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的养生之道
红茶的养生之道
红茶的养生之道
红茶的泡法
1、红茶的泡法
1.1、新鲜的冷水注入电水壶里煮沸。需要注意的是,水龙头刚流出来的水饱含空气,能充分引导红茶的香气,而隔夜的水、二度煮沸的水或保温瓶内的热水,都不适合来冲泡红茶。
1.2、水沸腾后,用正滚沸的开水温茶壶及茶杯,一般以渐歇的方式,这样能避免水温变化太大。一般冲泡红茶的茶壶造型,都有一个矮胖的圆壶身,这是为了茶叶在冲泡时有完全伸展舒缓的空间。
1.3、谨慎斟酌茶叶量。想要泡出好红茶,建议最好以2杯的红茶叶量(约5克)来冲泡成2杯,较能充分发挥红茶香醇的原味,也能享受到续杯乐趣。
1.4、将滚水注入壶里泡茶。待到水开始沸腾之后约30秒,水花形成像一元硬币大小的圆形状,这时候来冲泡红茶,最适合不过。
1.5、静心等候冲泡时间。快速的冲泡无法完全释出红茶茶叶的芳香,在一般专业的茶罐上,我们经常会看见上面标示出茶叶的份量和浓度大小,这关乎到茶叶冲泡和等待的时间。例如有的茶叶,浓度分为1-4级,1为最弱,4为最强,冲泡时间则是从2分钟到3分半钟,依次变化。
1.6、将壶内冲泡好的茶汤,倒入温过的茶杯中。饮用红茶的茶杯,一般而言都是属于底较浅而杯口较宽,因为这样可以充分让饮茶人享受到红茶的芳香,还可以欣赏到它明亮的茶色。
红茶适合什么喝
1、容易乏惫
红茶含有大量的咖啡碱成分,咖啡碱具有兴奋神经中枢系统、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增进思维等作用,对于容易乏惫的人群,有消除疲劳、提神醒脑的效果。
2、尿路不畅
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成分,能够增强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促使尿量的增加,对于尿路不畅的人群,有利尿的作用。
3、胃部不适
红茶是全发酵茶,茶性温和,红茶中含有的物质成分,能在胃部形成一种保护粘膜,有养胃护胃的功效,胃部不适、胃溃疡的人群,经常饮用,有一定治疗的效果。
4、心脏病患者
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每天饮用红茶,血管的舒张度会增加,红茶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对于心脏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红茶什么季节喝最好
中医方面认为,红茶性温和,具有暖胃的作用,所以喝红茶最好的季节应该是在冬季,这对于增加胃口、帮助消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医上也认为,“春天喝花茶,夏天和绿茶,秋天喝青茶,冬天喝红茶的说法。”
冲泡红茶有哪些技巧
1、茶和水的比例
泡茶时,泡茶要掌握好茶与水的.用量比例。用壶冲泡红茶时,最少一壶的投茶量应在5克,如果茶叶太少,即使少冲水也无法充分发挥出红茶的香醇味。
如果饮茶者比较重口,可以适当加大用茶量,泡上一杯浓茶汤;如果是平常没有什么喝茶习惯的人,可以适当少放些茶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汤。
2、茶器的选择
事实上,红茶是包容性最好的茶。它用玻璃器皿、陶瓷盖碗、紫砂壶任何一种来冲泡,都能表现出它出色的一面。
3、水温的掌控
通常,冲泡红茶为90℃的水温,冲水后须马上加盖焖茶,以保持红茶品质的芬香。
然而,水温与茶叶品质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茶叶品质比较好,水温高也不会影响红茶冲泡后的口感及耐泡度。
4、闷泡时间
大多红茶都是不用闷泡的。因为大多红茶的揉捻发酵时间长,所以茶汤很快就出味了,一闷反而涩。
然而,好的红茶在泡到十泡之后,再闷泡一分钟,则还是能喝到红茶的韵味,茶香也还不会被透支。
5、续水次数
红茶的红碎茶,由于在加工鲜叶时,经充分揉捻切细,只能冲泡一次,就能使茶汁充分浸泡出来。
红茶搭配什么喝最养生
1、黄芪红茶
材料:黄芪15克,红茶3克。
做法:把黄芪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约15分钟。放入红茶后,再一起煮约5分钟,即可饮用。
养生功效:黄芪味甘性平,有补气生阳、调和脾胃、润肺生津、祛痰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自汗盗汗,充气不足,痈疽不溃,退肿排毒等。有效补气健胃,可改善身体虚弱症状。对中枢神经、心血管有利,有降压作用,还可利尿,抗病毒,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
2、甘蔗红茶
材料:甘蔗500克,红茶5克。
做法:将甘蔗削皮,切碎,和红茶共煎。
功效:清热生津,治疗咽干口渴,喉痒咳嗽,过食肥腻食品等,是理想的保健茶饮。
3、糯米红茶
材料:糯米50克,红茶5克。
做法:将糯米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在煮好的糯米中加入红茶,即可饮用。
功效:益气养血,改善身体虚弱症状。
;
健康喝茶养生的知识有哪些
健康喝茶养生的知识有哪些
茶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饮品,而茶的功效作用也很多,那么健康喝茶养生的知识有哪些呢?下面跟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健康喝茶养生的知识 每天喝多少茶最健康
要真正达到健康目的,茶就必须每天都喝。专家告诉我们,根据日本的动物实验显示,饮茶研究中的动物实验,标准做法是取15公克绿茶萃取,再泡制成250毫升。想让喝茶达到最大健康效益,他建议每天喝500毫升,约2个马克杯的量,茶的浓度以浸泡2分钟为宜,若是喝淡茶,最多一天可喝1000毫升,再超过就不建议了。
茶一定要趁热喝
专业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数千种以上物质,好物质能在冲泡的前2分钟释出,浸泡久了反而会释出负面成分,而且茶应该趁热喝,一旦变凉氧化,健康效益就打折。因此专家建议上班族可用有附滤网的保温瓶泡茶,让茶保温慢慢喝。
喝茶的时间一定要注意
有些人泡茶喝不完,放隔夜再喝。专家表示,一旦储存不当就易滋长细菌,但基本上只要将茶叶取出、适当保存,饮用隔夜茶并无不妥。为了避免影响肠胃道的消化吸收,建议餐前避免大量喝茶或以茶佐餐,饭后也别马上喝茶。最佳喝茶时机应是饭后2到3小时最佳,另对咖啡因较敏感的人,避免睡前喝茶。
茶叶除了会喝,还要会吃,这样最健康
要预防疾病,必须每一种茶都喝,而且喝茶和吃茶互相轮流。由于茶叶中有些不溶解于热水中的营养素,例如脂溶性维他命之胡萝卜素、维他命E、矿物质锰和食物纤维,光凭喝茶是无法摄取到的,最后都被当做茶渣扔掉,十分可惜。所以吃茶也是摄取茶中营养素的不错方法。
健康养生喝茶的学问 血瘀质——山楂红糖茶
血瘀就是血脉运行不畅,以肤色晦暗长斑、口唇舌质紫黯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做法简单,取山楂8~10枚,洗净、去核、掰碎,用开水冲泡或煮20分钟,加入红糖调匀即可。
阳虚质——三花茶
最典型的症状是畏寒怕冷、手脚冰凉。除少部分人是先天阳气不足外,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日常贪食冷饮,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所致。
阳虚病人不妨试试三花补阳茶:康仙花3克、天山雪莲花2克、人参花2克,沸水冲饮。
气郁质——双花茶
双花茶特别适合气郁体质者饮用,对改善心情抑郁有很好的帮助。不过,茉莉花性偏散,容易伤人正气,肾虚、中气不足的人要慎用。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道疏肝解郁的茶——双花茶:玫瑰花和茉莉花各20克,开水冲泡5分钟即可。
阴虚质——枸杞菊花茶
人体由阴阳组成,阴出现亏虚,即人体津液、精血等阴液不足,从而无法制约阳气,就会形成阴虚阳亢,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盗汗、皮肤干燥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阴虚火旺之人调养的原则是滋阴养血、补肝肾阴,一个简单有效的茶疗养生法是枸杞菊花茶:取菊花5朵,枸杞10克,稍加清洗后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
痰湿质——三宝茶
痰湿体质的人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在这里推荐三宝茶:菊花、陈皮、普洱茶各5克,共同研成粗末,用纱布袋包好放入杯中,沸水冲泡即可饮用。
湿热质——五花祛湿茶
湿热体质的人常常面垢油光,多有痤疮粉刺,常感到口干口苦、伴有口气,这类人大多舌苔黄腻、眼睛红赤、心烦体倦。
五花祛湿茶非常适合这类人群日常饮用。取金银花、木棉花、鸡蛋花各50克,菊花、槐花各30克,加清水3000毫升,文火沸煮半小时,滤取汤汁,稍凉后调入200克蜂蜜即成。
气虚质——黑茶黄芪茶
气虚的人往往体形不正常,要么过于消瘦,要么是偏胖,同时还伴有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爱出汗等表现。气虚的人抵抗力较差,易患多种疾病。
气虚首选黑茶。黑茶长于调节胃动力,改善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其次,中药里的补气良药——黄芪,也是气虚者的必选。
特禀质——固本增免茶
过敏体质、有家族遗传病史或先天性疾病的人都属于特禀体质。中医认为,调理应以益气固表、养血消风为主,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和加重。
健康养生喝茶的7不饮 过浓不饮
浓茶会使人体的“兴奋性”过度增高,会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病者在饮用浓茶后可能会出现心跳过速、心律不齐的现象,易造成病情反复。
睡前不饮
这一点对于初期饮茶者尤为重要。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要特别注意。
餐前不饮
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则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因为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酒后不饮
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到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
乙醛对肾有较大的`刺激作用,会影响肾功能,所以,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不仅如此,酒中的乙醇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二为一,更增强了对心脏的刺激。所以,心脏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新茶不饮
新茶会刺激胃黏膜,造成肠胃不适,甚至会使病情加重。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太新鲜的茶叶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由于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存有对身体健康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醇类、醛类等物质,且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
忌用茶水服药
有些人尤其是爱喝茶的人,会选择用茶水来送药,殊不知茶水中的鞣质可与药物结合而沉淀,会改变药性,阻碍吸收,影响药效,所以,服药应用白开水。这也就日常所说的“茶解药”。
隔夜茶不饮
隔夜茶因搁置时间太久,容易受到病源性生物污染,茶水中的复杂成分也易发生变化,饮隔夜茶可导致胃肠疾病。小时候一直被教导“隔夜茶,拉肚子”看来真是自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