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西方饮食文化?
如何认识西方饮食文化?
所谓西方饮食文化,是指西方人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与消费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 西方历史悠久,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其主要特点大致有五个方面。
1.系统的饮食典籍 饮食典籍,也可称为烹饪典籍,主要指专门记载和论述饮食烹饪之事的着作。由于西方厨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一定的文化修养,同时西方人注重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因此西方饮食典籍在作者上是厨师与其他职业者并重,在内容上是技术与具体经验的总结叙述和科学与概括性理论的分析论述并重,比较系统而丰富。它主要包括四大类,即烹饪技术类、烹饪文化与艺术类、烹饪科学类和综合类。其中,烹饪技术类又有技术实践、技术理论等众多典籍;烹饪文化与艺术类又包括烹饪历史、烹饪美学与哲学、烹饪艺术等众多典籍;烹饪科学类包括烹饪营养学、烹饪化学、烹饪卫生学、食品微生物学等方面的不少典籍;综合类中内容较为广泛、影响较大的是百科全书式的烹饪书和部分叙事着作。
2.独特的饮食科学 饮食科学是以人们加工制作馔肴的技术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饮食烹饪发展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活动。西方的饮食科学内容十分丰富,但它的核心主要是独特的饮食思想和科学技术与管理。在饮食思想上,由于西方哲学讲究实体与虚空的分离与对立,在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上形成了天人分离、强调形式结构、注重明晰等特色,使得西方人在饮食科学上产生了独特的观念,即天人相分的生态观、合理均衡的营养观、个性突出的美食观,强调人的饮食选择只需适合人作为独立体的需要,按照人体各部分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来均衡、恰当地配搭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并且通过对食物原料的烹饪加工,突显各种原料特有的美味,重在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在饮食科学技术与管理上,最有突出意义、最值得称道的特点是西方烹饪的标准化与产业化。它非常强调在食物加工生产过程中系统、精确和理性,严格按照一系列标准,利用先进机械加工、制作质量稳定的食物,并进行有效的大规模经营。正是由于食物制作的标准化、产品质量稳定,广泛地利用机器实现工业化生产,再加上规模化经营,使西方烹饪有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与发展。
3.起伏的饮食历史 西方的饮食历史是非常独特的。在西方国家,政治上的长期分裂,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西方饮食烹饪历史呈现出板块移动式、不平衡的发展格局,各主要国家的饮食烹饪在各个重要历史阶段的发展极不平衡。在古代,西方饮食发展中最杰出的是意大利菜。意大利菜直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餐中历史最悠久的风味流派,也可以说是西餐的鼻祖。直到16世纪末以前,意大利菜都十分兴盛,并且凭借着自身古朴的风格成为古代西餐中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在近代,西方饮食发展中取得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的是法国菜。它深受意大利烹饪的影响,但在极大地吸收意大利烹饪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优势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了有别于意大利的法国特色,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17世纪到19世纪西餐的绝对统治者,可以称作西餐的国王。在现代,虽然意大利菜、法国菜仍然兴盛、繁荣,但让人耳目一新、感受到强烈震撼的却是英国菜和美国菜。它们或多或少地受到意大利菜和法国菜的影响,但最终与当地的固有特点有机结合,并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思想,使传统的烹饪方式、烹饪工具发生质的变化,拥有了自己的烹饪风格,因此成为现代西方饮食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其中,美国菜更是在20世纪中叶时逐渐与意大利菜和法国菜抗衡而部分地成为西餐潮流的领导者,可以说是真正的新贵。
4.精湛的饮食制作技艺 西方人在饮食品的制作上十分注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无论是馔肴还是茶酒的制作,都表现出了精湛的技艺。仅以馔肴制作技艺为例,在原料使用上非常精细,常常根据原料的不同部位、品质特点选择使用不同的烹制方法。在刀工上,十分简洁,多用基本刀法,少用混合刀法(“花刀”),原料的基本形态较简单,主菜形状多为大块、厚片。在制熟上,烹饪方法独特,常用以空气和固体为传热介质的烹饪方法,如烤、铁板、铁扒等。在调味上,别具一格,强调在加热之后的浇味,常常单独制作少司来调味,也多用香料、酒、乳制品来调味。在馔肴的造型与美化方面,强调图案美,装盘讲究简约、实用,不仅简洁大方,而且自然、随意,盘中之物绝大多数是可以食用的,集装饰与食用于一身,很少为装饰而装饰,同时也重视美食与美名、美食与美器、美食与美境的结合。
5.众多的饮食品种西方是一个多国家、多民族的区域,历史悠久,西方人尤其是职业厨师和家庭主妇在漫长的时间里创造出了成千上万的各种馔肴和饮品。在馔肴方面,许多菜点是在不同社会背景中孕育出来的,如果从馔肴的产生历史和饮食对象等角度进行梳理、划分,可以分为民间菜、宫廷菜、民族菜、市肆菜等不同类别的菜;如果从地域来看,由于自然条件、物产、人们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不同,西方各国又形成了众多的风味流派,其中,最着名和最具代表性的有意大利菜、法国菜、英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这些着名的风味菜大都有各自独特的发展历史、精湛的烹饪技艺,甚至还有种种优美动人的传说或典故。而在各个国家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地方风味菜,并且大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不同的烹饪艺术风格。在饮品方面,主要有酒和咖啡。仅以酒为例,西方的酒品类众多,可以按照生产工艺、生产原料分,也可按产地、颜色、含糖量、状态、饮用方式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果按照生产工艺则分为酿造酒、蒸馏酒、混配酒等。其中,酿造酒的着名品种有葡萄酒、啤酒等,蒸馏酒的着名品种有白兰地、朗姆酒、威士忌、金酒、伏特加等,混配酒的着名品种有开胃酒、甜食酒、利口酒等。此外,鸡尾酒也是突显西方特色的酒品。
举报/反馈
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人对有着快捷,方便,营养等特点的西方饮食文化逐渐认可.以下是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1987年,在北京前门,第一家肯德基开业;
1996年6月25日,第100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
截止2002年9月12日,已有700家肯德基在中国开业.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87至1996年的9年中,有100家肯德基落户中国,而从1996年至2002年短短的6年中,就有600家肯德基出现在全国各地.这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中国人开始逐步接受西方饮食文化了.
但这也不能完全说明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在现代社会就没有市场了,也不意味着西方饮食文化已完全占领了饮食文化的至高点.
西方饮食文化的用餐礼仪?
1. 准备:在用餐之前,先准备好餐具和食物。如果是在家中用餐,要确保餐具干净、整洁,食物摆放整齐。如果是外出用餐,要提前选择好餐厅并预订座位。
2. 就座:在就座前,应该先整理好自己的仪表,然后向同桌的人礼貌地打招呼,再轻轻地坐下。
3. 餐具使用:在用餐过程中,应该正确使用餐具。如果是用刀叉,应该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切割食物,然后将食物切成小块,再用叉子送入口内。如果是用筷子,应该将食物夹起送入口中。同时,不要让餐具发出刮盘声或者碰撞杯盘。
4. 交谈:在用餐过程中,应该保持优雅的交谈。如果是与他人交谈,应该注意声音的大小和语速,不要影响到其他人用餐。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谈论过于私人的话题或者影响气氛的话题。
5. 用餐量:在用餐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用餐量。不要过多地食用食物,以免影响健康和形象。
6. 用餐速度:在用餐过程中,应该保持适当的用餐速度。不要过快或过慢,以免影响他人用餐。
7. 结束用餐:在用餐结束后,应该将餐具和食物摆放整齐,然后离开餐桌。如果是在餐厅用餐,应该注意留下足够的金额作为小费。
总之,西方饮食文化的用餐礼仪强调的是优雅、礼貌和尊重他人。在用餐过程中,应该保持整洁、礼貌和适当的举止。
西方饮食文化的饮食特点?
1、系统的饮食典籍主要包括。烹饪技术类、烹饪文化与艺术类、烹饪科学类、综合类。
2、独特的饮食科学。天人相分的生态观、合理均衡的营养观、个性突出的美食观。
3、起伏的饮食历史。意大利菜是西方饮食文化鼻祖,法国菜是西方饮食文化国王,美国菜是西方饮食文化新贵。
4、精湛的饮食制作技艺。制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也重视美食与美名、美食与美器、美食与美境的配合。
5、众多的饮食品种。著名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著名饮品有葡萄酒、咖啡、红茶。
6、多彩的饮食民俗。日常食俗,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节日食俗,宗教色彩浓厚,缅怀上帝,玩乐为主。人生礼俗,以宗教成礼,祝愿健康快乐。社交礼俗,推崇“女士优先”、尊重妇女。《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让中国的美食和饮食文化不仅火遍大江南北,更是红遍海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饮食强调和注重的是对“美”的体验和追求。这种“美”来自于食物的“色、香、味、型、器”,通过感受这种意境,从嗅觉、视觉、味觉和触觉等体验来享受食物本身所带来的美好感受,而不去关心食材营养搭配是否合理,烹饪方式是否健康。与中国人追求感官的享受,追求食物对味蕾的刺激,而带来的充实感和无穷无尽的乐趣形成鲜明对比,西方的饮食则更加注重“实用性”,更加强调食物给食用者所提供的营养价值,怎样吃更加利于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的充分吸收,有利于身体健康。在西方的饮食观念里,吃只是为了满足身体饥饿的生理需求,解决生存需要和保证身体健康的手段,与精神享受没有丝毫的关系。中国的饮食过度追求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忽视食物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实属“美中不足”。而西方的饮食注重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进餐时食用者体会不到更多的精神乐趣和享受,这又未免太“务实”。所以中国饮食和西方饮食应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在两者之间寻找一种既能够保证食物的营养合理搭配,又能不失“口味”和“鲜美”的折中方式,满足人们对食物的不同需求。
西方文化常识概括大点?
不可不知的西方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西方文化常识》是2008年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毛峰。该书主要讲述了西方文化常识方面的知识。
图书信息
平装: 41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02035454, 7802035457
条形码: 9787802035454
尺寸: 22.8 x 16.6 x 3.4 cm
重量: 721 g
作者简介
毛峰,1965年生于天津。1986年获得南开大学法学系法学学士学位,后就职于《天津日报》社任记者,编辑,新闻作品曾获政府新闻奖。1990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1993年获现当你文学专业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北师大媒体策划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媒介批评》编委,“励耘文库?文化与传播研究”学术丛书主编。共出版学术专著8部。其中,学术专著《神秘主义诗学》入辑,由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资助,在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文明传播的秩序,中国人的智慧》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时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以及诗歌,散文,戏剧等作品,约百万言。
内容简介
《不可不知的西方文化常识》内容丰富全面,囊括了千行百业之根本,浓缩数千年文化之精髓,其内容包含地理民族政治法律、文化名人、服饰饮食、人文典籍、网络文化等方面知识,读者都可以从《不可不知的西方文化常识》中找到答案。各种文化常识都对人类的生活、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方今全球一体化,各族文化融合加剧,但每种文化不可替代之独特境界,韵味,价值,仍然是全球文化生态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各民族"软实力"的最主要的内容。这其中,西方文化凭借其不朽魅力,深沉博大而极其鲜活的文化精神,不断创新的文化机制,融汇各族文化并将之提炼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价值的独特能力,以及近代以来举世独强地从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扩张的综合实力,明显超过其他非西方文化,牢固居世界文化这主流。
西方饮食文化
西方饮食文化:融合多样性的美食艺术
在全球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喜欢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其中,饮食文化是交流和了解其他国家的最佳途径之一。西方饮食文化作为世界上最著名和多样化的餐饮文化之一,因其独特的历史和创新精神而备受人们青睐。
历史与传统:西方饮食的演变
西方饮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那个时候,食物被视为享受和社交的一部分。人们聚集在一起,分享美食,同欢共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饮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中世纪时期,宗教信仰对食物和饮食规定产生了深远影响。清肉禁食、斋戒等规定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致使食材的选择和制作方法发生了重大调整。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视饮食的烹饪艺术和卫生标准。法国、意大利等地的贵族和上层社会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时间来发展饮食文化。
多样性与地域特色
西方饮食文化之所以如此多样化和富有地域特色,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性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欧洲大陆的饮食习惯与英国平原上的传统饮食截然不同。
例如,地中海地区饮食以蔬菜、橄榄油和鱼类为主要食材,注重健康和平衡。在法国,人们品尝精心制作的奶酪、葡萄酒和面包,强调对食材的选择和烹饪的技巧。而北欧国家则以海鲜、大米和黑面包为特色。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代表了当地人的传统和文化。无论是意大利的披萨和面食,希腊的著名橄榄油还是法国的奶酪和葡萄酒,都展示了西方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饮食和社交:西方的餐桌礼仪
西方饮食文化中,饮食不仅是填饱肚子的事情,更是一种社交活动和沟通方式。西方人非常注重餐桌礼仪,尤其是在正式场合。
在餐桌上,西方人重视用餐顺序、用餐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礼节。从开胃菜到主菜,再到甜点,西方人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品尝美食。他们使用刀、叉和勺子等餐具,以体现对食物的尊重和礼貌。
此外,讲究言谈举止也是西方餐桌礼仪的一部分。在用餐过程中,西方人会与他人进行友好而轻松的对话,分享美食与快乐。这一点与东方饮食文化中的注重静默和专注不同。
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
西方饮食文化不仅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同时也对全球饮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球化的趋势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在各个国家的餐桌上都可以找到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子。
披萨、汉堡包、意面等西方快餐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他们的便捷、美味和多样性成为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一种体现。
此外,西方饮食文化也对其他国家的饮食健康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食材的来源和烹饪的方式,追求健康和平衡的生活方式。这种影响力使得世界上的许多餐馆和食品公司的菜单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健康。
总结
西方饮食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多样化的餐饮文化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地域特色和社交属性,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从演变过程到多样性与地域特色,再到对餐桌礼仪和全球饮食的影响,西方饮食文化成为了美食艺术的代表之一。
通过品味西方饮食文化,人们能够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传统和文化,同时也能在全球化的时代中促进各个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历史?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从动物身上取料炼而制。
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
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由于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又加之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通常多食“素菜”,年节里才加进荤菜。
这一饮食习惯又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佛教认为,动物是“生灵”,而生灵是不可以杀死的,更不能食用。
加之道教亦忌食鱼肉等荤腥,从而在中国大开素食之风,同时也推动了蔬菜类植物的栽培与烹调制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豆类制品技术的发展。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观念的普及,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类和奶类食品的比重。
同样,在西方人的饮食结构里,蔬菜类也明显在增加,中西方饮食结构已趋向融合。
中西方饮食文化融合例子?
中西饮食互相融合家常菜食材上融合的有番茄菜花,黄油花卷,八宝土豆泥。技法中西融合的有铁板牛柳,借鉴法式垫板牛排时蔬杂配,浇汁。
炖菜中,香煎鱼类,尤其是香煎带鱼,马哈鱼,都是西餐中,黄油煎大菱鲆技法,中餐用预调制,更好的激发了食材的香味儿。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了
20世纪西方饮食文化?
西方饮食文化是指西方人在较长时期内的人文风俗,通过对饮食品的生产、制造、加工、消费、实践等过程中,在饮食方面所创造和积累的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西方饮食文化是指西方人在较长时期内,通过对饮食品的生产、制造、加工、消费、实践等过程中,在饮食方面所创造和积累的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相较于其它类型的饮食文化,它具有浓厚的历史特点与体系结构,对现代饮食具有较大的影响。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从一个人感性直观的角度来看,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表现在:比如吃中餐需要用筷子,而西餐是刀和叉;中餐更多以菜为主,而西餐是以肉类为主等等,中西餐之间的差异性是特别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