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利于疾病治疗吗?
这是一个全民养生的年代,生活中处处充斥着各种保健品、滋补品、养生疗程、健康食谱,可见“养生”依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这也使全民似乎都陷于尴尬之中,同时也混淆了“养生”与“治病”的概念。
养生不是能治病,而是防患于未然。养生能调理的是功能性病变,是中医讲求的。功能性病变不予重视调理就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只能去医院了。
养生是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起居习惯调节人的心情和身体,心情好了身体也轻松了。不是一定能治疗疾病,但对疾病的康复有好的效果。
“民以食为天”,饮食会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吗?
从古至今,身体的健康,寿命的长短,都是人类十分关心的问题。尤其到了现在,由于人类物质与文明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如何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呢?合理的运动、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心态虽然十分重要,但如果要说到健康的根本,那还是饮食。
自古我国就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 从盘古开天直到如今,“吃饱肚子,免于饥饿”也一直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而且,老百姓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样都是饮食事宜。虽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饮食却是我们维持生命与生活最基本的保障。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子还提出了“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的观点。由此看来,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这时已经从单纯的充饥上升到了更高一级的精神层面,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意蕴,并进入了一个养生的层次。
从现代医学角皮来分析,一个人的生命必须依靠饮食中的营养来维持。 民间也说: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可以一天不吃药,但不能一天不吃饭。“ 缺少食物的补充,人不仅会表现为饥饿,婴幼儿及正处于身体发育期间的青少年,会直接影响其身体发育、心智健康等,身高、体重及智力都不得正常发育与发展。成年人则表现为体力缺乏,学习能力与运动能力下降;长时间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营养,其智力、生殖能力、防病能力及康复能力等都会变弱,甚至引发疾病,更会影响寿命的长短。
所以,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生命质量及精神与心理都依赖饮食营养的供给。一日三餐更是为人体提供营养,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需要的基本与重要保障。
如果营养摄入不足、不平衡都将引起很多疾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所以我们才说,饮食是人体健康的根本,要认真对待每一口食物,并养护好胃肠,为健康保驾护航!
胃是食物的“研磨厂房”
一个人想要活命,并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就必须要以食物不断充养,这个浅显的道理想必人人都明白。但我国著名的经典医书《黄帝内经》却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意思是说,人之所以存在,并健康地生活,都是气血需养的结果。不过,气血的来源和人体的胃有着重要的关系。可以说,胃就是气血化生的源泉。
中医认为,脾与胃之间互为表里,同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气血是由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在脾胃的作用下生化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胃就负责着受纳和腐化食物的工作,我们每天吃下的食物,会通过食管直接落入胃中,然后胃就会发挥出特有的功能将这些食物细化成为水谷精微物质,同时将多余的食物残渣通过降浊的方式送至大、小肠中,最后排出体外。脾就是负责将胃加工好的水谷精微运化至肺变成如雾露状的津液和营气而不散,而营养全身。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观点。所谓“胃气”,中医上有三种说法:一是指胃的正常功能,即胃气的降浊功能;二是指胃中的水谷之气;三是泛指人体的精气。在这里,主要指的是第一种, 也就是胃受纳与消化食物的功能。说得更具体点就是,得气的强弱体现在食欲之上。如果一个人没有食欲,就说明他的消化功能不好,即胃气出了问题。换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如果他的胃还有消化食物的功能,他就有生存活命的机会,如果胃消化食物的功能都失去了,那他就命不久矣!
胃就相当身体中的一个“加工厂”,我们也可以把它视为食物的“研磨厂房”,能消化食物。关于这一个观点,现代医学的说法也是如此。现代医学的胃可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四个部分,具有吸纳与调和食物的作用。一般来说,一个成人的胃,可以容纳6千克的食物。当吃下去的食物到达胃部时,胃便会自主分泌一定量的胃液(含胃酸和蛋白酶)将食物腐熟,这个过程就叫作消化。
而且,对于不同的食物,胃的排空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像易于消化的蔬菜、水果类食物,在正常的情况下,3小时便可排空1次;白色肉类,如鱼肉、鸡肉,大概3.5小时排空1次;包括面条、米饭等主食在内的混合型食物,大约在45小时可排空1次;如果是红色的肉类,如猪肉、牛肉、羊肉等的排空时间则需要更长一些。这些食物只有经胃腐熟消化成细微物质之后,脾才能对其进行运化,变成人体功能活动所需的气血物质。总之,胃是食物的“研磨厂房”,是人体消化食物的重要场所,将食物分解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营养好不好,小肠吸收最重要
估计有一些人可能听说过一种以腹胀、腹泻,或是大便稀薄量多、含有较多油脂,体重减轻、乏力、贫血等为主要表现的“小肠营养吸收不良综合征”,这种病症是一种亚健康状态,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类和其他动物进食后,从食物中获得营养成分的过程,需要经过消化系统消化、吸收、代谢等环节的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小肠就负责吸收这一重要环节。也可以说营养成分的吸收,主要是在小肠内进行的。首先,小肠非常长。正常人从食管到直肠,整个消化管道的总长度也就8米左右,可是小肠却占了大约6米,而成年人总身高也多在2米以内。因此,这样超出人体总高度几倍的小肠就只能被折叠收纳于人体腹腔内。
收纳小肠的腹腔空间虽然非常狭小,看起来它是无法正常伸展活动的。但是小肠也是有“生命”的,因为它有动脉、静脉以及淋巴管与神经等组织。其黏膜上皮的表面会通过各种手段,如褶皱、突起、凹陷等获得了很大的表面积。如果能把它摊平,总的算下来,小肠黏膜的表面积可达到20平方米左右。
小肠又通过壁黏膜内腺体的分泌功能,分泌出大量的小肠液,正常健康人每天可分泌1-3升小肠液。大家可不要小看了小肠液,它的成分可是很复杂的,有各种消化酶、肠上皮细胞和微生物等。其中消化酶包括肠激活酶、肽酶、淀粉酶、麦芽糖酶和乳糖酶等,这些酶能把胃消化后的产物稀释,同时把水、无机盐、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各种营养成分进一步分解,成为最终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小肠每天可吸收几百克的碳水化合物、100克以上的脂肪,以及50-100克的氨基酸、离子等。因此,小肠的吸收功能巨大,不容小觑。
因为小肠能有效吸收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所以,食物营养好不好虽然很重要,但小肠的吸收才是关键。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小肠吸收功能减退,那么营养物质就不能正常地被小肠吸收,而直接从粪便中排泄出去,引起“小肠营养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发生,长期得不到缓解,那么对人的危害是很严重的。所以,我们要照顾好小肠,积极防治“小肠营养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病症,保证营养吸收,才能提高生命质量,使身体不受病痛的折磨!
无便、无毒一身轻,全靠大肠的蠕动
前两年,有一种名叫“宿便”的说法被炒作得沸扬扬,言论中说宿便积存在体内会产生毒素危害身体健康。那什么是宿使呢? 是指那些积存在体内,因为多种原因,没来得及排放出去的粪便。粪便大家都不陌生,是人或动物在进食后,经由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后,剩下的排泄物。粪便有1/4为水分,其余大多是人体无法吸收利用的脂肪、蛋白质、无机物等。
粪便的正常排泄是人体正常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标志,但在人体的整个消化系统中,是哪部分或脏腑在负责和管理这部分工作的呢?中西医都一直认为,粪便的排泄与大肠有直接关系。
大肠位于腹腔,主要由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组成,位于消化道的下段,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大肠全长约1.5米。它在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之后,将其多余的水液吸收以后,便形成了粪便。同时,大肠能通过自身的蠕动和润滑功能将粪便排出体外。这时候,人体得到营养的供给,同时将消化吸收食物营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清理干净,身体自然会变得健康轻松。
在中医看来,排便是大肠之气推动着粪便,把它送到大肠末端,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因此大肠又被称为“传道之官”;又因为大肠能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来参与体内水液代谢,所以又有“大肠主津”之说。
如果大肠特有的“传导”与“主津液”功能火调,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排便失常的现象。如果是传导功能失调,那么就会出现大便无力、秘结不通、下腹胀满等症。而“主津液”功能失常,则不能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那大便除了会表现为稀溏之状,还有可能会造成腹泻或痢疾的发生;如果大肠干燥,过度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那大便就会变得干硬,而且排出困难,这就是医学上常说的“大便燥结”。
大便不正常,给身体带的痛苦,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大家可能都深有体会,尤其便秘和腹泻、痢疾这样的病症,因此,人们才常说“无毒一身轻”,而这也正是商家们大肆炒作的原因。总之,调养胃肠来养生,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大肠的蠕动,保证类便正常及有规律地排泄,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