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如何调整高考心态

更新:2024-05-16 03:49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0

一、如何调整高考心态

高考前15天自我备考保持好心态

高考前15天左右一般是考生自我备考阶段,也是考生心理最为紧张的时刻,因此在这段时间应

该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在此期间,考生的心态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兴奋型,对高考的自信心强,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内心深处往往有明确的竞争对

手,或者有明确的竞争目标,斗志旺盛、感觉较佳;

2、平稳型,对高考表现出临阵不慌,心情既不过分紧张也不过分放松,感觉和平时的大型考试

没有太大的区别,对高考的思想准备很充分,感觉心中有底;

3、紧张型,感觉信心不足,心理承受 能力弱,患得患失,焦虑不安;

4、放松型,情绪松散低落,出现心理低潮,委靡不振,对考试悲观失望。

而直接导致考生在这段时间出现紧张情绪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来自于自身。例如,在临近

高考时大量做题会使自己感觉到问题越来越多,造成自我压力过大,心理上不能承受,产生紧张。其

次,来自于学校与教师。例如,感觉到老师和学校人为施加的高考氛围过重;对某些模拟题不加分析

地与高考挂钩,一但考得不好,就产生心理负担。此外,对老师的经常表扬也会感到有压力,害怕达

不到这个程度会被别人耻笑。最后,来自于家庭。例如,许多同学会感觉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转变太

大,对这些变化有时感觉到不能接受,父母的笑脸越多,自己越怕辜负父母之心。如果家里人总是强

调要对考试达到什么样的期望,更会加重思想上的负担。

对于全体考生来说,调整心态要重点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调整好复习的方法。不要耗费时间做大块成套的试题,因为这时候自己掌握的知识就像

临近饱和的溶液,不可能会有太多的增加。应该多做一些提纲挈领的工作,例如查看教材中的重点内

容和公式,看读书笔记,翻阅以往的试卷,对前后知识进行穿线;要多熟悉历年考试的题型,要反复

看,对这些题做到熟悉掌握,题型会使自己在考前的心情平静下来;应该重点做好知识的查缺补漏,

看过去一些大型考试的错题记录,强化对知识进行回顾,找出过去常出现的错误是错在知识型还是能

力型,清楚地知道错在哪里;还应该学会转变思维方法,过去出现的重点错误和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

误往往是由于思维定式造成的,只有在思维方法上发生转变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这类错误。

第二,要选好复习的场所。自我备考最好的场所是教室,因为教室环境是自己最熟悉、最习惯

的。同学们在一起复习,能有助于相互鼓励,减轻压力。但也不要约几个同学在校园等室外环境中备

考,这样容易分散精力,导致心理过分放松,缺少适当的紧张度。

第三,要调整好生活节律。此时,除了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之外,还应该自觉地、有目的地

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不要晚上来了精神,到了白天就犯困。应该使头脑清醒的时段出现在白天,

这样才能调整好、准备好临考的精神状态。

第四,要主动适应高考的气氛。把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当做是一种动力;把学校和社会对

高考的宣传,当做是一种鞭策;把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和体贴当做是一种支持。要使自己保持一种平静

之心、竞争之心和自信之心。

对于个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兴奋型的同学,要争取使良好的竞争意识持续下去并且要注意提醒自己不要产生骄傲心理。

平稳型的同学要注意不要使情绪过于放松,应该持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感,以利于考场上知识水平

的发挥。

紧张型的同学,要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减缓对考试的紧张情绪。例如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不要对高考有太高的要求,给自己留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二、面对高考如何调整心态?

平常心对待,其实高考和平时考试也差不多,只不过外部环境与平时不同。但要适当的给自己一些压力,毕竟有压力才有动力!

三、高考时的心理调整

1.考前焦虑症:如一想到考试就紧张激动,呼吸加快,心跳加剧,肌肉紧张,甚至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抖动。

专家建议:考生要“笑对高考”,“快乐的心情是成功的一半”。找一两件高兴的事去做,也可以讲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愉快故事,与家长在饭桌旁讲一些高品位的幽默小品。这样,整个家庭气氛就会变得轻松活跃。或者有意识地做些家务,如整理自己的卧室、扫扫地、擦擦桌子等。陪父母聊聊天,出去散散步。也可以适当地去找同学轻松轻松,因为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同龄人在一起可以互相鼓励,找到慰藉。

2.失去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一定考不好。

专家建议:自信心不足,重要原因是对学习的知识不能扎实地掌握,还存在知识空白点。这时要做到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夯实基础知识。另外也要注意回忆自己的优点和考试的成功经验。早晨起床时马上暗示自己心情愉快、有信心,克服自卑情绪。或以伟人、杰出人物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人物,遇险不惊、沉着机智是他们的优点,这正是在高考临场中要树立的典范,在心中树立他们的形象,也能帮助自己以良好的心态参加高考。

3.越是临近考试,越是觉得知识生疏;越是拼命复习,越是觉得掌握不扎实。

专家建议:这是心绪紧张的具体表现,属于正常现象。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疲劳战术的恶果,必须缓和绷得太紧的神经。具体方法为:适当参加文体活动.但不能过于剧烈;一旦感觉到学习得特别疲劳了,立即放下书本,休息锻炼。即使在这时,头脑里仍然要注意对知识系统的完整梳理和把握。

4.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对很小的事情也容易发火。

专家建议:在疲惫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有时也很容易发火。内向的考生这个时候可出去散步,看看风景,平复心情;外向的考生在不伤害他人和自身的情况下发泄一下,如大笑、大哭、打枕头等,但要有度,否则引起情绪失控,只会适得其反。

专家建议:这种现象是紧张造成的。考前几天若能每天闲侃、散步或娱乐一阵,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预防应考尿频现象的发生。同时控制饮水量,这对降低排尿频率大有帮助。在考试当天,早、午餐少喝或不喝饮品,少喝一点菜汤。考完后则可适量饮矿泉水,以供新陈代谢所需。另外,在饮食中适当降低含盐量,以免因口渴而饮水过多

下一篇:面临高考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上一篇:怎样在高考前调整心态?