纠正,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
2、教给倾听的方法。
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低年级孩子大多敢说,爱说,可如果叫他们静下心来先听别人说,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听不完整的就断章取义,连意思都没听明白怎么与人交际呢?更有甚者,根本就没听。所以就很需要教师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注意力集中,能复述别人的原话或主要意思,能接着别人的意思说下去,能正确适时地回答别人的提问。
3、教给评价的方法
低年级孩子同样有接受评价和评价他人的需求。教师要注意开展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但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是说好是不能调动其积极性的,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固然要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这一过程,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的局面,引导学生评语言、评仪态。教师可带着学生评所说内容的有序性和思路。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对教师有何帮助
教师是知识和教养的化身,是新一代的塑造者,教师不仅要有端庄的仪态,优雅的风度,得体的着装,更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这样,不但能给学生树立起可亲可敬的模仿形象,而且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的成功,教师口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成败。深刻而富有感染力的交谈,能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上进;反之,平涩粗暴的言语往往会破坏学生的情绪,导致教育的失败。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口语能力是每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
那么,什么是教师口语交际呢?所谓的教师口语交际,就是指教师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运用语言手段,选择适当的内容及分寸组成话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言语行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富有条理的讲述,推理严密的阐释,对发展学生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口语习惯等方面都直接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迅速发展的非常时期,对教师语言普遍存在着美好期待的心理,他们渴求知识,善于模仿,教师口语对学生来说就是“言传”和“身教”。因此,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应加强自身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
那如何培养教师自身口语交际能力呢?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加强普通话训练,具备良好的普通话基本功
“学好普通话,才能走遍全天下”,在普通话已作为“校园语言”的今天,普通话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在教师进行教学和口语交际时,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普通话不标准,甚至含乡言,不但会给学生留下笑柄,还会使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因此,具备良好的普通话基本功,是教师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前提条件。
二、恰如其分的态势语表述
态势语是口语交际的辅助手段,是教师通过体态、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的一种辅助形式。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一次成功的口语交际,不但得力于好的有声语言,也必须伴随着自然,得体的态势语。记得在一次优质课活动中,我讲《鲸》一课,当讲到幼鲸的生活习性:“头朝里,尾巴向外聚在一起,但听到声音会马上四处逃窜”这部分时,我一边讲一边向学生比划着幼鲸逃窜的整个过程,之后,学生马上意识到这体现了幼鲸警惕性非常高这一特点,就这样,通过我动态的、直观的姿态语很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学生更为理解。因而我觉得自然、得体、大方的态势语对教师来说犹为重要,教师要养成运用态势语的良好习惯,掌握态势语的要领。
三、教师要有关爱之心,口语交际要亲切通俗、儿童化、幽默化
小学生大多是7岁至12、13岁的儿童,他们对老师还像对父母一样的依恋,因此,教师要运用儿童的语言,感情真挚、坦诚、充满爱心,语气活泼轻松,表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有童趣,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使师生之间像朋友间相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尽量避免口头禅
教师“口头禅”不仅会影响说话的流畅,还会阻碍学生的聆听,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尽量避免“口头禅”的出现,保证口语交际的流畅与连贯。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虽然这个能力并非一两天练就的事情,但我们应该相信这样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付出了心血,一定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