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最简单的祛湿方:几味药,湿气没了
一、张仲景最简单的祛湿方:几味药,湿气没了
不知道有没有南方或者北方南方交接的伙伴,你说说这天,几乎气温已经是年度低点,但是这很多地区还没有供暖,可以说以前很喜欢的冬天感觉现在也很难受了。又冷又干,人的皮肤状态和身体状态感觉都不太行,那从中医的阴阳五行来看,冬天就是一年中阳气最少寒气最多的时候。
那这个季节呢也是很容易发生关节疼痛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冬季需要充足的阳气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现在天地间阳气已经很少,那就只能靠自身的阳气,而很多人呢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良习惯,夏天和冰镇饮料吹空调,年轻的时候没感觉有什么,那一旦上了 年纪,各种毛病可就显现出来了,关节肿痛,腰疼腿疼、四肢发凉等等。
那为什么一到冬季就浑身发凉,四肢疼痛呢,其实就是阳虚血虚。中医认为:血有濡养全身脏腑经络和四肢百骸的作用。《黄帝内经》里也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人的整个机体都需要血的营养和滋润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所以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老方子,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非常经典的温经通脉的方子,当归四逆汤,要抓紧收藏好了
方子组成: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细辛,通草,当归。可别看只有7味药材,功效可是杠杠滴。
方解: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桂枝,为什么很多一些驱寒健脾的方子都含有桂枝呢,首先它具有很强的生长生发之性,闭团塌另外又可以温经通脉,帮助人体打通经脉让阳气从头通到脚。接下来芍药和甘草,那它们两放在一起就是很有效的解痉止痛,治疗腿抽筋以及各种疼痛的芍药甘草汤。白芍可以柔肝、可以平抑肝阳,细辛善于走串,向上可以上达鼻窍和颠顶,善于治疗鼻炎和头痛或段,向外可以通利经脉和关节,用于治疗四肢关节的疼痛。通草自然就是表面意思,能够通经利脉。所以一番分析下来,此方可以有效地去解决气血不通,浑身疼痛的问题。
案例:王某,年32岁,说近几年自从生了孩子之后,不知道为什么 总是感觉每到冬天或者秋季变天的时候就会腰部膝盖小腿处感觉干冷,就俗语说感觉身体里有凉水一样,穿再轿圆多的衣服好像也还是这样,也去医院看过说是身体比较虚,开的都是活血补血的药,有一点效果,但是该疼还是疼,于是来找到中医,刻诊过后开一副方子就是上述的当归四逆汤,服药5剂过后感觉自己好像身上没有那么凉了。又服药10剂,疼痛感大大减轻,后续再服药之后疼痛已经全部消失,没有什么其他症状。
二、孙氏千金方---生活中的祛湿名方
孙氏千金方配方出自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五代世裤孙氏中医世家结合《千金要方》推出独家祛湿配方:
桑叶、白扁豆(炒)、赤小豆、薏苡仁、白茯苓、甘草、陈皮、玉竹、山药、芡实、玉米须、百合各10g
方解:千金引配方中的桑叶、赤小豆、茯苓、薏苡仁、炒白扁豆、百合等都唤大有祛湿健脾的功效,能祛掉脾脏最怕的湿邪,同时也有不错的减肥效果!
祛湿需温,赤小豆、薏米皆属寒性,祛湿需理气,赤小豆、薏米都是寒性,寒性的药方阻和返竖碍行气,祛湿需排汗,赤小豆、薏米不排汗,祛湿先健脾,但薏米炒过可健脾,因此赤小豆薏米不能健脾。
千金引除了用到祛湿的6种药方,还有陈皮、山药、甘草、芡实、玉竹、玉米须都属温性食物,能补肾固精,养脾止泻,止带祛湿。此12种食材一起,既祛湿又补脾。
三、中医朋友麻烦给我开个健脾祛湿的中药方子 但是不能上火 也可以给我改进一下下面这个中药方
上方方解:党参甘,平,益气健脾君药;白术苦甘,温,益气健脾以助党参健脾益气,山药甘、平,益气养阴,补脾肺肾,二药共为臣药;茯苓、砂仁、薏苡仁、白豆蔻化湿利水,陈皮、桔梗理气健脾,燥湿祛痰,木香、川楝子,行气止痛以致肝郁化火之痛,麦芽、神曲,山楂消食和胃以上诸药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该方有补有泻,又有寒温相调,不必再添清火之药,而茵陈是去湿热,利胆退黄用于治疗黄疸要药。
四、请问化痰去湿的中药有哪些
化痰祛湿的中药主要有茯苓皮、大豆卷、薏苡仁、车前草、乳香、没药、全蝎、牛膝、苍术、麻黄、甘草、地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